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相中的?相中男士扣2,相中女士扣1,来个‘黄桃罐头’表示一下”;
“2号女嘉宾需要一个热气球留下来,看看有没有哥哥留一下”;
“直播间的男嘉宾们,觉得5号可以吗?大胆说出爱,刷个火箭表个态,让5号留下来”……
在如此“吆喝”中,期待以网线牵动姻缘的陌生男女们,将自身的经济与家庭条件悉数列出,红娘主播们游刃有余地推销着相亲者:“有意向就连麦,没意向就下一个。”
这里的“热气球”“火箭”都是需要男嘉宾掏钱刷的礼物。相亲直播间里,礼物似乎才是真正的“指挥棒”——哪位女嘉宾收到的礼物多,就能被留下和男嘉宾开启连麦;而男嘉宾要想得到心仪女嘉宾的联系方式,也需要礼物的加持才有可能胜出。
眼下,此类直播相亲方兴未艾,但争议之声也不绝于耳。公开报道显示,今年大年初三到初六,某视频平台在河北、山东、吉林等8个省份发起66场相亲直播。主播化身红娘角色,在直播间内撮合想“脱单”的用户,每场平均观看人次超1500万。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相亲直播间的投诉也不少:内容涉及从打招呼、表白牵手、交换联系方式,每一环节都需要刷礼物才能继续,有诱导消费的嫌疑。还有一些女嘉宾其实是“托儿”,帮红娘骗完礼物,加上社交账号后直接拉黑男嘉宾。
在热闹的背后,是真情还是陷阱?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直播间相亲很直白
红娘主播卖力推销
记者通过连日观察发现,短视频直播相亲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主播就跟卖货似的推销你。”在山东工作的王顺(化名)就因为身高不足175厘米,没达到女嘉宾的要求,失去了连麦机会。“大多数直播间里的女生数量都少于男生,她们的要求都卡得比较严,差1厘米都不行。”
“我今年38岁,身高172厘米,未婚,体重170斤,在临沂有套住房,自己做点生意,年收入10万元以上,自己有辆小货车……”现在,连麦后,王顺已经会很熟练地亮出自己的条件。面对王顺的体重,不少女相亲者表达过担忧。
“红娘主播这时候就会摆出我的优质条件,有房有车,老家还有自建房,家里爸妈身体好能带孩子。有时候还说,‘结婚有人管了,作息规律就瘦了’等。”王顺说。
记者注意到,和线下相亲一样,相比于自由恋爱,直播间的相亲则显得直白了一些:年龄、身高、学历、收入、彩礼、房产、婚史……这些“硬性条件”都被摆在台面上,当作衡量个人价值的数据供对方参考,以便快速匹配或“淘汰”。
长相秀丽、打扮得体的浙江杭州姑娘白芳(化名),曾经在某相亲直播间遇到了一位有眼缘的男士,但是一句话都没说上就擦肩而过了。后来,她就再也没参加过了。“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成为红娘主播叫卖的‘货品’。”白芳说。
“看出对方有意后,红娘主播从‘男生告白刷一个喜欢你啊,表表诚意’‘一个大男人几十块钱都舍不得,谁还理你呀’到‘看看姑娘都等累了,刷个热水啊’,说了一连串,其实就是为了催男生刷礼物。”白芳说。
然而,“红娘”口中的“小礼物”其实需要近千元,一旦连线中的男嘉宾沉默了,红娘主播便会给她发来私信——“你要说话,别干等着,就说‘喜欢我就刷礼物’”。对此,白芳很反感,不想跟她唱双簧。但是,红娘主播会不断私信她——“我这是在帮你试探男嘉宾的诚意,你要配合”“现在都不‘放血’,以后还能对你好?”
“男嘉宾招架不住红娘的步步紧逼,最终下线了。这位主播马上就对其他男嘉宾喊‘你们随便刷个礼物,就能把3号女嘉宾带走哦’。”听到这样的“吆喝”,3号女嘉宾白芳立马选择下线。
刷礼物才可能牵手
主播被指诱导消费
在北京打拼十多年的张凯已到不惑之年,因为没车没房,终身大事一再被耽搁。今年3月,相亲直播间引起了张凯的注意。一个多星期后,他开始在一些相亲直播间报名,“当时觉得如果谈不拢就换个直播间,反正也不会太没面子。”
此后的一个多月,为了连线心仪的女嘉宾,张凯花费了上千元。最终,与那位资料显示“35岁,离异没有孩子”的女嘉宾总算连线成功。连线时,三方视频画面出现在同一手机屏中。
“简单聊了十多个回合,感觉挺能说到一块去,对方也不嫌弃我没有住房。”张凯说,为了博得女嘉宾的好感,他连刷了一波礼物,“大概有几百块钱了”。此时,红娘主播的一句话让张凯决定“出血”——直播结束后,安排他和女嘉宾线下见面。于是,张凯又花了一个月工资刷礼物。
结果,次日女嘉宾发了一句“我前夫找我复合了”,直接将他拉黑。“我想去直播间问个明白,却被告知没有权限,真不知道该找谁说理去。”张凯说。
在另一个相亲直播间里,红娘主播10分钟内向某男嘉宾5次提出送“掌上明珠”的要求,后男嘉宾直接离开了该直播间。随后,该红娘主播又反复说道:“有没有男嘉宾把女嘉宾‘惠宝儿’抱下去?一颗‘掌上明珠’就可以把‘惠宝儿’抱下去……”
“直播动态”显示,四月份该红娘主播日均直播6场,连续多场直播都是固定的几位女嘉宾驻场。记者还发现,不仅该红娘主播会要求男嘉宾给女嘉宾刷礼物,女嘉宾也会配合主播,不断要求男嘉宾刷礼物给自己,如“一个‘纸鹤’就可以留下我……有没有人把我带回家”等。
按照这家短视频平台官方的礼物规则:礼物是用平台的代币购买,代币则需要使用人民币兑换。一个“热气球”需要520代币,一个“爱心发射”需要999代币,一个“掌上明珠”需要888代币,一个“纸鹤”需要99代币,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7代币。
“一般一只‘纸鹤’只能代表自己对女嘉宾有意向,但是真的要想和女嘉宾连线,至少一个‘掌上明珠’和一个‘爱心发射’,这就要将近300元。”张凯说,如果是线下相亲,这笔钱差不多能吃顿饭了,但是直播间里也就连线10分钟不到。
根据张凯的经验,如果想要加上女嘉宾社交账号,成本基本上也是300元左右。
嘉宾自报个人信息
真实与否难以保证
现实中,红娘一般都会足够了解双方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等。但记者通过观察发现,相亲直播间中的一些红娘主播,很可能并不了解相亲者的身份——事先并不认识相亲者,更无法确定其真实身份,甚至无法知道对方是否已婚。
曾经参与过直播间相亲的北京市民刘慧慧(化名)告诉记者,有一些红娘主播会让报名嘉宾提供户口本、身份证、婚姻情况等信息,但这样的红娘少之又少。更普遍的情况是,直接让男女嘉宾上麦自报个人情况。
当记者在直播间询问嘉宾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某直播间红娘主播直接回应称,“嘉宾的条件都是口头说说,我没法看你们的各种证件,信息真实与否还要靠大家牵手后自己辨别”。也有直播间“红娘”会在男女嘉宾牵手成功后提醒,“核实对方的个人信息”。
还有红娘主播会在直播间反复提醒,一是在网上找对象要有识人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的人,还是回到现实中去;二是在见到对方父母前,不要有经济往来。
作为直播间相亲曾经的参与者,在北京从事网站编辑工作的小易(化名)曾在直播间牵手成功,并且与女嘉宾进行了线下交往,但是结果并不乐观。小易告诉记者,在直播间牵手成功后,每次和女方出去玩,对方都要带上弟弟妹妹或者小辈儿,“压根儿不给单独相处的空间,而且偏好高消费场所”。
在福建工作的林航(化名)遭遇则更加离谱。
“加上联系方式没聊几天,对方父母、爷爷奶奶挨个生病,要不就是手机坏了、电脑坏了,每月都要花个上万元。熬到要订婚了,结果拖着不结婚,对方父亲又开始问我借钱。但是越借越多,刚开始几千元,后来变成了几万元,不给就拿不结婚威胁。”林航说。
最终,林航选择分手,“借出去的钱好歹要回一部分,但是送的礼物、节日礼品、订婚花的钱都打了水漂”。
面对相亲直播间出现的虚假信息、可能造成当事人人财两空的情况,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平台或主播有审核参与相亲的男女嘉宾信息真实性的义务。但是,如果平台或主播宣称,对相亲用户信息进行了审核把关、保证真实的话,那就需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赵占领说,短视频平台提供的是技术服务,主播提供的是居间介绍服务,平台用户量巨大,参与相亲直播的用户也多,平台和主播没有办法逐一对其进行审核。此外,即使能够审核,审核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对于用户的一些个人信息,平台和主播难以判断其真实性,比如工作证明、学历信息。除了身份信息可以实名外,其他信息都存在着造假的可能。
“如果是专门的相亲平台,在公司的业务范围内包括‘婚姻介绍服务’,那该平台应该建立一个信息核实机制,保证相亲者经过了审核和把关,否则容易造成欺诈、虚假宣传。”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说,但是由于目前造假技术的发达,主播和平台进行审核的难度比较大,效果并不理想。
完善直播相亲规则
细化平台审核责任
目前,各大短视频平台及一些社交平台,均开始了对直播相亲业务的探索。
赵占领认为,红娘主播不应该夸大、虚假宣传、频繁索要礼物等,可以通过关键词屏蔽、封禁违规直播间等方式规范直播相亲的发展。
李俊慧建议,直播间相亲在开展相应服务时,要逐步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在确保连线人员身份真实基础上,按照连线人员意愿做好个人信息保护或匿名处理,尤其要在直播间或在每次连线时,予以充分风险提示。同时,加强协同治理,避免平台被不法分子利用或滥用。
对于在相亲直播间刷礼物的行为,郑宁认为,用户的主动打赏属于正常的直播盈利模式。是否涉及诱导消费,需要看打赏行为有没有违法性、有无涉及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用户打赏,比如主播提供虚假信息,这实际上属于欺诈行为。
赵占领说,如果红娘主播通过言语确认或者承诺女嘉宾信息属实,并刺激男嘉宾刷礼物,但实际上女嘉宾信息不实,那么就涉及虚假宣传,甚至欺诈消费者。用户个人应增强防范意识,在直播间相亲要保持理性、保护个人财产安全。(记者赵丽实习生刘姣姣漫画/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