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线下医院的心理门诊,在线上,头部心理类APP上找一个专业的咨询师往往收费在每小时300元以上。能付得起高昂咨询费用的人毕竟有限,有什么途径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来获得心理的倾诉和帮助,成为付费心理倾听师这一行业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自由职业,和陌生人聊天赚钱,通过社交账号低成本获客,不需要太专业的咨询,更多的只需要提供陪伴。心理倾听师,正成为更多人兼职或全职的选择。
1、从“自渡”到“渡人”
“50元每小时”,“19.9前15分钟,后续30元每15分钟”,甚至是“文字18.8每小时,语音26.9每小时”,心理倾听师们在网上接单的定价,远低于专业心理咨询的价格。
“因为我自己学过和尝试过很多种疗愈方式,所以我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是真的知道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在正式收费做心理倾听之前,35岁的毕毕已经进行了长达7年的心理学学习。参加过很多心理工作坊的她,在这上边的投入已经达到了近20万。
曾是一名北京CBD证券公司财务工作者的她说,“自己是工作之后接触心理学的,是因为当时发现自己也有很多人生课题没有解决,会觉得自己不对劲和焦虑,所以开始看张德芬老师、武志红老师的公众号,感觉他们说得很能触动我,也开始找咨询师做咨询。”
对毕毕来说,在经过长期心理探索和疗愈后,自己的能量状态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己*次通过心理帮助疗愈他人,是在心理工作坊的课程中。“当时一个大姐存在很严重的手部蜕皮,怎么治都不行。通过心理疗愈,当她内心的症结打通了之后,手上的皮肤反而好了起来。”这样“奇妙”的经历,让毕毕真正感受到心理倾听和咨询的奇妙。
半年前,毕毕所在的公司被收购。就在工作调整的间隙,在从事心理咨询自由职业的朋友的推荐下,她决定“不如就全职接心理倾听和咨询”。
在人生曾经的至暗时刻里,小安采取过咨询、吃药、锻炼身体等多种方法来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她觉得,克服抑郁要多种方式同时进行才能起效,“不是说某一种方式有效果,而是多种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自己这段“奋力”挣扎过的时光,给了小安在从事心理倾听,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时的原生力量。
2、低价“出道”,高价进阶
那么工作的时长与收入,是否符合自身的预期?较低的收费是否打算长期持续?如何做才能提高自身的收入?这份工作又打算做多久?这些问题,是每一个自由从业者必须要面对的。
“平台也是靠入驻的倾听师盈利的嘛,你不行就不会再给到你流量,就会让新的人上来。”“新人期”过后,小安发现自己在“松果倾听”上的排名大幅下滑。
“低价出道,高价进阶”是Miya在咸鱼等平台接单的目标与规划。在去美国取得硕士学位之前,Miya在国内从事过电视台主持人的工作。“目前我正在创业,我的目标是成为情感咨询赛道的头部自媒体。我现在虽然在咸鱼接倾听和咨询单子的价格都非常低,相比现阶段通过接单赚多少钱,现阶段我更想尽可能地多接触咨询案例来提高自我的水平,给自身今后的发展做积累。”
在咸鱼上,Miya已经给20多个深陷情感困扰中的女性提供过帮助。关于入驻心理行业接单的互联网平台,Miya很反感。“有的需要先给平台付好几千进行学习,才能有机会入驻这个平台接单子,但是他们的课程设置又很基础,我感觉就是割韭菜。与其这样我觉得倒不如多去混混国内心理学的高端论坛圈子。”
根据小安的介绍,心理行业其实是有很明确的边界的,简单可以分为倾听师、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和治疗师。精神科医生只负责给你开药的。当真的得了像双相情感障碍这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只能由治疗师进行系统且复杂的治疗,其他人是搞不定的。
事实上,心理倾听师们的从业资质的确参差不齐,有的只能给予客户一些手机端温暖的陪伴,有的可以帮助客户发现问题探索自我,只有很少的倾听师能够专业地告诉客户该怎么做和怎么疗愈自己。
“说白了,网上接这种心理倾听和咨询的单子,就是让那些懂一些心理学但又不是那么专业的从业者,也可以尽自己所能地做一些咨询。同样,也能让一些客户能够得到没有那么贵但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咨询。”虽然已经学习了七年,但是毕毕仍觉得自己只有在自我状态好的时候才能够给到他人一些帮助,并不能做到像大师那样专业。“你花9块9,肯定是只能解决9块9的问题。”
在咨询时,因为大家只是通过网络短暂得相遇,Miya通常不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告诉客户“什么是错的”“该怎么做才能走出情感困局”。她只会结合客户的描述,根据自己的判断,引导她们进行一些思考,且点到为止。
“比如,曾经有个女孩跟我说她男朋友很爱她,很舍得为她花钱,要一下子给她首付80万的房子。”“我就问她,你男朋友平时每年大概给你花多少?”“她说一万左右。”“那我就问她,平常都是一年一万,现在要一下子给你花80万,你觉得这种事出反常没有问题吗?”
3、心理赛道,雪厚坡长?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自由职业,那么心理行业,会是相应的一个好赛道吗?
“我觉得这个职业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毕毕的判断依据是,“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以前的人们忙着干活和生存,能赚到钱就可以了。但是现在的人们物质生活充足了,很多时候工作只停留在脑子层面,和大自然已经脱离太久了,就很容易出现这方面的很多困扰。”
小安在咨询中遇到过很多客户所“难以启齿”、无法跟身边人聊的问题。“我之前就接过一个成年男性,他是国家公职人员,但在性心理方面存在很大的困惑,他很痛苦。这是没办法跟身边人谈的,找个陌生人做倾听,他反而觉得更有安全感,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情绪释放出口。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同样的,Miya接触的客户很多都向她咨询老公出轨或者自身出轨等一些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倾听师或者咨询师,我们*的职业操守就是替客户保密。”
在咨询过程中,未成年人占据了小安在小红书上来访个案的很大比重。如今这些00后甚至10后们不仅有自己的手机,还十分精通社交软件的各种玩法。“00后和10后的孩子会比90后的孩子更愿意进行心理咨询,因为他们从小接触的社会习惯和风气就是这样,心理有问题不是神经病,就得找个心理咨询师咨询。”毕毕也这样认为。
如果说以前的人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还停留在“神经病”或者“精神病”的认知层面,逐渐增多的媒体报道中某些名人因抑郁症而自杀的新闻,正在重塑人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
更多的人会意识到自己的不高兴,会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不高兴,并试图去解决自己的不高兴。因此,当市场出现了,有理由做出判断,心理倾听师和心理咨询师的从业人员缺口会越来越大。
当下,人们把“我快不快乐”看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在不愁吃喝的情况下,自己的心理快乐还不重要的话,那什么才是重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