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院况简介
院领导集体
机构设置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文化副刊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图1
图2
图3
图4
5月9日,经过公众提议、两岸协商、专家研讨和学界征询等程序,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京联合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4个新合成元素的中文定名,依次为“见图1”(nǐ)、“见图2”(mò)、“见图3”(tián)、“见图4”(ào)。
这4个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已在2016年11月30日由负责管理元素符号的国际化学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周期被全部填满。
这一关系到自然科学和全球华语的命名结果,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元素国际名源于发现者
2015年底,113、115、117和118号元素的发现得到了国际组织的正式承认。
“按照国际惯例,超重元素的定名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和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共同组建的联合工作组来审定。一般规定,元素发现者拥有优先命名的推荐权,最后由IUPAC正式公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张焕乔告诉记者。
据了解,此次公布的4个新元素名称主要源于地名和科学家姓氏。它们分别为:113号nihonium(Nh),源于日本的国名Nihon;115号moscovium(Mc),源于俄罗斯莫斯科的市名Moscow;117号tennessine(Ts),源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州名Tennessee;118号oganesson(Og),源于俄罗斯核物理学家尤里·奥加涅相的名字YuriOganessian。
而根据2016年IUPAC公布的新版《元素命名指南》,新元素名可源于神话人物或天体、矿物或相似的物质、地名或地理区域名、元素的性质以及科学家,用拉丁文命名的新元素,在其他主要语种中,应当有其恰当的译名。
元素中文定名有规可循
“由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独有特点,新元素的中文定名只能采取翻译的形式,这就涉及汉字的选用和新造问题。”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原副司长王铁琨说。
按照新版《元素命名指南》,新元素的命名必须反映历史并保持化学的一致性。即属于第1—16族的元素,命名以“-ium”结尾;属于第17族的元素,命名以“-ine”结尾;属于第18族的元素,命名以“-on”结尾。
我国也早有类似的规则。1932年公布的《化学命名原则》就确立了新元素的造字依据:金属元素名称用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固、液、气态的,分别以石字旁、三点水和气字头为偏旁,一般采用左右结构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王宁进一步解释:“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五金的汉字‘银’‘铜’‘铅’‘锡’‘铁’等,都是古代已经有的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金字旁的字,才导致了金属与非金属定名的差别。此后的定名一律采用形声字,也是基于汉字分类的传统。”
既然形声字的义符已经可以确定了,那么为元素定中文名称,其实就是确定这个汉字的声符。
按照少造新字、符合国家汉字规范、发音靠近国际命名、避免与以前元素同音、使用简化字、尽量避开常用字、尽量采用繁简无差别的字的这七条要求,此次定名的“见图1”“见图2”“见图3”“见图4”4个元素均为形声字,读音靠近国际命名。而且“见图1”为选用已有的古字并类推简化,“见图2”用于古代的剑名,没有常用义,这样有利于保证科技用语的专业性,不与生活用语混淆,不产生歧义。“见图3”“见图4”是在选字未果的情况下造的新字,因为穷尽气字头汉字无发“ào”音的字可选,而“见图3”的简繁体无差异,有利于海峡两岸和使用汉字的国家、地区间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
元素用字在争论中诞生
这些建议经过来自化学、物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出版界的专家学者集中讨论和公开征求意见,选出了候选汉字并在2017年1月15日召开的新元素中文名定名会上进行讨论投票。
据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介绍:“会议对115号元素中文名定为‘见图2’、117号定名为‘见图3’,没有异议。113号定名的争论在于候选字‘见图1’(nǐ)易误读为‘ěr’,而候选字‘钅宏’(hóng)的发音接近于国际名nihonium的第二个音节,不符合一般采用第一音节的发音作为元素中文定名的习惯。也有专家提出118号中文名‘见图4’较难书写,字形不美观。”
“118号元素命名为oganesson,这是历史上第二次以在世的科学家姓氏命名一个新元素。”周善贵认为,“‘见图4’这个字比较繁,写起来不容易,但我们应该尊重国际科学界的共识,在中文名上也明确体现出对奥加涅相所作贡献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