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旅游,购买当地特产,最怕买到假货;电视购物,也怕碰到不法商家,用三寸不烂之舌,骗消费者头脑发热,买下假冒伪劣商品。最近,蚌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蚌埠质检院)来了两位市民,怀疑自己购买的商品可能是假货,抱着怀疑的心态前来做检测,求个心安。
两千多元买个纯银水杯其实是镀银的
据杨先生介绍,自己和家人去云南旅游时,被当地导游带至一家经营银具的店内。听店内人员介绍,店内销售的一种纯银水杯,是纯手工打造。使用这种杯子喝水,具有排毒、养颜、降三高等功效,有养生保健功效。“销售人员当时吹得神乎其神,说当地村民就是用纯银打造成银具作为女儿陪嫁用品,里面富含微量元素,用这种银杯子喝水,可以起到治病和预防的效果。”杨先生说,销售人员不停地鼓吹银具的好处,店内销售的银杯子,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不等。“当时觉得很神奇,到了那个环境之下,让你不得不相信,于是花了两千多块钱,买了一只含银量达99.9%以上的纯银水杯。”
花费几千元买个喝水的杯子,回到家后,杨先生将杯子拿给亲戚朋友看,有人就说杨先生买到的是假货。再仔细观察发现,他所购买的这只银水杯外包装上只是简单地写明了“纯银保健杯”,也没有标注生产厂家、厂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购买时也没有开具正规发票。到底是真是假,于是,他将这只银水杯拿到蚌埠质检院进行检测。
“通过检测发现,委托人杨先生所购买的银水杯,铜的含量达百分之七八十,外面仅隔了一层镀银。”蚌埠质检院珠宝玉石贵金属检测中心主任苑晓军介绍,杨先生送来的样品为镀银水杯,是市场上常见到的以假充真产品,“同时我们还发现,委托人购买银水杯附赠的证书也是假证,建议委托人向当地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或消费者协会反映、维权。”
电视购物买印章实则塑料工艺品
贵金属的标注,国家有强制规定
“前期,在对我市一些商场内销售的珠宝玉石进行抽检中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大多有标识不规范、印记不合格、无珠宝玉石名称及没有按照国家要求标注商品名称等问题。”苑晓军介绍,国家要求珠宝玉石在销售时,国家强制性规定贵金属在出厂时就必须标注其材质和纯度的印记,商品上要标注贵金属的材料和纯度,标签上还要标明贵金属的中文名称。
为避免广大消费者因不理智消费而损害自身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市质检院珠宝玉石贵金属检测中心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玉器时要选择正规商场,不要轻易选择网购、微商、电视购物等平台,避免买到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旅游时切忌冲动消费,购买贵金属产品应谨慎。在旅游时购买珠宝玉石贵金属产品时,一定要索取产品发票和产品证书,保证自身合法权益。“很多不法商家在销售假冒珠宝玉器时,也会附赠一张假证来证明其商品的材质。”苑晓军说,对于产品证书验证真假可以在网上搜索证书上备注的机构名称,进行网上验证,切忌不要直接搜索证书上的网站,谨防钓鱼网站。“正品珠宝玉器,一件货只可对应一张证书一个编码,不可能出现几件货对应同一张证书同一个编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为假货。”
消费者将珠宝玉石拿去换购或维修时,一定要提前拍下商品的详细照片和视频,避免日后出现问题难以维权。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后尽快复查,避免日后有问题维权时遇到困难,造成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