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各级消保委(消协)共受理投诉27698件,挽回经济损失1748万元

3月11日获悉,2023年全省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7698件,解决24102件,解决率87.0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48万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102件,加倍赔偿金额5万元。

一、基本情况

(一)按投诉商品和服务的类别分析

全年共受理商品类投诉15661件,占投诉总量的56.54%;受理服务类投诉5164件,占18.64%;其他6873件,占24.81%。

在商品类投诉中,投诉最多的为食品类,共4356件,占商品类投诉总量的27.81%;其次是日用商品类,共3036件,占商品类投诉量的19.39%;服装鞋帽类、家用电子电器类、交通工具类,消费者投诉的数量也比较多,分别位居商品类投诉的第三到第五位。

图1:商品大类投诉量图(单位:件)

在服务类投诉中,投诉最多的为生活、社会服务类,共3107件,约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六成;其次为销售服务,共620件,占服务类投诉的11.10%;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房屋装修及物业服务投诉量分别居服务类投诉的第三到第五位。

图2:服务大类投诉量图(单位:件)

(二)按商品和服务投诉数量变化幅度分析

商品类中,食品、家具、汽车及零部件的投诉增幅比较大,同比分别增长23.76%、28.46%、18.29%;服装、鞋、通讯类产品、厨房电器类商品投诉呈下降趋势,其中服装类商品投诉同比下降了23.19%。服务类中,店面销售、住宿服务、摄影照片冲洗服务的投诉增幅比较大,同比分别增长2.31、50.19%、16.15%;房屋装修服务、参观及游乐服务、物业服务呈下降趋势,同比分别下降8.86%、15.28%、17.39%。

表一:重点商品和服务投诉变化幅度(单位:件)

(三)按投诉问题的性质分析

全部投诉中,消费者投诉最多的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问题,有6871件,占总投诉量的24.81%,其次是售后服务问题,有3047件,占总投诉量的11%,其他依次是合同、价格、安全、虚假宣传、假冒、计量以及人格尊严问题。

图3:按投诉性质分类比例图

二、消费者投诉热点

(一)食品类投诉频发高居不下

2023年全省消保委组织共受理食品类投诉4356件,占投诉总量的15.73%,较前一年上升了14.03%,上升幅度较大。消费者投诉主要反映在流通环节和餐饮服务环节。主要问题有经营者以次充好、掺杂掺假、非法添加食品原料、售卖过期、霉变食品、“三无”食品;虚假夸大宣传,保健食品宣传预防或者治疗疾病;网购生鲜食品不新鲜,网购境外食品无中文标识、标签不符合有关规定;一些社区团购出售低价食品,进货渠道不明,存在安全风险等等。这一类消费者投诉,维权存在取证和责任认定难,比如外卖食品出现异物,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责任不易认定,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二)生活、社会服务投诉集中在商家诚信缺失

2023年全省消保委组织共受理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3107件,占投诉总量的15.73%,同比上升9.48%,是投诉最多的服务类别,这类消费纠纷集中在餐饮、住宿、美容美发和摄影照片冲洗加工等消费领域。消费者反映主要问题有:住宿环境差、存在安全隐患、收费不合理;经营者擅自变更预付费(卡)合同条约,拒不履行之前办卡时约定;变更经营地址、搬迁、停业、装修不告知消费者;美容美发效果与宣传时差异大或产品不安全导致过敏或强制消费等;摄影照片冲洗加工存在不履行合同、照片质量效果差等。

(三)教培机构退费难

2023年全省消保委组织共受理培训服务投诉220件,同比小幅下降,但问题依旧突出。一些办学机构因不符合新规被叫停,不能按照约定提供服务,当消费者要求协商退回剩余培训费时,经营者百般推辞,引发大量消费纠纷。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因疫情影响,一些办学机构不能按约定提供服务,也不退还费用。也有培训机构经营不善,趁机关门停业;培训机构服务质量差,存在夸大教学效果、夸大师资力量、编造用户评价等违法行为。有些培训机构教师无证上岗;随意作虚假宣传、保证性承诺,如中公教育培训,不按照协议的要求退费;有些培训机构对某些不符合职业资格考试条件的参训人员,伪造报名资质,承诺保过,事后又以各种借口拒不担责。

消保委建议:各培训机构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政策,依法诚信经营,认真履行退款退课义务。如需变更培训协议,双方应当友好协商。秉持诚信原则,言而有信、言出必践,应当加强预收费管理切实承担保护消费者权益责任。消费者也要选择合规的培训机构,不轻信口头承诺,在签订合同前,仔细查看合同条款,不要一次性缴纳高额费用,谨防培训贷陷阱和停业跑路风险。

(四)珠宝首饰质量引发纠纷

2023年全省消保委组织共受理首饰及文体用品类投诉702件,其中首饰类投诉392件,占该类投诉的55.52%。主要问题是珠宝玉石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用虚假概念欺骗消费者;经营者告知不明确、不完整,金银首饰由多种成分构成时,容易出现纠纷;金银首饰维修中,出现超出正常的金银损耗;有些饰品工艺、加工存在质量问题等等,还有一些投诉是因为没有统一标准,买卖双方理解不一致而引发退换货纠纷,调解难度十分大,常常成为疑难杂症,消费者不满意,经营者也闹心。

(五)直播网购套路层出不穷

(六)家电产品和售后服务质量还需提高

近年来,各类小家电、智能家电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短板明显。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部分智能家电功能与实际不符、故障频发、部件不予保修、维修成本高;小家电质量参差不齐、维修困难,网上小家电以低价、新颖吸引消费者,但质量差,使用中容易出现故障;家电售后存在免费安装设陷阱,收费混乱,不留维修记录;通过非正规渠道找到的“黑维修”以非品牌维修冒充品牌售后,服务无保障,高额收费,发生问题索赔无路。

(七)预付款消费有较大风险

近期接到过不少这样的案例,因商家易主或撤店,原商家不知去向又联系不到,无处消费,卡中余额也无处可退,造成经济损失。2023年9月,石家庄市赞皇县消费者郭先生到县消保委投诉,称其在赞皇县某洗车店办理的储值卡,最近发现商家撤店。类似这种情况不是个例,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对各类服务业也有较大负面影响。美容美发、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儿童娱乐等各类服务业普遍采用预付式消费,因此2023年有关预付式消费投诉案件增长较为明显,并且涉及领域较多。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办卡手续不规范。如故意不签订书面合同、不提供收费单据或发票,后续发生争议时,消费者遭遇维权难。二是商家失联跑路消费者退款难。一些不法经营者以“限时充值有福利”“充值返利”为诱饵,吸引消费者高额充值,随后跑路失联恶意逃避债务。三是店铺易主“后人不理前账”。部分商家转让店铺后,后续经营者不履行此前协议、不同意此前优惠承诺、不承认先前赠送服务,或者设置不合理消费限制等,如上海文峰美容美发石家庄恒大城店。四是转卡收取高额手续费。经营者以格式条款规定消费者转卡需支付高额的手续费。

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和充值前要保持清醒头脑,越是折扣力度大、消费周期长的,越要警惕商家跑路风险。要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消费频次和消费习惯,谨慎选择一次性支付大额、长期的预付卡。同时,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尽量签订书面合同,并保管好经营者的宣传资料以及自己的付款凭证和消费记录等,便于在发生消费纠纷时能够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THE END
1.情感挽回机构退费应该怎么退情感挽回机构退费应该怎么退195***8195 浙江-杭州 合同纠纷 2024-11-30 09:12 举报 咨询对话 多少金额继续咨询 咨询助手 当前在线 咨询助手提示访客: 通常情况下,培训合同成立后如果想要退费,有以下维权方式:首先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消协或工商部门反映,仍不能解决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不经过协商https://www.66law.cn/case/28462171.aspx
2.被网上的情感挽回机构骗了该怎么办?记住这三点能退费!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都比较浮躁,恋爱的持续时间和稳固都很脆弱,因此,很多情感挽回服务型公司出现,本意是解决婚恋男女的情感问题,但后来发现这些人群的钱太好赚了,于是各种收费模式层出不穷,让受托人都不知道如何抉择,只能让所谓的专业的老师来帮忙推荐,少则3000起步,多则上十万都有。简直可以用量身定做来形容http://m.110.com/flzs/965911.html
3.“情感挽回”行业有多乱?“分离‘小三’”动辄收费几十万……在这些被公开的信息中,“柯李思”以林越的亲身经历为教案,分析自己进行情感挽回的手法,而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全部都是林越和前女友,以及林越和“柯李思”之间的真实聊天记录。 既不删除隐私文章也不退费 出离愤怒的林越,向“柯李思”提出了强烈抗议,希望“柯李思”能够尊重他的隐私,将所有涉及他和前女友交往细节的文字https://static.zhoudaosh.com/6787518D60C9C248A7CE64ECF6BDC61C419259F21B0E91F30927E9103C4FFA75
4.情感机构是怎么帮人挽回的(情感咨询机构帮当事人挽回感情)声称只要交给她们就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挽回感情。我当时不知道怎么了突然糊涂跟他们签了合同交了5800的服务费。第二天我感觉不靠谱找老师提退费的事情。但是却被他们拒绝,说合同已经签了,服务期才刚开始,这个咨询服务费没办法退给我。 市面上有很多这种不正规的情感咨询机构,借着挽回感情的幌子,实际上只是为了让当https://m.edu.iask.sina.com.cn/jy/1SY62lXKRl.html
5.情感挽回机构骗局曝光!实则是为了骗取咨询费!情感挽回被许多人看作修复感情的救命稻草,但是这些情感挽回机构都是那种想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掏光的人,掉入这类骗局的人数不胜数,希望大家能擦亮双眼,提高警惕,止步于被骗的陷阱之前。 情感挽回机构骗服务费案例: 杨某近失恋了,自己无法挽回爱情,非常束手无措,只能求助于网上的情感机构,联系了情感挽回机构之后,对方http://wuhan08493.11467.com/product/18532737.asp
6.爱情挽回驿站不论你是消费者维权、教育机构退费、健身房退费、美容院退费、婚介机构退费、情感挽回机构退费、房屋租赁、交通事故、还是劳动合同纠纷,想打官司滴一件事就是写民事起诉状。找律师写要收 全文 4 2 16 兔子律 1-11 23:38 来自iPhone客户端 经不住美容院的推销,冲动下办了美容卡,怎么让美容院乖乖退费呢https://m.weibo.cn/u/6412950861
7.购买服务挽救感情未成,能退费吗?法院判决退还1.5万元婚姻恋爱出现情感危机,支付3万元购买情感挽回咨询服务,但最终未能达到效果能否要求退费?近日,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公布了这起特殊服务合同纠纷案的判决结果,最终酌定被告公司返还1.5万元服务费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上存在大量提供此类情感咨询服务的机构,而由此引发的纠纷乃至诉讼并不少见。这样的服务合同http://t.ynet.cn/h5/34609798.html
8.南都晨报本报讯(记者 王朝荣 通讯员 姜燕)为挽回前女友,小李花费3万元,向网上的情感挽回机构购买私人订制服务,最终上当受骗。日前,唐河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服务合同纠纷案。 2022年4月,26岁的小李为挽回前女友,在网上搜寻相关“攻略”,看到一条“7天就能挽回感情”的广告,当即向该机构咨询。该机构介绍,其团队由专业人员http://ep.nybyjt.com/h5/ndcb/html5/2023-04/17/content_13713_884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