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电信网络诈骗仍然在武汉持续发生,全市民警平均每天拦截劝阻近900个电诈高危预警受害人。2021年,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曾经做过“接受过防诈宣传仍然被骗”案例系列报道,许多当事人对防诈宣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令人揪心。
不要说防诈宣传成了老生常谈,事实上,还有许多人没有“入脑入心”。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武汉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再次提示:广大市民一定要牢固树立防骗的意识,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一定要相互提醒。
骗术一刷单诈骗
警方提示: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要在陌生网站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
骗术二网贷诈骗
警方提示:正规贷款申请过程中,不存在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切莫被所谓“高额、低息或无息”等话术诱惑。
骗术三冒充公检法诈骗
手法解析:诈骗分子通过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获取受害人信任,随后假冒公安、检察院或者法官,以涉嫌各种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账户核查资金或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骗子甚至还会制作虚假“通缉令”,以达到诱骗、控制操控被害人目的。
骗术四冒充网购客服诈骗
手法解析:诈骗分子自称是正规购物平台的客服或卖家,可以详细报出受害人的个人订单信息,并称订单无效要“退款”或“退货给补偿”等,引诱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等,将钱卷入自己的账户。
骗术五网络婚恋、交友诈骗
手法解析:诈骗分子将自己伪装成为成功暖男或者温柔美女,通过相亲网站、漂流瓶、摇一摇等方式与受害人结识,并迅速与受害人网恋,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以各种借口向受害人借钱,或高价推销。
骗术六虚假投资博彩诈骗
手法解析:虚假投资博彩诈骗以高回报、稳赚不赔等借口诱导受害者“投资”,或到平台“充值”,以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简单的利诱方式往往成功率不高,近年来,虚假投资博彩诈骗与网络婚恋交友诈骗相结合,特征是“先谈感情再谈钱”。网上飞来白马王子、凭空掉下个林妹妹,嘘寒问暖,甜言蜜语,让人陶醉,一旦身陷其中,受到情感和钱财的双重打击。
警方提示:网络交友要谨慎,特别是婚恋网站、社交网站、交友APP上的好友,深度交往时务必核实信息,不要轻信网上发过来的图片和视频。当素未谋面的网友忽然提及钱财,要提高警惕,切勿被甜言蜜语冲昏头脑,不要转账者汇款,也不要下载对方推荐的“赚钱”APP。
防范提醒
警惕虚假APP
诈骗分子为了躲避正规APP监管,会自行开发APP用于诈骗,此类APP普遍在应用商店内无法上线,无安全保障,由诈骗分子在后台进行实时操控。目前在刷单诈骗、贷款诈骗、虚假投资赌博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诈骗手法中比较常见,诈骗分子都会让受害人通过点击链接、扫描二维码等方式来下载涉诈APP,并在APP内进行充值或留下银行卡账号、密码和验证码,导致受害人被骗。
提醒:陌生人要求下载应用商店内无法搜到的APP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在不安全不正规的陌生APP内进行充值,切勿留下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和验证码。
切勿买卖“两卡”
1、一张手机卡涉案,名下所有手机卡、座机、宽带全部封停,5年内不得新开办号卡或开立账户。
2、一张银行卡涉案,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不得新开立账户。
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六个一律
2、只要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我点击网页链接的,一律不点。
6、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四个凡是
凡是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验资及索要账号、密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以电信网络方式进行的抽奖、刷单、交友、推介等,以各种名义要求先支付资金的,均可能是诈骗。
凡是短信或互联网上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不明网络链接,都可能带有木马病毒,并导致银行卡被盗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