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把昨天刚刚贴在通知墙上的通知紧紧握在手中,可现在,那张纸却捏在她怒火中烧。昨天她还特意在启示录结尾写了一句台词:找一个对我真好的老婆。
“韩明,一个老人,没有良心。他把人撞倒后就跑了。”她哭了,撕下脖子上的白毛巾,擦了擦眼泪。她身边围着一群人,大家猜了三两遍后大致猜到了江的遭遇。
“要知道,现在这个地方的对象不太好找,还有很多白党(骗子)。”人群中,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说。
这个相亲角位于2006年形成的武汉中山公园西北门。相亲角的结婚亭里,粗糙的长石椅上坐满了看湖聊天的老人。石椅的尽头是一座同心桥,将结婚角与宽敞的公园主体隔开。武汉十二中初中与之接壤,学校的读书声不时飘到相亲角。
韩明在中山公园西北门相亲角出名。据常年来此的老人回忆,韩明六十出头,至少交往了六年。那一天,第一次去相亲角,碰见了韩明。他告诉姜,自己是相亲介绍人,平日里向介绍人收取介绍费。
别人越是劝姜,就越是委屈他。
自从妻子离开后,江茅颖就把自己交给了他的孙子们。早上7:30,她带着孙子去楼下的早餐店吃早饭,带着孙子坐电动车上学,逛完早市回家吃午饭。下午一两个小时,她忙着整理家务,然后接孙子放学。
那一天,她去接孙子放学后,照例经过公园的西北门,在护栏外,很容易就能看到结婚角热闹的景象:老太太们聊得很开心,各种告示随风摇曳,很多中老年人的婚姻都聚集在这里。她想把自己放在寻找命运的通知墙上,在这里寻找一个真诚相待的伴侣。
回家后,她郑重地给自己写了一封求缘启事。首先简单写下自己的情况:女,67岁,身高1.65,身材苗条,气质,长相,丧偶多年,女儿已经结婚。当她还在憧憬爱情,写下对另一半的要求时,她的笔在空中停留了很久。最后她简单写下年龄身高——:8岁以下身高1.72以上单身男性为伴,不要求优越的经济条件。希望两个人真正相爱就是幸福。
江贴着寻找命运的启示录,她的纸片淹没在无数的纸片中。临行前,下定决心要把姜的通知书贴在相亲角最显眼的地方。但是很明显,相亲角没有显眼的地方,像这样的论文很多。
在人群中,韩明发现了江。他迎上去一副殷勤的样子,“找什么样的?”韩明摊开他的黑色笔记本,翻了翻满是结婚信息的小册子,向她保证一定给她找个合适的老婆。江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兴奋和期待涌上心头。听到他的话,她和他一起回家了。
没有少做,但是韩明第二天就翻脸了。
江仍然坐在长椅上哭。在这里,她发现只有性才能在这里找到,但是大家都没有提到爱这个词。韩明几天没敢露面,大家都觉得很正常。
据一位常年住在相亲角的老人说,相亲角有四五个韩明这样的介绍人。他们往往从新人做起,习惯于利用征婚者的迫切心理收取一定的介绍费。更何况他们骗韩明这种人。怕张扬的老人会忍气吞声。即使有敢于与江对抗的人,报警也成了江唯一的自卫手段。但取证难,涉案金额小,往往不了了之。
从今年开始,公园管理人员在婚姻角窗口前做了一个新的通知:请注意婚姻信息的真实性,谨防上当受骗。这个提示不是不重要,因为骗子一直在偷偷偷窥。
截止到2006年,人们的相亲主要集中在同心桥另一边。之后恢复公园,重建结婚亭。中山公园的相亲角越来越出名,以结婚亭为中心的相亲角逐渐形成。
现在只有交了50元挂号费的才有资格进入结婚亭,浏览同样交了挂号费的灵魂上贴的通知。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一群商贩出现在相亲角。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团队合作,摆桌子,在相亲角最明显的角落吸引客户。他们的盈利手段更聪明。第一次注册时会向老人索要100元的介绍费,并承诺牵手成功后支付300元的手续费。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个骗局,找了一大堆条件不错的帅哥美女当托儿。和客户牵手几天,托儿所以各种借口分手。
2006年以来,人们每天都在从失望中归来,而在新的一天,像江这样的中老年人也带着憧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