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李文星事件背后的“网聘陷阱”:审核漏洞与传销套路澎湃人物澎湃新闻

身陷传销组织“蝶贝蕾”四个月后,陈晓娜终于逃出来了,那一刻,她感觉整个世界都明亮了。

今年2月,急于求职的陈晓娜从朋友那儿听说Boss直聘“挺好的”,于是下载了Boss直聘App并在上面找工作。很快,她被天津的一家公司录取。

然而,到了“公司”后她发现,在Boss直聘平台上招聘自己的,是传销组织假冒的“李鬼公司”。

“民间反传销第一人”李旭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近几年,传销组织正从传统传销转向网络传销,大学生成了这些传销组织的重点围猎目标。传销组织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冒充企业,虚构招工信息,把人骗进去后对其进行人身控制和精神控制。

本应是年轻人求职、企业招人的网络招聘平台,何以成了传销组织诈骗的工具?传销组织又是如何利用网聘平台漏洞进行虚假招聘的?近日,澎湃新闻采访了多位通过网络招聘平台陷入传销组织的受害者,并对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拉勾网等多家网络招聘平台进行调查。

“被同样情况骗至传销的人多到想象不到”

苦寻工作3个月未果后,陈晓娜收到了Boss直聘平台上一家公司发来的消息,询问她之前的工作经历、家庭状况、对工作的期望等问题。

陈晓娜有些怀疑,“怎么这么简单就通过了”。她上网查了下,发现确实有这家公司,不过是家小公司。她将此事告诉了哥哥,哥哥听说后有些怀疑,说不可信。

但“终于有工作了”的欣喜,让陈晓娜没有细想,第二天就收拾行李奔向新工作。那时的她尚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长达4个月的传销生活。

事后回忆起被骗经历,19岁的陈晓娜说,“因为我年龄小很多公司都不愿意要我,我就着急找工作。好不容易有公司要我了,我迫不及待就去了。我当时想着,只要能工作,无论公司给多少钱都行,就是这种心态害了我。”

与陈晓娜一样,周浩也是在急切找工作时跌入了网聘陷阱。

今年4月,周浩从一家软件公司辞职,回家待了两个月。6月时他开始找新工作,在Boss直聘、前程无忧、拉勾网等网聘平台上广撒简历后,收到了拉勾网上一家上海公司发来的消息,询问他有无贷款、是否单身、是否介意出差,而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则问得比较笼统。

对方还称,上海总部不缺人,天津那边有个项目部,需要先去天津一两个月。周浩觉得工作出差很正常,就欣然应许。

通知书中写明,他担任web开发一职,入职后试用期月薪5000元,转正后6000元,“并没有高薪诱惑,所以自己也没有多想。这一点让我觉得他们非常狡猾。”

周浩将邮件截图发给哥哥看,两人都觉得有些奇怪,“但是没有意识到这是传销,以为是小公司没有那么严格,不像大公司那样正规。”

被骗进传销组织后,周浩发现“被同样情况骗至传销的人多到想象不到”,“我们那个窝点,十天就进了七个新人。其中五个是程序员,都是从网上被骗进来的。其他人大部分是通过Boss直聘骗过来的,其他网站也有。”

“一旦做了这个事,就再也洗不清了”

2017年春节前夕,汤可可在北京边实习边找工作。1月10日,中华英才网上“华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张佳豪”发来消息,让他去天津面试。

之后,他被骗入天津静海区的一处传销窝点。十多天后被迫发展下线,“你怎么来的,就怎么发展其他人”。

而在周浩所在的传销窝点中,十三个人中每天有四五个在做这个(骗人),成功的几率并不高,但也有被骗过来的,“他们撒了一个很大的网,基本上招聘网站上都会发布,所以总有人来”。

刚进去十天,周浩就被告知,要等时机成熟了、到一定层级后才能做这个,“大概两个月后就可以”。

要发展下线,首先得成为“老板”,并且熟知理论。这些理论很长,刚进去的一两个月基本上都在背理论。

发展下线成功或者失败对传销人员没什么影响,能不能同化、问新人要到钱才是最终目标。而要到钱后,邀约人、同化他的人以及领导都有分红。

周浩说,被骗入传销组织的人有的不愿发展下线,“因为一旦做了这件事,和他们就真正变成一条船上的人了,再也洗不清了。”

周浩和李文星曾在一个窝点待过,那个被传销组织称为“家”的地方一共有十三四个人,李文星大概做到了“邀约人”阶段,周浩回忆,李文星的状态“一直很沉闷,不太爱说话,估计是还没有被同化”。

被困传销组织2个月后,陈晓娜被迫开始“卖东西”——用手机下载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招财猫等招聘软件,“他们非得让你发招聘信息,说你光待着不行,要干点活。我不愿意做,但是你只能配合他们,才会取得信任。”

她发现,很多招聘软件特别不严谨,不用登记公司注册信息、编码,直接百度搜索一些小IT企业的信息填入就行了。此外,现在招聘时大多用手机号而非座机,很容易让传销人员钻空子。

陈晓娜说,传销组织希望寻找20到26岁、未婚、没有男(女)朋友的求职者。若不符合上述信息,则直接pass掉。不愿发展下线的她会找各种理由说对方不符合,经常被骂“没用”。

今年2月身陷天津的一家传销组织的杨俊回忆,传销人员在boss直聘上发布职位后,不到5分钟就有15个求职者发来消息,之后越来越多,到下午时“根本翻不到底”。只要跟这些求职者说话,对方5分钟内就会回复,“一天收500份简历不是问题”。

在人员的选择上,传销组织也有一套筛选标准:发来3条以上消息的跟他聊,因为对方更渴望找到工作;之后询问毕业多久、是否接受过培训、是否为贷款培训,有贷款的、结了婚的不要,不接受外派的也不要。

多家网聘平台仍有审核漏洞

针对传销受害者提到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拉勾网、智联招聘等网聘平台,澎湃新闻进行了招聘和求职体验,发现目前仍有部分网聘平台存在审核漏洞,未经认证就可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当天下午6点,记者再次输入Boss直聘平台上没有的公司进行认证,页面显示,需提供企业名片、工牌、在职证明或营业执照。随后记者上传从网上随机搜到的某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照片。10分钟后,显示认证通过,可发布一个职位。

若要继续发布职位,则需先完善公司简介、产品介绍、公司图片、高管介绍等企业信息。而这些内容,在所填公司的官网上均能搜到。记者填完后,平台没有对所填公司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任何审核,便可继续发布新的职位。

对此,Boss直聘承认,该公司采用的“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的认证机制存在很大问题,“教训很惨痛”。从8月3日凌晨起,平台开始全面调整,所有招聘者均事先审核认证。

体验发现,在中华英才网上,招聘者注册后便可发布招聘信息,无需上传营业执照,平台对企业资质的审核形同虚设。

澎湃新闻采访了解到,这是拉勾网近日进行的审核升级,而此前注册新公司,主要需提供营业资质和人工审核,与Boss直聘的审核流程类似。

随后澎湃新闻联系到智联招聘公关部主管王一新,询问针对其他行业中客户自行填写的内容,如何验证其真实性。

王一新回应称,智联招聘设置了用户资质审核、企业情况调查、大数据智能识别等七道关口,以审核企业资质。研究所、报社、记者站等其他行业虽由客户自行填写,但需要提供企业资质证明,之后由审核团队核对,同时网上查询资质证明中的代码。认证审核通过后,发布职位时还需上传HR的个人身份证。

“希望传销人员在网聘平台上无法作恶”

李文星事件后,以Boss直聘为代表的网络招聘平台深陷舆论风口,网聘平台上虚假信息泛滥,早已成了求职者的痛点和危害行业发展的毒瘤。

朱利安对澎湃新闻表示,Boss直聘会面向企业方提供推广、加权等服务,从而被求职者“优先看到”和“长期置顶”,而这些企业的信誉和口碑却没法得到保证。

但Boss直聘公关经理饭遥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时否认朱利安“销售团队负责审核”的说法,“招聘企业的资质肯定不是销售团队在审核,我们有运营团队专门负责审核,每天工作到12点,经常加班。”

饭遥补充说,从8月3日凌晨起,Boss直聘开始完善审核策略,所有招聘者必须“机器审核加人工审核”才能招人。8月4日,平台上线“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更为精准的审核认证措施。8月5日,扩建了百余人规模的人工审核及安全团队。

不过她坦言,Boss直聘作为互联网招聘行业,一方面没有资源去打击传销,另一方面主业还是在招聘上,“希望传销的人在我们平台上基本没法作恶”。

拉勾网合伙人鲍艾乐也表示,招聘平台、相亲平台都会遇到诈骗或假信息,只能尽全力去跟它斗争,有什么最好的技术都用上。目前,拉勾网正在进行自查,考虑是否需要要求所有人必须上传身份证,或者用更好的技术手段进行升级。

58集团高级公关经理刘聪认为,网络招聘平台上的“李鬼公司”信息,通过后台的数据库其实可以查出,但完全及时地监测出这些虚假信息,现在应该哪家公司都做不到,只能不断加强审核。

“目前互联网招聘平台都缺乏对应届生的专门保护,劳动部门也对近年来全民创业热潮中诞生的众多企业监管力度不够,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毕业生们往往被坑。”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朱利安希望,李文星事件能成为引领行业革命的一个契机,彻底肃清互联网招聘行业多年未能根治的恶疾。

THE END
1.千万不要相信各种刷礼物的相亲网站就这样你们之间似乎只隔了一个平台,平台成了你们的敌人。 三、但事实你要知道她是在骗你 这里要注意女方是收了你礼物的人,那些礼物都是真正的钱。 这就回答了最开始为什么有许多女生拼命找你聊天,她们不是饭托,她们也不是酒托。 但是她们比饭托和酒托更为可怕,你先送上一个礼物,对方收到你三个电话号码,然后https://www.jianshu.com/p/74732fd30b82
2.他在相亲平台花了几千块最后还是心灰意冷杭州新闻中心那些忙于相亲的年轻人 都遇到过什么坎? 橙友“DAbv47”在橙柿互动“吐槽求助”发帖:希望报道这家红娘网存在的问题,我之前在他们小程序上报名参加相亲活动,到了现场工作人员不让我和女嘉宾交友聊天,叫我看看后赶我走,后来结束,工作人员态度差,我咨询活动免费不免费,客服说线下一对一收费,希望大家不要到这平台上https://hznews.hangzhou.com.cn/shehui/content/2023-12/19/content_8661777_0.htm
3.相亲平台哪个比较靠谱不收费哪个相亲网站靠谱不用交钱接亲网大家整理的有关于相亲平台哪个比较靠谱不收费的全部内容了,可以看得到小编今天给大家推荐出来的相亲网站平台还是非常多的哦,并且很多的平台也都是非常知名的呢,也是不少的网络中有着相亲经验的人所推出来的,大家都是可以来试着用一下的哦,说不定真的可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异性呢,今天的全部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我们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132378.html
4.我本人要举报红线相亲这个软件骗銭的。昨晚,骗我冲金币的钱会退还给我您可以尝试联系“红线相亲”软件的客服部门,向他们反映您的问题并要求退款。在沟通过程中,请保留好相关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65124970.html
5.女子相亲平台遇“优质男”交往半年被骗13万元“副团级军官”“某知名三甲医院科室主任”……在相亲平台上遇到这样一位“如意郎君”,很难不让人心动,但这些“身份”很可能是凭空捏造用来骗人钱财的手段。近日,一男子涉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被重庆巴南区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受害人被其骗13万元。 2023年5月,家住巴南区的夏女士在相亲交友类APP“伊对”上认识了男https://m.gmw.cn/2024-04/28/content_1303724955.htm
6.我在约会相亲软件上被骗了4000多人,让对方看不到。如果对方看到空格怎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127997.html
7.高管突传失联已被刑拘!知名相亲平台被曝侵犯会员隐私卷入“杀猪盘世纪佳缘风波不断。就在2021年底,这个婚恋平台曾被江苏消保会点名,线上相亲信息存在造假,当时媒体的报道指出,该平台还涉暴露用户隐私,如浏览的异性照片记录、聊天记录等。 这个被广大网友熟知的婚恋交友平台怎么了? 世纪佳缘高管被查,或涉内部腐败问题? 记者从世纪佳缘的控股股东复星集团了解到,世纪佳缘的个别管理层,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7192454542793.html
8.信息不真实见一个相亲对象要4800元……婚恋交友平台上的这些坑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江楠)对方身份信息真假难辨,见一个相亲对象要4800元……婚恋交友平台上的这些坑你踩过吗?9月26日,江苏省消保委召开情况通报会,发布《婚恋交友平台服务状况消费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婚恋交友收费相对较高,近1/4的消费者在网络婚恋交友平台上花费1.5-3万元,但最终只有https://www.xdkb.net/m1/216694.html
9.交友APP诈骗黑幕:有组织手把手传授引诱充值套路“刚注册账号和女生聊天,结果没聊两句就提示要充钱”、“用假人聊天骗玩家充值”、“全是机器人,一人控制多号操控聊天”… 黑猫投诉平台上看到,以“充值聊天”为关键词的投诉多达3590条。 这些投诉情况大同小异,有的投诉交友APP诱导消费者充值聊天,但充值后对方并不回复信息,甚至直接消失。 https://blog.csdn.net/xingxincsdn/article/details/127216062
10.婚恋“杀猪盘”骗局层出不穷,亲家相亲平台教您找对象如何预防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婚恋领域中的“杀猪盘”骗局层出不穷,给广大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心理伤害。这些骗局不仅损害了用户的经济利益,更破坏了婚恋市场的诚信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亲家相亲平台作为专业的婚恋服务平台,有责任和义务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相亲环境,并教授用户如何预https://www.xyxqjxq.com/detail?id=202403051450308000004al85e
11.“实名”认证下的婚恋网站,交友诈骗依旧是顽疾记者在QQ上搜索“婚恋账号”,出现多个婚恋账号售卖群,记者随机加入其中一个200人的群,几秒钟后,群里就有人艾特记者想要号找群主。 记者与一个号贩子交流后了解到,婚恋网站账号都是明码标价。“不同平台价格不一样,对缘、佳缘、珍婚这些平台价格不高,200多就能出一个号。而相对资源好一点的平台一个号要上千。”https://www.cdsfl.org.cn/mobnews/268/4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