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3月7日电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想找对象结婚或为子女寻个好姻缘,朋友圈没有合适的人;想上网交友,又担心网恋藏诈骗。在美国,传统的、实体的相亲组织,在网络时代反而生意更好。
年过30岁父母着急
杨女士说,美国华人找对象难有几个原因:一、美国华人的人数少,且不少华人女性嫁给非华裔,因此华人男性寻找配偶的难度加大。二、尽管网上交友很流行,但是网上信息真真假假很难查证,因而成功率较低。
她表示,面对面的相亲能提高成功率,因为面对面可以看清对方的长相和谈吐,可以深入了解对方。
该联谊会2007年在新泽西州成立,并在纽约市法拉盛设立办公室,主要是从事美国境内婚姻和跨国婚姻的牵线搭桥工作。从成立到现在,该联谊会介绍成功了众多有缘人,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最大的孩子已经有十多岁,最小的孩子也有两岁了。”
面对面相亲成功率高
该婚介组织共有会员几千人,男女比率差不多。会员的年龄分布很广,最小的是22岁,最年长的已经80岁了。会员主要是30岁至60岁的华裔,大多是白领。但是,男女比率在年龄分布上存在差异。例如,三四十岁的男性比同年龄段的女性多一些,而五六十岁的女性比同年龄段的男性多一些。另外,部分会员的年龄超过70岁,主要是想找个老伴,共度余生。
她说,2020年3月中,纽约市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纽约州政府颁布居家令后,纽约人都大多在家中办公。“疫情中,我们的业务并未停止。”过去,他们经常为单身朋友举办面对面的联谊活动。“因为疫情,我们停止了所有的联谊活动。”
网上找对象难深入了解
她说,每个在她那里想找对象的人,她都要当面问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家庭、学历、工作身份、兴趣、爱好等。她说,客人必须要到知音婚介办公室面对面登记,不见面不行。与客人见面时,还要核实年龄、出示证件,她还要观察客人的情况,如谈吐、个人价值观、个人修养等。“这些资讯都是做匹配时的参考。”
有的人表示要加入会员,想直接寄钱过来,但不来见面。她说,她一定要本人来见面,因为照片与真人还是有区别的。“有的人在照片上比较好看,也有人真人比照片上好看。”她表示,她一定要见面,帮助把关。
阮女士的婚介所一般是推荐和自选相结合。有的男性自己不到1.6米,但要求女性一定要比他高,因为不希望将来孩子矮。男性这样要求可以理解,但女性不一定愿意。她举例说,她有次安排矮个子男性与另外一女性见面。“两人坐着见面还可以,但站起来后女性就说不行,过不了心理关。”
阮女士说,她的婚介中心主要收取两笔费用,第一笔是登记费。如果要来登记,她要看全部的证件及照片并现场拍照。见面后,她要再问一次,对这个人的感觉怎么样。第二笔费用是会员费。“会员费是根据不同的情况收,因此要面谈才行。”
纽约市法拉盛“李太太择友中心”负责人李太太说,她的客人主要是中国移民的第二代。她说,从登记者的年龄看出,1980年代出生的人少了,大多数人都是1990年代出生的孩子。她说,他们的父母比较着急,想尽快让孩子成家。
家长参与相亲操碎了心
有人回应称:“我亲戚就在里面物色女婿。”据他所知,大纽约地区就有在美出生的华人(ABC)群、哥大群、纽约大学(NYU)群、排名前50大学群、排名前50大学博士(PHD)群。“我老娘逼着我找对象,为了防止我老娘过多干涉我的生活,我选择了肉身进入相亲群。”发帖者发现,群里的家长与他的代沟太大,就让母亲把他从群里换出来了。
一位住在湾区的读者披露,湾区也有家长群。“我读研究生的学校就有这种相亲群。”这种群开始是交流美国生活,孩子毕业了就变成了相亲群。
例如,有人说他家有几个群。“我爸三个,我妈九个。我就想知道为什么也没有逃过这个。”
这名发帖者抱怨,“人都逃美国了,还逃不过,自由恋爱不好吗,为什么要相亲,看不上还在那边嘀咕,好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