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消息,“如果我在这里自杀了,你觉得要多久才会被人发现?”
“死亡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再坚持坚持或许会有转机。”
“她真的会死吗?”吴清培闪过一个念头,迅速回拨,并联系警方,一起来挽救女子生命。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有80万以上的人死于自杀,还有更多的人企图自杀。因此,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历自杀带来的丧亲之痛或受此影响。自杀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是全球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因。
来自陌生人的善意,会包裹生命的伤口。
当自杀变成一件平常事
凌晨三点,关掉灯的房间,安静得似乎能听见心跳。庄娜站在窗边没有睡,今天是她预备好和世界告别的日子。房间角落,是她提前半个月准备的炭。看着手上大大小小的伤疤,庄娜觉得自己终于要解脱了。
庄娜今年26岁,是土生土长的九龙坡人,自幼学习美术的她,毕业后在黄桷坪街开了一家小小的画室。两年前因为失恋,庄娜被确诊为双相抑郁。
患病后,庄娜便很少照镜子了,在药物的副作用下,她胖了30斤。
两年来,自杀在反复发作的病情里变成一件很平常的事。这种想法出现的时候,心理的欲望就会非常强烈,亲人朋友、活着的意义,都不在考虑范围里,所有的痛苦和其他感受汇在一起,使身体有一股力量强迫她必须这么做,就像嗓子很痒必须通过咳嗽才能缓解一样。
庄娜尝试过很多自杀的方式,最严重的一次,她被送去重症监护室呆了整整三天。出院后,看着几乎老了10岁的父母,深深的愧疚后,是庄娜对自己的厌弃,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
剩下的,只有深夜时,在脑海里泛起的,一个又一个自杀计划。
王强今年32岁,在渝北区嘉州路按揭了一套不大不小的二手房,父母健康,还有个相恋8年,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友。
谁都说他人生一帆风顺。
但王强却觉得,他的内心,像一个快要炸掉的玻璃容器。
手机屏幕上,是两个小时前和女朋友的聊天界面,对方催着要在婚礼前把车买下来,然后要去马尔代夫度假,婚纱最好也备三套,王强没有回,脑海里不停切换着白天老板公布KPI垫底人员时的眼神,以及每个月按揭的催缴短信。
屏幕熄灭,映着王强面无表情的脸。
许多时刻,自杀变成庄娜、王强们,用来逃避和对抗世界的“武器”,子弹是她们的生命。
亮起温暖的信号
拨通12320转播1号键,即可拨通重庆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从不间断。
所有接线员分为早晚班,早上9点到晚上7点为早班,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9点为晚班。
“求助者带来的负能量有很多种,要把它从工作中摘出来,不要带回自己生活中去。”吴清培告诫年轻同事,若总是被这种突然袭来的悲伤裹挟,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会崩溃掉。
与来电者保持通话状态;尽量获取来电者详细地址、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等;语言平缓,帮助缓解来电者焦虑情绪;让援助从线上走向线下……
这些,都是接线员总结出的操作法则。
目前来电求助前三位主要问题分别是:精神心理问题,与家人关系问题及与朋友、同事、同学关系问题。一半以上来电是通过网络得知热线号码,从年龄上来看,青年人来电比例增高,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居多。
也有来电者,询问接线员工号姓名,来自哪个医院,希望能当面求教。每遇到这种情况,接线员只能保持原则,推荐相应的心理专科,鼓励他们去挂号就诊。
成功处置一起高危来电,或者解救一位正在实施自杀行为的年轻人,会让一个接线员充满成就感,也是支撑她们长期坚持下来的动力。
在吴清培看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自杀的念头,这并不丢人,谁没有个脆弱的时候?
生命热线24小时在线
目前,在援助热线坐班的接线员,基本上是由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轮岗,夜班接线员则通过社会招聘培训上岗,“但人员总是不够,离开的太多”。
人员的稀缺,与接线员承受的压力也有关系,负面情绪的堆积像没有硝烟的战场,总会乱了人的心神。
“有时会从求助者的倾诉你看到自己的影子,就行《人间失格》里面说的,‘从别人的残疾里,明白了自己的残疾’,这种时候,哪怕是我们,也需要其他的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督导疏通。”吴清培说。
重庆心理援助热线成立以来,在来电者中,15-29岁的人占四成,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晚间10点至12点的来电量最高,凌晨三四点高危来电几率最大。
重庆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系主任况利教授说,根据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其中抑郁障碍为3.59%),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高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调查结果。
专家分析认为,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公众心理压力普遍增加,导致患病风险增加。同时,也与居民健康意识和就医意愿提高、专业人员识别能力提升等因素有关。
请再多尝试一次
在重医附一院精神卫生中心,每天的大门诊量大概有四百多人,其中焦虑抑郁失眠大概占60%。2015年至今,该中心门诊量以8%左右的数量递增,2018年达到13万余人次。
在副主任医师王我经手的病患中,心理障碍患者往往有这样的共性:自信,要求完美,自我要求高,性格急躁,易焦虑,缺乏安全感,过度担心后果。
“当一个抑郁症患者跟你讲一大堆透露着‘我想死’‘我不想再痛苦下去’之类的话,他是在求救,请帮帮他。你的安慰可能不能使他改变想法或者好起来,但是如果你让他去死,那么他有可能真的会死。”
“目前的心理危机干预还停留在‘被动等待’的情况,比如干预热线,必须等到对方打过去才能提供帮助,”况利说,“如果通过网络数据的分析,能够主动找到那些有自杀意念的人并提供帮助,这样时效性就会比较高。”
据她预计,正在搭建的系统上线后,将为心理危机提供自助型干预和服务。
政府部门也在行动。今年初,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印发文件,在全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到2021年底,100%的精神专科医院要设立心理治疗门诊,5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依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或具备条件的社会服务机构、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等建立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