联合创始人慕岩炮轰抖音,让人气低迷的百合网再次回到舆论场的中央。作为新三板“互联网婚恋第一股”,辉煌一时的百合网如今却要面临不间断的投诉和丑闻,早已失去昔日光环。规模庞大的互联网婚恋市场,怎么就养不好一个百合?
作者:Hernanderz
“难道就因为自己的一个产品牛逼了,从客服到总裁,都不愿意正视自己产品和运营上的问题,选择逃避了吗?”
这一番话,出自百合网联合创始人慕岩近日发布的朋友圈。而慕岩指控的对象是抖音,以及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抖音集团CEO张楠。
突然对抖音开炮,难免令人怀疑慕岩目的是争抢热度,并联想到和他有千丝万缕关系的百合网。在慕岩顶着百合网联合创始人的标签怒刷存在感之前,百合网、世纪佳缘等婚恋网站,已逐渐失去人气。甚至整个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都遭遇了严峻的考验。
以这样一种方式重返舆论场中心,对百合网来说也不知道是喜是忧。
(图片由价值研究所摄制)
细数抖音“三宗罪”,百合网联合创始人“贼喊捉贼”?
慕岩这番吐槽有几分真假,现在很难判断,抖音也尚未就此事作出官方回应。但值得注意的是,7月初抖音才宣布大力整治涉黄、低俗账号,可见平台上确实不乏踩红线之人。根据“抖音黑板报”7月11日的消息,平台已于近期集中整治多个低俗色情账号,其中22个高粉账号被无限期封禁,并取消了所有权限。
2021年5月,百合网收到一张行政处罚罚单,因侵害消费者权益、未经用户允许擅自开通会员并自动扣费被罚32万元。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百合网、世纪佳缘能看到数千条投诉,大多数都提到强制扣费、服务货不对板、虚假宣传、售后/销售人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
其中,百合网售价高达2万元的“结婚保”服务,因为只规定服务限期、未标明服务次数而遭到广泛质疑。红娘将告知会员联系方式视作牵线成功,扣除相应权限的服务评判标准,也饱受争议。
(图片来自黑猫投诉平台)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互联网婚恋平台,百合网一度风光无限,并牢牢占据行业老大的位置。但如今,不仅百合网、世纪佳缘自身的业务发展陷于停滞,整个互联网婚恋行业都热度大减。
浪费一手好牌,高层内耗、转型失败拖垮百合佳缘
而人和,就来自两位懂营销、懂包装且善于捕捉用户心理的创始人。当时国内网民数量已相当庞大,但人们对互联网世界还心存戒心,对线上婚恋交友多有抵触。百合网则为自己贴上权威、标准化的标签,通过各种用户保障措施、定制化服务以及和官方机构的合作提高用户信任度。
2006年,百合网首次推出一对一红娘服务,开设了大量线下门店,成功打通线上、线下壁垒;2011年,百合网率先实行实名制认证,也客观上保证了用户权益,杜绝虚假信息;2015年5月,百合网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宣布放弃沟通收费模式,打造所谓的“婚恋生态圈”,也是业内首创。
2015年11月,百合网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站上了人生巅峰。上市后,百合网开启了疯狂融资模式。公开数据显示,登陆新三板短短一年半之内,百合网完成了两次公开募资,共筹集19.05亿资金。而筹集来的钱,除了用于日常运营、业务扩张,还有一个重要去处:收购世纪佳缘后。
在上市后仅仅一个月,百合网就通过旗下子公司完成对世纪佳缘的收购,后者随即完成私有化退市。2017年9月,百合网正式更名为百合佳缘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婚恋市场老大和老二的“豪门联姻”宣告完成。
强强联合之后,百合佳缘的市场地位愈发稳固,也确实为行业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比如确立了实名制的行为规范,跑通了商业闭环,也带来了很多新鲜玩法。然而,事情并没有沿着预设的路径发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百合网走向了“歧路”。
业绩暴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2017年轰动一时的“程序员苏享茂自杀事件”——该事件女主角翟欣欣,正是通过世纪佳缘的帮忙钓得金龟婿的。
翟欣欣事件的出现,是世纪佳缘错过PC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窗口后,面对流量下滑和营收减少的双重威胁,放宽用户资质审查标准的必然结果。这一事件成为世纪佳缘会员信息审核敷衍、VIP门槛低的铁证,也让百合网、世纪佳缘等互联网婚恋网站的口碑跌至谷底。
2017年苏享茂跳楼轻生后不久,官媒亲自下场。央视新闻痛批世纪佳缘“两宗罪”:实名认证流程存在漏洞,VIP用户收费标准不低却未能做好背景调查。不久后,多部委更是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收紧对互联网婚恋行业的监管。
与此同时,取消沟通付费、发力线下业务的转型之路也走得不算顺畅。幕后股东的更迭,更间接导致了内部的分裂。
2018年,融资困难的百合佳缘迎来新金主缘宏投资,后者是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旗下投资机构。缘宏投资在这一年5月花了约40亿元收购百合佳缘8.69亿股流通股,成为其实控人。不久后田范江辞职,初创团队退场。新资方带来了自己的团队和发展规划,却和原有团队理念冲突,为日后的内耗埋下伏笔。
去年7月,世纪佳缘闹出了CEO、COO、CFO集体“失联”事件。不久后,复星国际证实因个别管理层涉嫌职务侵占,已向公安机关报案。这一出出闹剧,让昔日风光一时的“互联网婚恋第一股”坠落神坛,恐怕很难回到昔日的位置了。
市场规模高达80亿,用户需要怎样的婚恋网站?
2019年10月,百合佳缘突发公告,宣布“为专注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节省不必要行政及其他成本”,申请终止挂牌。和上市、合并时的高调不同,百合佳缘的摘牌过程十分低调。
摘牌后,百合佳缘不再对外披露业绩,加上最近几年,年轻人的婚恋大事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晚婚、不婚现象盛行,着实让人对其前程捏一把汗。不过年轻人不着急结婚是一回事,舆论、社会层面的压力又是另一回事。至少从调查数据来看,这些年互联网婚恋、交友的需求并没有减少。
根据智研咨询的报告,截止2022年底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为80.5亿元,用户规模则超过3000万。虽然规模增速在2018年触顶后逐渐回落,但这些年还维持正增长。从用户画像来看,25岁以下用户和25-30岁用户占比最大,合计达到62.3%,年轻人并没有完全抛弃百合网、世纪佳缘们。
统计显示,百合网和世纪佳缘两款应用合计平均月活约为691.4万,仍在国内互联网婚恋行业仍独占鳌头。珍爱网、伊对分列二、三位,但月活规模和头名拉开较大差距。
(图片来自智研咨询)
只要市场还有需求,百合网、世纪佳缘就不会消失。但如果不与时俱进,并且尽早吸取教训,改进信息审核、付费会员体系,终究很难留住用户。
除此之外,百合网、世纪佳缘还得重新寻找自我定位: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更喜欢陌生人社交、语音社交等新潮玩法,下沉市场用户更依赖熟人社会组织的线下社交,传统婚恋网站需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中信建投的研报显示,2020年国内陌生人社交应用总用户数突破6亿,远超传统的婚恋平台。从用户分布来看,陌生人社交平台男女用户基本对半,超50%为34岁及以下年轻人,和世纪佳缘、百合网撞型十分明显。
捕捉用户需求和消费心理,曾经是百合网、世纪佳缘的拿手好戏。现在,它们还能重拾这张王牌吗?
用户的要求也不复杂。比达咨询的报告显示,Z世代对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并不排斥,但也不喜欢复杂的付费会员体系和包办式服务。此外,除了传统线下交友模式外,还有超过半数用户希望婚恋交友网站可以融入直播、游戏等新形式。在交友对象的匹配标准上,除了经济条件,性格、个人形象、三观也是很重要。
针对用户这些要求,改变正在悄然发生。不久前,世纪佳缘上线了组局功能,会员用户只需要通过实名认证就可以发起组局,平台将根据发起人提供的地点、期望组局对象、消费方式等标准筛选理想组局对象。
和传统的一对一红娘服务相比,组局形式的约会将主动权交还给用户,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和掌控感。虽然一个小小的功能更新,不可能彻底解决百合网、世纪佳缘的难题,但总算是迈出了新一步。
写在最后
尽管经历了高层动荡,复星国际还是明确表示不会放弃百合佳缘,还制定了一系列改革计划,并且很快任命了新的管理团队。去年5月,百合佳缘正式更名为复爱合缘集团,并透露将从单纯的互联网婚恋平台转型为集婚恋、婚嫁、娱乐社区于一体的全新企业。
或许这个小插曲只是为了提醒我们,百合网曾经有过辉煌的经历,也有过不堪回首的往事。但这些争议也好,荣耀也罢,都终将过去。学会向前看,才是最重要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