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7月31日下午,一男青年从“神光”位于19楼的诊所一跃而下
东方网10月17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刚过去,据市卫生部门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本市每5个人中就有1个终身有过至少一种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咨询行业亦被称作是城市人的“心灵花园”或“心灵鸡汤”。可是,这锅“汤”却并不像这些词汇所描述的那样有营养。今年的7月31日下午,一名青年从一家叫“神光心理咨询中心”的19层治疗室纵身跃下,结束了自己短短21年的人生。晨报记者调查发现,“神光”只是一个样本。本市心理咨询行业存在着“推销课程”、“身份尴尬”等问题。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秘书长卢静雯坦言,本市仅有一成多心理咨询机构有资质,市场的背后存在着不规范,也有很多尴尬和无奈。
[暗访·神光]
“治好抑郁症全国唯一”
而现在,珠江玫瑰园的19层有了新住户,22层正在装修。“神光”的离开源于今年7月31日下午5点的一个事件——当时,1名青年从珠江玫瑰园19楼的治疗室纵身跃下。事后,“神光”方面解释,该青年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在接受治疗前就多次表现出自杀倾向。
神光心理咨询中心上海总部负责人兼首席心理咨询师彭瑞林,47岁,湖北人。彭瑞林说,这里的心理咨询费是每小时300-600元,但“神光”不靠这些“小钱”,而是靠治疗那些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彭瑞林说,他们有一套根据10多年临床病例摸索出来的《神光中心疗法》,“全国承诺治愈抑郁症,就我们一家”。
为了能让患者家属放心,神光有10天的试治疗期,“期间,患者不配合,我们就不接受他做进一步治疗。”这10天的费用为8000元。“神光”只负责治疗,食宿需病人自理。每天治疗8小时,如同办公室上班,“朝九晚五”。
营业范围无“心理咨询”
在咨询结束后,工作人员递上一张手写的收据,上面的收款事由是“咨询费”,单位盖章处敲着“上海神光实业有限公司”的发票专用章。经上海市税务征管系统查询,该企业确实存在,征管分局为青浦税务局,纳税人状态显示“正常”。
对于“神光”所谓的“治好抑郁症”一说,业内人士说,这要看是心理“咨询”还是“治疗”,若是前者,前来咨询的人应定性为出现心理问题,则可以说经过“咨询”解决了问题,而对于后者,治疗针对的应是抑郁症病人,说“治好”显然是言之过早。事实上,目前不少机构恰恰是在“咨询”和“治疗”上打起擦边球。该人士还提及,讨论来访者的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泄密行为,这违反心理咨询师的保密原则。来访者向咨询师谈论的个人情况属于隐私,受法律保护。随意泄露或将承担法律责任。
[调查·延伸]
免费心理咨询更像“导购”
记者拨通一家咨询热线,以职场压力过大导致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向对方求助。对方听完描述后,并没有给出看法,只是说,如果心理问题已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建议到咨询中心来进行面对面咨询,这里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另外几家规模较小的心理咨询中心均表示没有免费咨询热线,不过可以在预约热线中简述症状,再针对不同的需求安排咨询专家。
[调查·行业]
记者采访了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秘书长卢静雯,她坦言目前上海的心理咨询行业存在不规范现象,但也有不少不为人知的尴尬与无奈。
1.执照难: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2001年左右,工商部门的营业范围内曾经有过“心理咨询”项目,但之后取消了。目前心理咨询行业协会成员中,只有17家拥有这一营业执照。现在如果要开设一个心理咨询机构,工商部门会告诉你,在他们的营业范围内没有“心理咨询”这4个字。一般情况下,工商部门都会给出企业管理咨询、教育咨询信息之类的营业项目。于是,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就打起了“擦边球”。卢静雯说,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成立之初,与工商局有口头协议,一旦被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吸纳、认可的心理咨询机构,工商部门也默认其有心理咨询的营业资格。“但这仅仅只是口头协议。”
除了在工商部门注册,还有另外一条路,就是去民政局注册,但前提必须是做非盈利的心理咨询项目。
2.管理难:
目前,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已有110家会员。“还有很多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加入我们协会,所以整个行业有点乱,很难管理。”在香港和台湾,所有的心理咨询机构都被强制要求加入协会,因为协会有章程规定、统一的管理和约束,一旦出了问题就有章可循。
以心理咨询收费标准为例,目前上海的心理咨询机构收费高低不一,由各家机构自行制订,从100元到几千元不等。其实,心理咨询行业协会早就考虑制订一个行业收费标准,但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标准制订出来了,也不能强制要求所有的机构都执行。“这让我们很无奈。”
卢静雯说,希望政府能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者指定一个专门的协会来管理,这对心理咨询行业健康发展会比较有利。
3.从业难:
上海现在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约有2.5万左右,每年还在不断增加中。其中一部分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干部、公安系统人员、教师等,还有一部分是希望能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人。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费在一万元左右,必须通过基础理论、影视分析和面试三个项目的考试,才能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合格率在30%到40%左右。“可以说,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很不容易。”但现在却没有工商部门承认的心理咨询机构,卢静雯感叹,“让这些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去哪里实践?去哪里就业?”
卢静雯表示,根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要求,她已在9月递交了一份关于上海市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报告,可以从中了解到上海心理咨询行业的基本概括,“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正在不断上升,对于心理咨询机构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希望有关部门可以重视,让上海心理咨询行业更规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