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2016年第2期

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思路

于志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网络法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提要传统犯罪帮助行为在网络空间呈现出全新特性,对于传统刑法制裁体系带来严重冲击。当前,刑事立法、司法为制裁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建立的“单向双轨三核”应对模式存在着单向基本思路偏颇、刑事法网不严、责任认定失位的缺陷。树立双向思维模式、扩大罪名体系制裁犯罪以及完善共犯责任、正犯责任、平台责任三类责任的评价体系,是实现网络社会背景下帮助行为刑事制裁体系科学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共同犯罪共犯的正犯化

错案责任追究与豁免

朱孝清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

内容提要从单纯凭错案追究责任到符合主客观相统一条件时才追究错案责任,体现了人类对司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司法的文明进步。错案责任追究与豁免相辅相成,分别体现对司法权的控制与保障。对故意或重大过失所造成的错案进行责任追究,体现了主观过错、客观行为、危害结果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增强司法人员责任心、提高办案质量和司法公信力,有利于彰显社会公平正义、贯彻权责一致原则,也符合我国国情。对无故意或重大过失的错案予以责任豁免,是体现司法职业特殊性、遵循司法规律的需要,是实现权力与责任相一致、权力控制与权力保障相统一的需要,也是贯彻现代刑罚理念的需要。

关键词错案责任追究责任豁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取向,是建立在控诉机关指控被追诉人有罪的基础上的一种制度延伸,适用于任何案件性质、诉讼程序类型,广泛存在于刑事诉讼过程中,在性质上兼具实体与程序双重属性,且明显有别于域外辩诉交易制度。本文在科学界定认罪、认罚、从宽内涵的前提下,提出该制度应当坚持以被追诉人自愿性选择为基础,强调控辩双方协商并经由法院最终司法审查确认。围绕参与主体及其权限、案件范围、诉讼阶段流程、从宽处理原则及其界限幅度等基本内容,探讨了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制度的框架体系。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司法审查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刑事辩护突出问题研究

顾永忠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

内容提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核心是庭审实质化,因此它也是充分保障辩护权的诉讼制度。应当处理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应然要求与实然需要的关系。按照应然要求,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当务之急;正确理解律师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证据的权利,落实控方的举证责任非常重要;实行直接言词原则,看似是对庭审活动的要求,但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最迫切、最有利,应当充分保障辩方对控方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质证的权利;为此还需要完善交叉询问制度,重点适用于被告人不认罪的案件,科学设立交叉询问规则;加强对控辩双方交叉询问技能的培训。

关键词以审判为中心辩护质证交叉询问

国家所有的法律表达及其解释

谢海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学研究杂志社副编审。

关键词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权物权实现机制

翟国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宪法实施”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学基本范畴。从概念的源流与演变来看,民国时期的宪法学说和苏联国家法学说是两个重要的理论渊源。回顾近代以来的宪法学说史,“宪法实施”概念整体上体现了一种变法思维,即通过实施宪法来建立新的法律和政治秩序。受此观念影响,宪法实施也是一个具有高度政治性的概念,宪法实施更多的是依靠政治化的方式。即,通过政治动员提高民众的宪法观念,进而实施宪法。这种“宪法实施”概念不仅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宪法理论,同时与社会主义新宪法秩序的建构也有暗合之处。

关键词宪法实施变法思维政治化

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管理权能

韩松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研究员。

内容提要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决定了管理权能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必要权能,该管理权能包括集体成员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集体组织的执行管理和监督管理。在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立法中,应当明确将管理权能规定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并从管理权能的内容、管理权能的行使等各个方面作出完善的规定,使集体土地所有权管理权能的行使有法可依。

关键词集体土地所有权管理权能管理权能行使

比例原则在民法上的适用及展开

郑晓剑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关键词比例原则私法自治完全赔偿禁治产制度

论税收国家的基础

张富强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税收国家最初是西方学者从财政角度对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形态的界定,指的是财政收入大部分依存于税收的国家。由于税收国家的理论与我国传统经济体制、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观念存在着较多的冲突,因而需要运用多种视角深层次地考察我国构建税收国家的基础。客观而言,我国虽以公有制为基础且政府全部收入对税收依存度相当的低,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同样呈现构建税收国家的可行性。而现代税收国家的建成,无疑需要我国在经济体制、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深层次变革相配合。

关键词税收国家社会文化观念

楼伯坤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从立案审查到立案登记:法院在社会转型中的司法角色

陆永棣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高级法官,审判委员会委员。

内容提要立案登记制的确立,标志着选择性司法的终结。但转型期人民法院通过立案审查对纠纷进行选择性司法又有其深刻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原因。以立案登记制取代立案审查制,首先体现为法院在立案程序上已从职权模式转向诉权保障模式,更深层意义在于法院的司法角色或说职能应该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但在通过立案审查制采取选择性司法的三大因素仍然存在,在我国社会仍将处于较长时期的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平衡好立案登记制有诉必理、有案必立与受理“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几个方面问题:第一,把握好立案过程中登记与审查的关系;第二,确立司法有限的理念,明确受案范围;第三,倡导纠纷多元化解,尽快建立诉前强制调解程序;第四,规制与防范不当行使诉权特别是滥诉行为。

关键词立案审查选择性司法立案登记

商标注册“不良影响”条款的适用

马一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THE END
1.中国全部法律法规中国法律法规大全电子书刑事读库来源/律道湾湾公众号,特此感谢!温馨提示:点击右上角“”,通过“搜索页面内容”输入关键词查找所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大全法律序号实施(修订)日期标题(点击查阅)12019年1月1日https://www.fljg.com/baike/634268.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目录(增补2008年至今新制定的法律,修改新修订、修正法律通过的时间) (更新时间:2017年3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通过) 宪法修正案(1988年4月12日) 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 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 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28/16/15221501_717154169.s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全书(含全部规章及文书范本)(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全书(含全部规章及文书范本)(2022年版)》,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全书(含全部规章及文书范本)(2022年版)中国法制出版社 著,出版社:中国法治出版社,ISBN:9787521622911。收录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 2022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29359369
4.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基于宪法第10条的分析人们常常疑惑于为何在中国,“集体所有”被看作是“公有制”而非“私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宪法第6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它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其实放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29.html
5.在所有电力法律法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食品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 )的形式确定下来。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晶状体的实质由( )组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行之有效的( )工作方针、政策,用法律的形https://www.shuashuati.com/ti/2283b1eabcd347c0b6148986b39a2ef2.html?fm=bd155ae38737a65238bb5f5b6ca929b7de
6.中国法学创新网触屏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三十三条、第四十九条正体现了这种对人权的明细化和法制化。该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M.php?id=13281
7.我国所有的法律制定都必须以哪些为依据?徐晓倩律师精选解答在我国,所有的法律制定都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1、我国法律中具有最高地位和最高权力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3、《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https://m.64365.com/tuwen/aaaiefn/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魏国鹏律师时间:2008-08-28 11:20:55 文章分类: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单位】 全国人大 【颁布日期】 19821204 【实施日期】 19821204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章名】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https://lawyer.fabao365.com/68829/article_1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