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Chemicalelement)简称元素(element)。元素是所有物质的最基本组成要素,是由不能再被化学反应分解的微观粒子原子组成。元素在其周期表中位置的顺序号数,称为原子序数,它代表原子核电荷数,即核中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同一种化学元素是由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由于原子序数反映了原子内部结构,因此,元素的一切性质都与原子序数有关。元素的原子量、放射性及存在丰度等都是由...

化学元素概念

化学元素的发现

到20世纪,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几种较难于被发现的新元素,这些元素在地球上都很稀少。在1917年,人们发现了镤;1925年发现了铼;1944年发现了钷。

元素符号的发展

元素周期律的发展

尚古多在1862年提出了元素性质有周期性重复的规律。为说明这一规律,他将元素按原子量大小循序记在一个圆周线分成十六份的圆柱体的螺旋线上,那些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列在同一垂直线上,从而显示其变化的周期性。

奥德林在1865年排出了以原子量大小为序的新元素表,在横排上出现一些性质相似的元素组,说明元素性质随原子量递增而呈现周期性。他初步排列出元素周期表中的卤族、氧族、氮族等。

随后,门捷列夫汲取了迈尔周期表的长处,对周期表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于1871年重新制定出新的周期表,这个新表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迈尔的工作。其内容可概括为: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呈现出明显的性质上的周期性;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性质,性质相似元素的原子量或者大致相同,或者呈有规律的递增;元素原子量可以根据元素位置来修正,还可以预知一些未发现的元素。

门捷列夫

元素英文命名

元素中文命名

通用的化学符号

1860年,在德国卡尔斯卢召开的xxx次化学家国际会议上,各国化学家共同制订了世界统一的化学符号。这些符号,一直沿用到至今。卡尔斯卢会议决议规定,化学元素的符号,用该元素的拉丁文开头字母大写表示,有的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开头字母相同时,就在开头字母后边以小写写上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二个字母,以示区别。还有的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xxx、第二个字母均相同时,卡尔斯卢决议规定,就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三个字母作小写字母。这种方法称为“一大二小的原则”。

化学元素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单元。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其分界线为从ⅢA族的B(硼)到ⅥA族的Te(碲)的台阶形对角线,可将其称为金属分界线。台阶形对角线左侧的元素(除氢外)为金属元素;台阶形对角线右侧的元素(加上氢)为非金属元素。

地球上分布最广的10种元素质量分数

元素符号

O

H

Si

Al

Na

Fe

Ca

Mg

K

Ti

质量分数%

52.32

16.95

16.67

5.53

1.95

1.50

1.48

1.39

1.08

0.22

原子

原子是组成单质和化合物分子的最小微粒,也是元素的最小物质单位。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为更微小的粒子。

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两种微粒构成的,中子呈电中性,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简称“核电荷数”)就是核内质子的数目。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标注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符号的上方,数值上等于原子核的质子数或中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每种元素均与一定的原子序数相对应,如铁的原子序数为26,其原子核有26个质子,核外有26个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

同位素

同位素是指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相同,但质量数不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核素。因其原子序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位置而得名。同一种元素的所有组成核素相互为同位素,非特指情况下,同位素是该元素代表性稳定元素外的其他同类核素的总称。其中部分核素不稳定,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原子半径

共价半径和金属半径

周期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也就是7个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照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称为一个周期。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每一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开始,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呈现周期性变化。

各周期元素的数目不一定相同。xxx周期里只有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里各有8种元素。xxx、二、三周期都属于短周期。第四、五周期里各有18种元素,第六周期里有32种元素。第四、五、六周期属于长周期。第七周期也已全部填满。

从第六周期中的57号元素到71号元素,共15种元素,它们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非常相似,总称镧系元素。第七周期中也有一组类似的锕系元素。为了使周期表的结构紧凑,将它们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分列两行排在周期表的下方。

根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特征,可以把周期表中的元素所在的位置分为五个区:s区元素包括ⅠA、ⅡA族元素;p区元素从第ⅢA族到第0族元素;d区元素从第ⅢB族到第Ⅷ族元素;ds区元素包括第ⅠB、ⅡB族;f区元素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

长周期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缓慢,到了ds区,原子半径反而略为增大,但随即又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在长周期的过渡元素的原子中,有效核电荷增大不多,因而原子半径减小缓慢。但到了长周期的后半部,即ⅠB开始,由于次外层电子全充满,增加的电子要填充在最外层,半径略为增大。当电子继续填入最外层时,因有效核电荷的增加,原子半径又逐渐减小。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上而下一般是增大的。这是因为从上而下电子层数是增加的,尽管核电荷也是增加的,但由于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屏蔽作用,有效核电荷增加使半径缩小的作用不如因电子层增加而使半径增大所起的作用大,故总的结果就是原子半径由上至下加大。

同一副族元素,由上至下半径增大的幅度较小,特别是第五周期、第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半径很相近,这就是镧系收缩效应造成的。

电离能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淘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越来越大,元素原子更加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主族元素的xxx电离能从左到右逐渐增大。

但同一周期中,xxx电离能的变化不像原子半径变化的那样规律,当元素的价层电子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状态时,其稳定性偏高,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其xxx电离能也偏高。而同一周期过渡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填充到屏蔽作用较大的内层,抵消了核电荷增加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元素的xxx电离能变化不大。

同一族元素,从上往下原子半径增大起主要作用,半径越大,核对电子的引力越小,越易失去电子,电离能越小。

xxx电离能周期性变化

电子亲和能

当气态的基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1价气态负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该元素的xxx电子亲和能,用A1表示。由-1价气态负离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2价气态负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第二电子亲和能,用A2表示,依此类推。元素的电子亲和能越大,表示原子得到电子的倾向越大,其非金属性也越强。

电负性

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基本一致。即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同族中自上而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副族元素规律不明显)。在所有元素中,周期表右上方的F的电负性xxx,其次是O、CI、N,它们都具有很强的非金属性。除放射性元素外,周期表左下方的Cs的电负性最小,金属性xxx。

碱金属

金属钠

碱金属元素由于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这个电子而形成+1价的阳离子,因此,碱金属都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泼性,能与绝大多数非金属、水、酸等反应,是很强的还原剂。但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核外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失去最外层电子的倾向也依次增大,因此,碱金属的还原性顺序为:Li<Na<K<Rb<Cs<Fr。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单质的物理性质

元素名称

Li

Rb

Cs

核电荷数

3

11

19

37

55

化合价

+1

密度/g·cm

0.535

0.971

0.862

1.532

1.873

熔点/K

453.54

370.81

336.65

311.89

301.4

沸点/K

1615

1155.9

1032.9

959

942.3

硬度

0.6

0.5

0.4

0.3

0.2

颜色和状态

银白色,质软

碱土金属

碱土金属元素包括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六种元素。碱土金属原子的价电子结构为ns,由于它们的次外层电子都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而显+2价。

金属钙

碱土金属与同周期的碱金属原子相比多了一个核电荷,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要强些,因此,其原子半径要小一些,金属性比碱金属弱一些。但从整个周期来看仍是活泼性相当强的金属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碱土金属的电子层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化学活泼性依次增强。碱士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为:

碱土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单质的物理性质

Be

Sr

Ba

4

12

20

38

56

+2

1.848

1.738

1.55

2.54

3.5

1551

921.8

1112

1042

998

3243

1363

1757

1657

1913

2.5

2

1.8

-

颜色

银白色

碳族元素

在碳族元素中,碳和硅为非金属元素,锗、锡、铅为金属元素。但是,硅具有某些金属性,锗具有某些非金属性,这样的元素称为准金属。碳族元素的一般性质:

碳族元素的一般性质

6

14

32

50

82

C

Ge

Sn

Pb

价层电子构型

2s2p

3s3p

4s4p

5s5p

6s6p

共价半径/pm

77

117

122

141

175

熔点/℃

3550

1412

937.3

232

327

沸点/℃

4329

3265

2830

2602

1749

2.55

1.90

2.01

1.96

2.33

氧化值

-4、+4

+4

+2、+4

硼族元素

金属铝

硼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构型为nsnp,最高氧化值为+3。硼是这族中xxx的非金属元素,其它都是金属元素。硼族元素的一些基本性质:

硼族元素的一般性质

5

13

31

49

81

B

Ga

In

Tl

88

126

135

167

176

原子量

10.81

26.98

69.72

114.82

204.37

2.04

1.61

1.81

1.73

+3

+1,+3

氮组元素

氮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nsnp,因此可呈现从-3到+5的多种氧化值,其中主要的是-3、+3、+5。当与电负性比它们小的元素(如Li、Mg、Ca等)结合时,可形成氧化值为-3的化合物,与电负性比它们大的元素(如Cl、O等)结合时,可形成氧化值为+3或+5的化合物。

砷、锑、铋三个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中分别包含了d和f亚层,又因第六周期镧系收缩的结果,使这三个元素间性质递变缓慢,以至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比较相近。

氮族元素的一般性质

7

15

33

51

83

N

P

As

Sb

Bi

原子半径/pm

70

110

121

152

3.04

2.19

2.18

2.05

1.9

主要氧化值

-3、+1、+2、+3、+4、+5

-3、+3、+5

+3、+5

-+3、+5

氧族元素

氧族包括氧、硫、硒、碲和钋5种元素,位于周期系第ⅥA族。前四个元素是非金属元素,钋是放射性金属元素。氧族元素的一些基本性质如下:

氧族元素的一般性质

S

Se

Te

Po

60

104

137

153

3.44

2.58

2.10

2.0

-183

445

685

990

962

溶点/℃

-218

115

217

450

254

-2、-1

-2、+2、+4、+6

+2、+4、+6

+2、+6

卤族元素

卤素的一般性质

9

17

35

53

67

99

114

138

3.98

3.16

2.96

2.66

-188.2

-34.03

58.75

184.34

-219.7

-100.99

-7.3

113.5

-1

-1、+1、+3、+5、+7

d区元素

d区元素价层电子结构为(n-1)dns(Pd,4d5s例外)。由于(n-1)d轨道和ns轨道能量相近,d电子也可部分或全部参与成键,因此d区元素的价层电子为最外层ns和次外层(n-1)d电子。

d区元素的最后一个电子填充在次外层,因而屏蔽作用较大,有效核电荷数增加也不多,性质变化规律不同于主族元素,表现出同周期性质比较接近,从左至右随d电子数的增加而缓慢变化,呈现出一定的水平相似性。这种结构上的共同特点使过渡元素在基本性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也决定了它们的性质与主族元素性质的差异性。

同周期中d区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自左向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缓慢减小。同族中,由于自上而下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总趋势是增大的但因镧系收缩的影响,同族中第五、六周期两元素的原子半径非常接近。过渡元素的金属性变化规律基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缓慢减弱。

元素周期表中的d区元素

ds区元素

ds区元素是指ⅠB、ⅡB两族元素,包括铜族元素的铜、银、金和锌族元素的锌、镉、汞,该区元素处于d区和p区之间,所以性质特别。

铜族元素的氧化值有+1、+2和+3,这是由于铜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与次外层d电子的能量相差较小,在反应中不仅能失去电子,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失去一个或两个次外层的d电子。锌族元素的特征氧化值为+2,但镉和汞有+1的氧化值。

金属金

铜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小,ns电子的活泼性远小于碱金属,因此铜、银和金单质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且稳定性按铜、银、金的顺序递增。锌和镉的化学性质相似,而汞的化学活泼性差得多。

[6]朱艳主编.材料化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10-11.

[7]杜卫民,朱琳编.材料化学简明教程[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2:9.

[9]孟昭,杨庆浩,耿若愚编.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现代表面镀覆科学与技术基础[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22:171.

[12]张德生,徐汪华编著.化学史简明教程第2版[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7:11-13,36-37.(2)

[13]范育茂著.核反应堆安全演化简史[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6:3.

[14]吴守玉,高兴华,李华隆,黎加厚.化学史图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9.

[15]吴敏著.化学观念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48.

[16]王伟群,陆真编.简明化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98,105-107.(4)

[19]张文广编著.无机化学—专题教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133-136.(4)

[24]石建屏主编.应用化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25]黄礼煌著.贵金属提取新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6:353-354.

[26](英)北方旅行出版公司编,杨瑞洋译.你好,科学!探索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20:6.

[29]朱万森著.生命中的化学元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3.

[30]盘鹏慧,容学德,杨柳青主编.普通化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16-17.(2)

[31]吴胜富主编.普通化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15-16.(2)

[33]刘霞主编.大学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19-22,25.(3)

[36]李涛,邱于兵主编.工程化学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24.

[37]盖媛媛,任金艳,刘瑞玲著.基础化学与化工分析[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5,9.

[38]岳红主编.无机化学第2版[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22:349.

[40]苏小云,臧祥生编.工科无机化学第3版[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42-343.

[41]岳红主编.无机化学[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358.

[42]刘丹赤主编,于园,周鸿燕副主编.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基础化学第2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147-148.(2)

[43]衷友泉,孙立平主编.无机化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207.

THE END
1.世界十大名贵金属黄金仅第七,它在地壳中仅为十亿分之一元素符号:Ru 钌是一种呈现浅灰色的金属,腐蚀性很强,在地壳中含量仅为十亿分之一,开采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价值很高。 2. 铑 元素符号:Rh 铑是一种呈现银白色的金属,熔点高、密度低,是最贵金属排行榜之一,同样在地壳中只有十亿分之一,可见是非常珍贵的,外表也是很坚硬的。 3. 钯 http://m.15tqc.com/show1134367/
2.贵金属钯的化学性质贵金属化学元素符号? 什么是钯金首饰? pt钯会氧化吗? 盘点钯金的特点,优点和用途有哪些? 钯金是什么颜色和特点? 钯金在什么地方用的多? 请给我详细解释一下纯金,铱金,钯白金,稀金的意思? 文章源自平泽贵金属回收公司 www.51gjs.com平泽贵金属-https://www.51gjs.com/51523.html https://www.51gjs.com/51523.html
3.贵金属化学元素符号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想了解贵金属元素的化学符号吗?在我们的论坛上,您可以找到关于贵金属元素符号的详细信息和讨论。浏览我们的内容,了解贵金属周期表符号及其相关知识。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thread-8197679-1.html
4.黄金(Gold)即金,化学元素符号(),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黄金( Gold )即金,化学元素符号( ) ,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金属中最稀 有、最珍贵的金属之一。A.dB.AoC.AuD.An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https://www.shuashuati.com/ti/3c9d9cecccfd4ceb8f54d7b28ab97881.html
5.贵金属二次资源中回收贵金属的精细化工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根据公实际,并结合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分布及性质,确定预警级别、 响应流程,结合《昆明贵益金属材料有限公分公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022年修编版)》、《昆明贵益金属材料有限公分公环境应急资源调查 报告2(022年修编版)》中对风险源、应急物资的调查,编制完成了《昆明 贵益金属材料有限公分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2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707/6020123120010155.shtm
6.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学院代码:001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联系电话:0472-5951571科目材料科学基础代码801第1章晶体结构1.1晶体学基础1.2金属的晶体结构1.3合金相结构1.3.1固溶体1.3.2中间相(金属化合物)https://www.xuanxiao100.cn/xuanxiao/1114055.html
7.化学符号的发展二、炼金术的发展与化学符号的演变 炼金术的另一个更早的发源地是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产生了炼丹术,以炼制长生不老丹为目的;西方炼金术的主要目的则是将贱金属转变为贵金属。 在炼金实践中他们搞出了一整套技术名词,使得不仅有了记录所用物品的简捷方法,还能对公众保密,终于形成了一套庞杂的名称符号体系。后来随着https://chem.lyu.edu.cn/2011/1211/c1051a10035/page.htm
8.2021年赛过黄金价格的贵金属铑的人民币标价,曾是黄金价格的10倍铂A.铝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铝的原子序数为13 C.铝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3 D.铝的氧化物化学式为Al2O3 发布:2024/11/29 18:0:1组卷:32引用:4难度:0.6 解析 3.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的原子中的中子数是173 B.①②③④中一共有四种元素 C.②中第一层电子具有较高的能量 D.②③https://www.jyeoo.com/shiti/310bc911-a150-150e-591f-eb279425aba9
9.(化学性质最稳定的10种金属)金属稳定性排名前十最不活泼的金属铂(Platinum)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Pt,是贵金属之一,其单质俗称白金,属于铂系元素,原子量195.078,略小于金的原子量,原子序数78,属于过渡金属。熔点1772℃,沸点3827℃,密度21.45g/cm3(20℃),较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海绵铂为灰色海绵状物质,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对气体(特别是氢、氧和一氧化碳)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82186.html
10.hyperplatinum铂金闪耀新品:揭秘hyperplatinum铂金魅力一、贵金属之巅:Hyper Platinum铂金的独特属性 铂金,化学符号Pt,是地球上最稀有的贵金属之一,其年产量仅为黄金的1/5 Hyper Platinum铂金,作为铂金中的精品,更是经过特殊工艺提炼,纯度极高,通常达到95%以上,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之成为众多领域的宠儿 http://www.iis8.com/iis8_com/html/2024/11/396054.html
11.金属元素铽百科金属元素铽知识大全贵金属催化剂及新材料的发展 铂族金属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较高的选择性、较长的使用寿命和可回收再生等优点,其研究和开发对工业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今后许多领域必将是铂催化剂大显身手的时代。 化学及石油化工用催化剂。80%以上的化学反应与催化有关,铂族金属催化剂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硝酸工业氨氧化用铂铑,或https://www.smm.cn/mkds/69422_ba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