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镜镜片品牌:Essilorr依视路、ZEISS蔡司、HOYA豪雅、Rodenstock罗敦司得、明月光学MingYue、康耐特conant、万新、凯米CHEMI、尼康Nikon、鸿晨等。
眼镜天天戴,可你的眼镜是什么材质、什么工艺、究竟值多少价格
你的镜片是什么品牌、什么折射率、哪儿生产的、镀膜如何…
你的验光走了什么程序、用的什么设备、你的散光是否需要配、验光师究竟有多少经验多数朋友会回答我:我都不知道!作为一个眼镜行业人士,和一个草根新模式创业者,我真的想大声呼吁:眼镜人,你懂苹果手机、懂最新的网络新闻,而对你天天戴的眼镜、对你的眼睛,却如此无知??
1镜架目前的分类,各类镜架的材质和特点2一副好镜架如何辨别3中国几个地方产的镜架的特色4所谓名牌尾货的镜架(如同LV尾货)的真实内幕5镜片的分类6店里常见的镜片的特点7镜片好坏如何辨别8店里最后给你配的镜片,如何确保货要对板9镜片的日常维护与误区
看完这些,你就能辨别一副眼镜的好坏,而不是随便听推荐。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眼镜生产国和出口国,全球80%的眼镜,都是中国生产但高端的眼镜镜架,设计和品牌在境外,国内的工作来加工中国的眼镜分布在:丹阳:江苏的丹阳,主要是生产批量大、价格低的镜架,出口到国外,国内也有大量的销售丹阳品质就一定低吗??其实眼镜镜架,质量都过关,特别是镜架,主要是材质、电镀、加工等,价格低,不一定品质差,但丹阳,是低价低品质的代名词,跟(但)事实上不是如此温州:浙江温州,各位都会有印象,他们的路线和丹阳,基本是同类深圳:就是这!生产这全球80%的高级眼镜,价格也高很多,当然,深圳就集中在横岗、有不少港资、台资的工厂,他们由于成本也高,价格也好,因此,用材比较好、技工设备也先进,因此,是全球高级眼镜的生产地镜片:中国的镜片大厂,大部分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下回重点说说镜片因此,其实眼镜架,本身不是一个高科技的产品,而且中国工业发展这么多年,对于这类金属和塑胶加工工艺,涉笔和技术,都很成熟,所以,只是用材不一样,和材料成本不一样,以及生产手工和工艺,不同品种会有不同的区别这是生产分布的情况---中国式眼镜大国
---配镜时,问清楚,你的眼镜,是温州、丹阳、还是深圳横岗产的
眼镜框材质总的来说分金属类和塑料两大类金属类分为:钛材质和合金材料,不锈钢材质塑胶类分为:厚重的板材、轻薄的TR材质、最近才开始的ULTEAM材料,以及其他塑胶制品类眼镜钛材质分为:合金钛、纯钛、B钛(超薄超轻)总之,目前就材料档次而言,超薄B钛材的档次最高、纯钛其次、板材类为:超轻薄的ULTEAM材料(美国通用的材料,韩国生产,国内还生产不好),板材次之但从工艺和做工方面,又不一定最好的材质,一定是最贵的眼镜,有的名牌眼镜,就是塑胶板材,但每个细节很完美,也很昂贵市面上流行过一种说法,说中国丹阳的眼镜按斤卖,下面是我整理的一点信息,希望看完后,让大家知道:镜架是贴脸的,涉及美观、气质和健康,也让大家知道,垃圾的东西,不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镜架,特别是好的镜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的廉价:眼镜框材质总的来说分金属和塑料两大类,早期使用的眼镜框基本都是以含铅含锡量较高的铜合金制成,当时的造价非常低廉,2000年以前在丹阳8毛钱可买到镜框,当时零售价在45元左右。由于铅对人伤害很大,铜也太贵了,现在都使用蒙纳尔合金做,这种合金是国外研究出来的,其实也就是铜镍合金,不易上锈而已。很多人进口这种合金丝,后来就仿制,不过中国人的老毛病就是偷工减料,铅含量仍然超标,带金属边眼镜的人,如果不常注意清洁,镜架上的重金属会对面部皮肤以至全身血液构成严重危胁。我敢打赌,没有一个长期戴眼镜的中国男人脸部是光滑的。
我一直认为,今后金属架里面,钛架会成为主流,一是生物相容,二是轻巧,三是档次。店里开价800或1000以上的,也多是钛架。但是,钛架和钛架的差别,可是大的去了。1目前最贵最好的钛架:B钛,超薄、超轻,但是加工难度大、成型难度大,需要更好的设备和更高的坏品率,所以成本也相对是最高的,一个超薄超轻的钛片架子,大点的店面,都1500以上了,如果有点品牌,更高2纯钛:一般以钛柱子的形式出现,比其他金属轻很多,但比钛片重,形状也没有片状的好看,这是很多店里的主流的钛产品3合金钛:就是钛和其他金属的合金,很多是比较低端的钛产品,但也有做的好的,我是说大致的情况钛为啥贵,他的好处:轻薄——眼镜的轻薄,一定是个趋势,毕竟戴在眼睛上的东西,但无框眼镜,又不是每个人喜欢的,不同的气质,因此,半框和全框眼镜,钛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安全:生物相容性,钛是比较好的,就是对人体无害或者伤害最小----还记得早年我们戴的眼镜的那种铜绿吗?其实不好的镜架,对人体是有害的。记住了,钛是金属的首选(当然你不喜欢,喜欢其他金属也没有问题),钛也最贵,所以要搞清楚再下手!店面贵,是因为成本太高,其实合理的价格,也不用那么贵。
塑胶大类:塑胶是个很广泛的含义,非金属的镜架,基本就是塑胶大类的A传统的塑胶,就是板材,很厚的那种,当然做的好的,也很有气质,但是还是很重,塑胶和金属铰链,有时候容易坏---但板材,还是目前普通眼镜的主流之一BTR90:是今年韩国兴起的新材料,很轻、很软、不伤人,可以是黑色的、可以是透明的,TR90为韩国做的最好,很多韩剧里面,那些看起来很轻的眼镜其实就是TR90的材料---在十年面上,现在大部分是中国生产的TR90,确实工艺方面和材质方面,比不过韩国,但是成本低,大部分店里,都卖国产的,同样配一副,利润高很多,而顾客,根本不明白韩国产和中国产。CULTEM材料:是一种美国通用的航空材料,比TR更轻更柔然,很适合接触批发,遗憾,又是韩国和日本最早生产,当然成本也比较高,大约2011年底才开始来到中国,目前可以说很多内陆的店面,根本店主都没听说过ULTEM材料,UTLEA对人体伤害最小,当然,和皮肤接触,一般的健康材料,都问题不大。镜腿用塑料的(所谓的板材)我觉得相对来还是最安全,塑料这种东东做成无毒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你用的是不是无毒的我不知道。
--追求材质,不是唯一的,眼镜是综合的
到底如何去辨别一副眼镜的好坏呢,我总结了一下:1问问材质,轻薄、生物相容(如钛,TR、ULTEAM),是主流方向。2多看细节:铰链声音、光洁度、电镀外表感觉、LOGO是雕刻还是丝印,这些你都能感觉到这个眼镜品质。3不要一听钛就掏口袋,要看什么钛、重量如何、做工如何,也不要一定金属,就觉得廉价,同样,要看全面。眼镜除了质量之外,还有就是款型,这个就是人见人爱了现在款型的趋势大致是:轻--黑---雅。基本都是选择轻巧的。黑色或素色,是大家多数的选择。雅致的,不那么夸张的,也是基本的选择。
懵懵懂懂的。
镜片---眼镜的灵魂1为啥说灵魂,因为镜片才是功能型的,试想如果没有发明镜架,你用一个跟橡皮筋,棒这两个镜片,是否也是一副眼镜呢??---镜片重要,我不多说,连镜片的重要也不明白的,多说也无用2镜片的进口和国产:90%的人都戴的国产镜片,为啥,进口太贵了,但是你大致放心,正规的工厂的国产镜片,其实这么多年下来,质量的基本面是过关的,不要过分贬低国产,还有,你也只花那个钱啊进口镜片:进口的,知名品牌大家也都听说一些里,帖子里我不合适提,其中,日本和德国的字好----从化妆品到汽车,哪个不是日本和德国好呢。这么说吧,进口镜片,是要好一些,但是否好到要1-2万一副,那就看你的口袋了,实话说,值不值,我不明说,你得自己掂量折射率:我们听过1.51、1.61、1.74等术语,其实是指折射率,就是同样500度,高的更薄--但对于200度的,你需要1.74的吗?动辄2000以上,所以,多了解,就不会被忽悠。明白我的意思吗??折射率就是影响镜片厚度和重量,不影响功能!!
怎么买镜片以及怎么判断镜片的质量我们配镜的时候,很多人根本都没看镜片的包装、品名、日期、等,因为都是加工好的---建议下次配镜,一定好好看看,最好网络上查查,这个牌子的,哪儿产的,是否有防伪等,虽然你说没用,但是,多了解一下,特别是让店里把包装和查询防伪等给你留着,也是一点监督吧戴2年的眼镜,自己的镜片是哪儿产的、什么折射率、啥都不知道,光知道花了400还是800,这可是有点荒唐!!当然,肉眼是很难判断一个镜片的好坏的,只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看看整体包装:让他给你看看镜片的整体包装,感受一下2看看出厂地点:出厂在中国、还是进口、是中国上海,还是中国浙江等,3看看防伪标志:防伪标志,不一定意味着就是好东西,但看看,把握一下4看看生产工厂:查询下生产工厂,地址、新闻等等总之,镜片的判断,普通消费者很难,但你提出这些要求,店家至少会认为你比较专业,因此,不太敢给你弄低质的冒充高质的眼镜行业是有些奇怪。顾客和商家,互相不信任,互相埋怨,甚至,顾客仇视商家这一切,都应该从普及一些知识来开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说的太不具体了。
你的镜片关键在保养和维护,保养好了,一般的镜片,2年是必须更换的,保养不好的一年就会影响视力,应该更换了。你要是不换,磨花严重的后果,就是每天跟随你的--杀手!清洗:注意清洗的方式,超声波天天清洗是不现实的,就用水洗,但擦拭多注意。如果路过大店,有空的话,请他们洗洗眼镜,他们都是超声波清洗,比较彻底,基本都是免费的放置:最好不要让镜片接触硬物,侧面放置在桌台上,这个道理都懂眼镜一旦刮花了,一定要注意,如果刮花严重,一定要及早更换,可以少吃一次西餐,但千万不能忽视镜片。---镜片:灵魂、灵魂、灵魂多关心下每天跟着你的那个镜片吧
14.1什么叫验光验光是检查光线入射眼球后的聚集情况,它以正视眼状态为标准,测出受检眼与正视眼间的聚散差异程度。由于很多人在一生中,几乎都会和眼镜结缘,因此,目前验光是眼视光学工作者最基础、最常用但又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就验光这一名词而言,在社会生活中,不论眼科医生,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十分熟悉。
14.3验光的注意事项(1)12岁以下的小孩。因为其调节作用很强,验光如果不散瞳,误差会很大。(2)12~40岁的近视、远视或散光患者,原则上第一次验光都要散瞳,第二次验光时,如度数改变不大,可根据原来的度数进行小瞳验光后加减。(3)眼底和屈光间质检查均正常,而视力较差,需要用散瞳验光的手段来排除有无屈光不正者。(4)比较复杂的屈光不正,如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或高度散光,近视或远视合并散光。(5)青少年视力不稳定,视力一会儿好,一会儿差,怀疑为假性近视者。这种患者一但散瞳,调节作用消失,假性近视也就随之消除。
14.7医院和大店验光该如何选择医院和眼镜店都可以验光,到底哪里验的更专业,更方便呢,我就我个人感受说说吧(1)店里和蔼可亲,医院谈不上冷冰冰,但却是没有那么殷勤,你可以理解(2)医院更专业点,比如散光,一点点散光,医院医生就不建议戴散光,觉得对眼镜有伤害,(3)店里更依赖设备,医院相对依赖经验,比如瞳距,医生用尺子量,觉得这样更准确---为啥我也不知道(4)最重要的是:医生验光,没有任何推销的企图心,是中立的,这点你能理解吗,不过有些医院现在也有那个和商家合作的现象了,反正我们就是去验光,拿了数据走人,医生再推荐什么眼镜你自己听听即可,具体到哪里去购买自己心里衡量衡量,多比较比较如果实在不愿意去医院验光,那么也建议去个大点店验,随便一个借口就给你验了
14.10医院验光的注意事项去医院测测视力,但也要注意几点:(1)进医院问导医台:我做配镜验光,是否要挂号、是否要看医生、是否是直接上验光室即可---一般医院是有专门的验光室,直接里面开单交款(深圳很多医院是这样)(2)见了验光医生,说明白:我是来配镜验光的,而不是做很多其他检测(3)万一有的医院流程不一样,接待你的是眼科医生,你也要说明白:我是配镜验光的,不做其他检测(4)医生或验光师会问你:眼睛有什么不舒服吗?你当然如实回答,那么医生有时候会建议你:做下眼压测试或做下散瞳,眼压测试是有时候眼睛很胀,去测试的---你问清楚费用,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测一般的收费是:验光20.眼压10、散瞳10(昨天一个网友传给我的收据),后两项其实配镜而言,是不需要做的,如果好不容易去下医院,自己觉得想测测,也可以(5)总之,医院验光,没那么负责,也不太拥挤,自己完全可以把想法和验光医生沟通清楚,多试戴久点插片,最后得出个最合适的验光报告
有些网友说,我去某某集散市场,某某小店,100就搞定了一副,或者说300就搞定了一副,我很想说说,搞定一副和配副好眼镜,其中可大有不同,在这里,我不合适说几个配眼镜集散地的状况,但柜台模式,大家也都略知一二。虽然我们也是行内从业者,如果网友私下问我,我一定告诉您一些所谓集散市场的详细地址,如果懂得了一些眼镜的知识,就不怕你去比较----希望您能懂行,配副好眼镜搞定----大致的意思是:得到一副眼镜,是的,现在200元在快餐店吃10个盒饭,或者大家乐吃5次盒饭,或者打4-5次的士,就算你去这几个地方,200元是可以搞定-----但会是最基本的镜架+最基本的镜片+摊贩式的验光=搞定配副好眼镜---意思是:你掌握了比较全面的知识,如各类材质、各类镜片(很容易掌握的,我马上就教大家),之后自己会选择,最后,在验光有保障的前提下,200元配到大店600左右的眼镜、400元配到大店800到1000左右的眼镜---当然不管去集散市场、网络上、大店,还是创新的模式,你都得有个心态,让服务你的人赚一点,0利润是一个骗子,要么就是骗你、要么就是次品,也就是你要花钱值得。
无论是配镜和买一副,你总是会遇到很多:外贸尾货,工厂大清仓等等的说法。真有那么多世界名牌,在街上的小店里打折吗?真有大牌尾货吗??这是个敏感的问题,有些人去买个LV、POLICE、BOSS等,或明知故买,或者沾沾自喜,或者....真有大牌尾货吗?可能与人告诉你:嘘,这是工厂内部人偷出来的,则这是工厂尾料生产出来的、这是次品。那我告诉你:一个5000到1万的GUCCI眼镜,你觉得它的正品管理,会让加工厂的人偷吗?会见次品在中国处理吗?会将剩下的尾料生产成成品吗??这样的烂的管理,他能成为奢侈品吗??你觉得500元,能买一个5000元或1万的奢侈品吗?所以,戴上个丝印的、掉漆的、300-500元买的,LOGO由BOSS一个月掉成OSS的眼镜(B掉了),其实已经把你的品味、习惯暴露无遗了所以,满街的外贸鞋子、外贸衣服、甚至个别外贸眼镜、大牌皮带、奢侈品手表。----其实你都忘记了基本常识----或者你知道,但你就喜欢
知识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理解不对称---是造成配镜行业顾客和商家有些撕裂的原因:1比如说售价与成本:顾客有时候不总是纠结于一个东西的成本价,即物料的成本价,特别是这些成本价又不太真实,什么多少钱一斤的镜架,所以,造成眼睛暴利的印象如果说到物料成本和售价,那个产品和哪个行业,不是看起来很高的利润呢,比如说宝马50万,物料成本是否就是10万以内,500%,比如肯德基薯条,小份7元,物料不过5毛,1400%的利润2眼镜的一个表现是:售价太高,随便都500以上,多的是2000,确实让一般顾客有点为难,所以眼镜行业也需要变革--可是物业成本、人工成本都在上涨,大家都非常清楚,整体比5年前,估计都2倍以上了,所以商家又很大压力3网络配眼镜,虽然在增长,但它也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无法看货、比较、试戴、体验环境没有店面豪华等等---所以创新的模式,就算网络的价格、线下看货和试戴,它又有个缺陷,体验环境和验光配套等,缺乏了便利和豪华感,当然,有的顾客为了省钱,也能接受这点小麻烦。总之,眼镜这个领域,需要顾客的知识积累,了解了,就知道多选择,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误解和怨言,也需要商家革新,尽力降低成本,降低顾客负担。这是我的一点感想吧。
话说眼镜暴利!
还有关于美瞳的。现在市场上各个品牌的美瞳产品火爆销售背后,有多少人知道自己买的是合格产品?真以为那些五十元,八十元一副的瓶身上全韩文全英文标识的就是进口美瞳?但凡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哪一类进品商品,都是需要报关,在国内注册,有批号和全中文标识,这才算得上合格产品。而没有中文标识的产品到底是走私货还是地下小作坊回收的产品就不得而知了。据有关报道,一些山寨版的美瞳比正规厂家的产品卖得更火爆,而这两者价格往往相差一两百,这就不难想像为什么大家觉得暴利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多A货CUCCI,dior,雷朋误导了大家对价格差异的比较,还是因为眼镜店遍地开花,鱼龙混杂,降低了眼镜的附加值?请大家不要把几十元的雷朋拿来跟一两千的作比较,也是要把片面的言论当信条,不排除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拿“暴利”来炒作,没有专业方面的技能也只有靠打价格战来分得市场一杯羹。其实在每个人心里其实都有一个衡量的价值,对自己需要的东西,再贵也是值得,反之,对于不需要的东西,就算再便宜也觉得不值!
现在配镜,无非几个渠道:1大型连锁店大店当然是服务标准,给人感觉可信赖,可是那个价格,众所周知,当然,有人愿意花高价,去大店是省事的选择,但是,不断爆出的大店卖很一般的产品,甚至假名牌等,也让顾客花了钱,心里忐忑。但普遍而言,只要你花到了2000元以上,你配的镜架镜片,且不说是真牌子假牌子,基本品质都还是有保障的,毕竟,2000元啊,现在很多人工资也就3000-5000之间啊
2零散小店很显然,零散小店的价格,要比大店低一点点,但也相差不大,但那里可以讲价,一定要讲价,但讲价前要有准备,自己要知道,比如这样的镜架和1.61的镜片,大概多少钱他能接受,而不是他开个高价,你杀一半,连帽子都没砍到。零散小店,你得自己懂点知识,但验光一定要重视,也许他昨天还在种地,今天穿上白大褂,就给你的眼镜开判决书了。
3眼镜市场(大城市有)眼镜市场,大部分是柜台,你就当零散小店吧,柜台有竞争,所以砍价空间更大点。但柜台同样的问题是验光,就在角落里,一台设备给你验,万一验光不准,你买了一个1万的眼镜,又有啥意义呢。
4网络网络已经慢慢起来了,没有了租金,网络的价格,理应低很多在对,确实也是低很多。但是网络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货品,不能试戴,不能体验,眼镜其实是个艺术品,是个装饰品,没有试戴,真的很大的缺憾。但也不妨碍,有的网络店,一个月卖几千副眼镜,几千个近视人,在那里配镜,自己验光(医院或大店)。网络还有个问题是验光的问题,当然现在医院能解决,大店也给免费验光,否则,一个月一个点几千副,怎么卖的。网络最后一定会蚕食高价的零售市场
何谓老花镜?老视,俗称称老花眼。是由于眼球晶状体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丧失弹性,使眼的调节力降低,导致近距离内不能有清晰视力的现象。老视患者自觉视近不清,常将书籍推至远处来阅读。随着老视的加重,即使将书本拿到远处也无法看清。如果勉强阅读或做近距离工作就会出现眼困、眼痛、字迹模糊甚至头痛等视力疲劳症状。老视现象可借助凸透镜片(老花镜)矫正。配制老花镜时,首先考虑的应是戴用舒适,而不是片面追求近视力的清晰度。配镜应兼顾使用者的每个人近距离工作的习惯、两眼的屈光状态及调节力;要注意留有适当的调节储备,以防视疲劳。对于有屈光不正的病人,应在矫正屈光不正所用镜片度数的基础上,再按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给予应戴的老视镜片。
路边的老花镜,您别乱买隔壁邻居阿姨最近发现稍小一些的字迹总是看不清,就在街头小摊上买了一副老花镜。自从戴了老花镜,每次看完书都会有头晕、恶心的感觉,到各大医院检查后,身体都没有问题。后来,建议她到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得知,原来是因为在路边购买的老花镜出了问题。经过检查,这副老花镜左右眼的镜片度数,分别大于她实际老花度数50度和75度。对此,也告诫中老年人,“配老花镜之前必须先验光”。老花眼是人体的一种老化现象,老花度数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关,如年龄、个人习惯、身体素质等。而且由于电脑、电视使用频率的增多,很多中老年人提前出现了老花眼。因此在第一次配戴老花镜时需格外谨慎,因为配戴不合适的老花镜,不但起不到矫正老花眼的效果,还会出现各种副作用。很多中老年人不仅是单纯的老花,还可能有散光,甚至其他眼病。因而必须在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排查了其他眼病后才能配戴。老花镜要根据个人情况“量体裁衣”,而成品镜只适合两眼度数一样且没有散光的顾客,而且成品镜的瞳距是固定的。因此,配镜前必须到正规眼科医院进行验光、测瞳距,才能确保配戴后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镜框的选择:一副好的镜架应有稳定、安全、可靠、对皮肤无害的材料,且重量轻、结实且不变形,从镜架的实用性角度出发进行选购。根据视力状况及用途选择镜架。
镜架几何中心距与配镜瞳距接近由于大部分镜架的几何中心距大于人眼瞳距,以致很多情况下镜片颞侧缘明显较鼻侧缘厚,而镜片的颞侧缘恰恰是最容易被外人观察到的地方。近视眼镜镜片的厚度主要表现在框架眼镜的水平方向,因此要选择几何中心距与配镜瞳距接近的眼镜架。这样不仅能使镜片的鼻、颞侧缘相近,而且还能有效降低镜片颞侧缘厚度,改善外观。
根据脸型选择根据脸的形状和轮廓,可以把大多数人的脸分成7种基本形状,即圆形、椭圆形、方形、基底在下的三角形、基底在上的三角形、长方形和菱形。
特定需求如果配镜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形象与出席场合的搭配需要。同时,在视力状况对镜架限制不高的情况下,可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而经常从事大幅度肢体活动和运动的人,应该选择框性型较为紧凑抗冲击比较好的塑钢材料的镜架,以减少眼镜因意外跌撞而损坏的机率。工作繁忙及经常出差的人可选择记忆材料的镜架,以避免镜架因频繁摘戴、乱丢乱放产生的变形损坏,或是在坐火车、飞机时因摆放不当而被摔坏、压坏。
学生配眼镜需要先验光,根据验光度数及瞳孔距离,挑选合适的镜架,尽量选择轻一点的镜框,对鼻梁没有压迫感比较好,小学生尽量选择全框眼镜比较好,更安全,对镜片的保护会更好一些;不要选择无框眼镜,无框眼镜的结构是靠螺丝固定镜片,如果受到外力,镜片容易碎裂,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小学生平时经常运动,不注意的话,眼镜损坏会很不安全。
警惕高度近视并发症!一般近视眼到成年后不再发展,度数会逐渐稳定。25岁以后仍继续发展者称为进行性近视眼。接触的高度数顾客多了,真的很能理解他们的那种不便和痛苦,手术恢复往往也不太可行。度数越高风险越大,还有很大一部分高度数患者是无法进行近视手术的,可以考虑做晶体植入,最好也只做单眼,以降低风险!几乎所有高度近视眼都有眼轴增长及眼球后极部巩膜的显著变薄,主要病理变化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萎缩和变薄,逐年加重,因而可能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有一部分还会致盲,是我国位居第6位的致盲性疾病。其主要的并发症有:视网膜脱落,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等。所以,高度近视眼的朋友们应特别注意避免头部剧烈震荡和撞击,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每年都要定期做眼底检查和视力检查!
什么叫变色镜片变色镜片,也有人称为“感光镜片”。因为在镜片上加入卤化银的化学物质,让原本透明无色的的镜片,遇上强光照射,就会变成有色镜片,来做防护,所以是适合于室内室外同时使用。变色镜片用含卤化银微晶体的光学玻璃制作,根据光色互变可逆反应原理,在日光和紫外线照射下可迅速变暗,完全吸收紫外线,对可见光呈中性吸收;回到暗处,能快速恢复无色透明。由于加入的卤化银和氧化铜已经与光学玻璃融为一体,所以变色眼镜能够反复变色,长期使用,既能保护眼睛免受强光刺激,又能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变色镜片主要用于露天野外、雪地、室内强光源工作场所,防止阳光、紫外光、眩辉光对眼的伤害。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强光下,里面的卤化银变又光线照射变成了黑色的银颗粒。
不好的饮食习惯会损害我们的视力,而相对应的,选择好对的食物也会帮助我们维护视力,你记住了吗
散光的症状: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表现,与角膜的弧度有关。有些人眼睛的角膜在某一角度区域的弧度较弯,而另一些角度区域则较扁平。散光的原因是由于角膜的厚薄不匀或角膜的弯曲度不匀而使得角膜各子午线的屈折率不一致,从而使经过这些子午线的光线不能聚集于同一焦点,光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称为散光。
2、视力疲劳对于视网膜上的模糊图像需要不断进行精细调节,加上视物发生扭曲,故散光眼,特别是远视散光眼患者,容易发生视力疲劳。复性远视散光眼的年轻者往往可以用调节进行弥补,根据调节程度可以形成假性单纯性远视散光、假性单纯性近视散光或假性复性近视散光。
3、偏离正常的头位和眼位双眼有高度不对称散光者,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散光矫正后可以恢复。高度散光者看远处目标时常常眯眼,达到针孔和裂隙作用,以提高视力。通过针孔或裂隙看东西,可以减少散光对视力的影响。
3视力严重下降视力下降是身体超负荷工作的第一个信号。做眼保健操,在午休时出去散步,不要在工作后还加班,都是切实可行的保证身体健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