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色金属矿产是什么有色金属矿产包括哪些

导语:主要有色金属矿产是什么主要有色金属矿产是指那些在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且在经济和技术上具有开采价值的金属矿产,而且这些矿产主要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钴等金属,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对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一起去看看有色金属矿产包括哪些吧!

主要有色金属矿产是什么

有色金属矿产是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料。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有色金属矿物原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有色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战略物资和贸易商品,它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其贸易额和贸易量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各国都十分重视其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研究工作。

元素周期表上排列的,具有工业价值的有色金属共60多种。其中产量和消费量大的常用有色金属铝、铜、铅锌,占有色金属总产量和消费量的95%以上。本文主要对上述四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形势、开发利用现状、需求预测及保证程度分析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其发展战略与对策。

一、资源及其特征

1.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储量相对集中

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外有色金属矿产不但有富有与贫乏之分,而且有集中与分散之别。按储量位于前列的各国合计超过世界总储量3/4的国家数量来统计,除铝仅3个国家储量合计就占3/4以上外,铜、铅锌均需要包括7~11个国家的储量才能超过3/4.然而,从下列一些主要集中区来看,这些地区矿产储量及开采量的合计均大大超过世界或国外其相应矿产总量的一半以上。世界铝土矿资源总量约为400—500亿吨①,探明储量约为268亿吨,主要分布在42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陆地铜矿储量49400万吨,其它资源113300万吨,资源量162700万吨,另有海洋铜矿资源68900万吨。储量比较多的国家有智利、美国、原苏联、加拿大、赞比亚等。据美国矿业局《矿产实况与问题》(1980版)统计,世界铅锌资源总量为68078万吨,探明储量31653万吨,其它资源量36425万吨。储量位于前列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澳大利亚、原苏联、加拿大和中国等。世界铝、铜、铅锌资源产量同各国储量位次相类似,即上述具有矿产储量的国家大体亦是矿产开采国。

据1987年英国《世界金属统计年鉴》资料,国外铝土矿总产量8619.95万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几内亚、原苏联、牙买加、巴西等。铜矿总产量842.54万吨,主要集中于智利、美国、原苏联、加拿大、赞比亚和扎伊尔等国家。铅锌矿总产量1010.41万吨,主要生产国是加拿大、原苏联、美国、澳大利亚等。

2.矿产储量

增长幅度较大,但品位有所下降由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有色金属的勘查工作,找到一批大型矿床,如斑岩型铜矿、风化红土型铝土矿和层状铅锌矿等,所探获的储量不但弥补了开采所消失的储量,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其保有储量也有较大的同步增长。原苏联E·H·KOHⅡPaⅢOB等(1983)及B·A·BepBaro(1983)对1950—1979年市场经济国家的铝、铜、铅锌矿产储量变化作了统计,铝土矿、铅锌储量增长最快,铜矿储量也有明显地增长。

另据英国《矿产手册》(1986—1987)统计,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四种有色金属矿产储量的年均增长率为:铝土矿9.75%,铜7.5%,铅5~5.75%、锌4.75~5.25%。由此可见,上述四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总的形势是好的,其矿产储量均有显著的增长。这种成就的取得在于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了研究工作程度,发现了一批隐伏矿床和规模巨大的新类型矿床。同时也由于技术的提高,使低品位矿石的开采有利可图,从而扩大了储量。众所周知,铝、铜、铅锌矿产的矿石平均品位总的变化趋势是逐年下降的。

以铜为例,1881年到1980年的100年间,开采铜矿石的平均含量变化如表15—5(据B·И.斯来尔诺夫,1982):据有关人士预测,到本世纪末铜的最低容许含量每年将下降约0.01—0.02%。另据部分国家1963—1978年有色金属矿石平均品位统计,铜由2.22%下降到1.46%,铅由5.42%下降到4.39%,锌由8.84%下降到2.75%。

3.向纵深找矿仍有良好远景

铝土矿有发展远景的矿床类型是风化红土型,远景地区为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主要是非洲的几内亚及其邻国、美洲的巴西及加勒比海沿岸各国、大洋洲、东南亚及印度等地。这类矿床的矿石品位将仍保持在Al203为40~50%左右。铜的潜在资源巨大,估计陆地资源量可达16亿吨,这主要在于巨型斑岩铜矿床,和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太平洋沿岸及中亚地区,尤其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成矿带,是铜资源雄厚的地区。

斑岩铜矿的含铜品位预计将由目前的0.7%—1.3%下降到0.4—0.8%。含铜砂岩品位也将由2.5~4.0%下降到1.5—3.0%。此外,海底结核中估计尚有7亿吨的铜资源。铅锌远景较大的矿床类型将是层控型矿床。矿石的铅锌品位将保持在目前Pb5.0—7.5%、Zn5.4—6.2%的水平。

矿产

二、生产及消费状况

1.矿产品产量及金属消费量增长较快,但其增长率明显逐步降低。

铝、铜、铅锌有色金属矿产的开采量与消费量是紧密相依和协调发展的。铝土矿产消量稳步增长,供求基本平衡,自1965年至1975年,世界铅土矿产量增长幅度很大,由3675万吨上升到7947万吨,翻了一番多。而近10年来情况有所变化,1975—1980年仍保持变速增长,1980年达到历史最高峰9306.1万吨,80年代初因世界性经济危机使铝土矿产量大幅度下降,至1983年降至70年代中期产量水平(7875万吨),此后世界铝土矿产量又开始回升,1985年达8801万吨。1985年世界上生产冶金级铝土矿的24个国家中,以澳大利亚居首,为3117.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5%。

其次为几内亚,产量为1432.9万吨,占16%;原苏联640万吨,占7.3%;牙买加624万吨,占7%和巴西585万吨,占6.6%。以上五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3%。世界上铝的消费量总趋势是增长的。1975年为1135万吨,1985年达到1613.8万吨(80年代初有所下降),增长43%。1985年铝的主要消费国是美国(27%)、原苏联(11%)、日本(11%)和联邦德国(7%)。

铜矿产消量增长缓慢,生产能力过剩。60年代是世界铜工业兴旺时期,产、消量增长迅猛,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到了70年代,产、消量增长速度就减缓了。进入80年代,虽然产、消量仍有缓慢增长,但对整个铜工业来说是一个萧条时期。其表现是世界铜的生产能力过剩,大批矿山关闭,产、消量增长缓慢,市场供过于求,产品积压,库存增多。

在1985年58个开采铜的国家中,名列前茅的6个主要生产国占世界矿山总产量的60%以上,它们是智利(136万吨)、美国(109万吨)、原苏联(103万吨)、加拿大(73万吨)、赞比亚(52万吨)和扎伊尔(50万吨)。8个主要产精炼铜的国家占世界总产量的67%,它们是美国(140万吨)、原苏联(140万吨)、日本(94万吨)、智利(88万吨)、赞比亚(51万吨)、加拿大(50万吨)、联邦德国(41万吨)和比利时(41万吨)。

1985年世界精炼铜消费量为966万吨,比1980年只增长3%,与同期矿山产量(增长9%)和精炼铜产量(增长4.6%)的增长速度相比,虽然是低的,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平均年消费量约为943万吨,而精炼铜平均年产量为952万吨左右,出现了供稍过于求的局面。世界铅锌矿产、消基本平衡,供稍过于求。主要产铅锌国家有加拿大、原苏联、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秘鲁、日本、西班牙和瑞典等,这些国家1985年铅或锌矿山产量均在20万吨以上。

其中铅矿山产量最大的有原苏联(58万吨)、澳大利亚(50万吨)、美国(42万吨)和加拿大(29万吨),它们占世界矿山产量的50%左右;锌矿山产量最大的有加拿大(117万吨)、原苏联(100万吨)、澳大利亚(74万吨)和秘鲁(58万吨),它们也占世界矿山总产量50%左右。80年代以来,世界铅矿山产量徘徊在340—358万吨之间,与七十年代(平均年产量359万吨)相比,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世界锌矿山产量出现逐步上升的趋势。1984年和1985年产量已超过70年代产量最高的1977年产量(660万吨),分别达676万吨和692万吨。

1980—1985年矿山年平均产量为649万吨,高于70年代平均产量数(613万吨)。铅锌的最大消费国有美、苏、日、联邦德国、英、法、意。它们铅或锌的年消费量均在20万吨以上。其中美、苏的消费量最大,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3以上。1985年美国铅、锌消费量分别为114万吨和94万吨;原苏联为80万吨和100万吨。80年代以来,这些消费国的消费量有的基本保持原有水平,有的则有所下降。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尤其在亚洲)则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国了,如南朝鲜由1976年至1985年,精炼铅消费量由1.06万吨增加到6.45万吨,10年猛增5倍。

据英国《矿产手册》(1986—1987)资料,50年代至70年代30年,世界铝土矿开采量年均增长率为7%,铜为3.75%,锌为2.75%,铅为1.75%;而1969—1979年铝、铜、铅、锌世界开采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3.0%、0.8%、1.2%。可见增长率是明显降低了。上述有色金属消费量的增长与变化大体与开采量变化近似。自60年代至70年代,世界原铝消费量增长率由9.2%下降为4.7%,精铜由4.4%下降为2.7%,精铅由3.9%下降为1.8%,锌由5.1%下降为2.3%。

2.世界上不同经济类型国家储产和产消比均发生了变化

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在砂产储量、产量及消费量各方面所起作用不断增长,而且速度较快。在储量方面,发展中国家铝土矿增加的幅度较大,其次为锌、铜、铅矿;矿石开采方面,1984年与1960年相比,因加拿大、澳大利亚、原苏联等国开采量的增加,使发展中国家铝土矿、铅、锌的开采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铜的开采量有所增加。在金属产量和消费量方面,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几乎明显上升。由此可知,世界有色金属矿物原料初级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其转移趋势是矿产品生产中心已由西方工业国向发展中国家发展。

3.世界矿产品价格波动显著,近年来趋于下跌

有色金属价格受需求和供应情况、汇率变化、市场刺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西方经济在80年代中期衰退,于1987年开始复苏,矿产品需求量迅速增加。铝、铜、铅锌矿产品供求关系趋紧,矿产品价格开始从低价位上上涨。至1988年,铜已连续4年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1988年下半年涨势尤其迅猛,年底比年初上涨了32.28%,最高价曾达1916.32英镑/吨。

1989年平均价为1966美元/吨,比1988年的2597美元/吨下降了24.3%。1988年铅价在350~380美元/吨之间波动,年底由于季节需求的关系劲升到800美元/吨。进入89年后铅价节节上升,二季度末上升更为迅速。8月底铅价达到8年来的最高点—475英镑/吨,之后虽稍有回落,但到年底基本上在450英镑/吨左右的高价位上波动。1989年铅平均价为408.75英镑/吨,比1988年的368.5英镑/吨上涨了11%。

世界锌的消费量持续5年增长,锌产量与消费量脱节;1988年锌价上涨幅度大,年初为877.75美元/吨,年底为1594美元/吨,几乎上涨一倍。至1989年这种涨势仍未停止,3月份高达1961美元/吨,二季末锌价开始下跌,三季度基本稳定在1620美元/吨左右,四季度降至1489美元/吨。

4.需求结构正在变化保证程度尚好

未来世界铝、锌需求量增长较快,铜的需求量面临着铝的挑战,而铅增长较为缓慢,但矿产资源保证程度是良好的近年来,美、苏及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有关组织都进行了2000年矿业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现据美国矿业局对1990年生产能力、1990年、2000年需求量及年均增长率预测结果,作一些初步分析。可以看出,未来世界金属需求量增长最快的是铝,其总需求量(含再生金属)平均增长率达4.0%,其次为铜、锌,它们总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和2.0%。

有色金属矿产包括哪些

有色金属矿产包括铜、铅、锌、镍、钴、钨、锡、铋、钼、锑、汞、铝、镁、金、银、铂族等金属矿产。

有色金属矿产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矿产,包括但不限于铜、铅、锌、镍、钴、钨、锡、铋、钼、锑、汞等重金属矿产,以及铝、镁等轻金属矿产,金、银、铂族等贵金属矿产,以及稀有金属矿产、稀土金属矿产和分散金属矿产等。这些矿产广泛应用于各种合金、机械制造、电子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

中国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包括铜矿、铅锌矿、铝土矿、镍矿、钨矿等,其中铜矿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有色金属的分布和开采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有色金属的开采和利用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THE END
1.稀有金属有哪些今日贵金属行情1、稀有金属是在地壳中含量较少,分布稀散或难以从原料中提取的金属。如锂、铍、钛、钒、锗、铌、钼、铯、镧、钨、镭等。按其物理、化学性质及生产方法上的不同可分为:稀有轻金属,如铍、锂、铷、铯等;稀有贵金属,如铂、铱、锇等;稀有分散金属,如镓、锗等;稀土金属,如、钪钇、镧、铈、钕等;难熔稀有http://www.bringfun.com/article/936284.html
2.中国稀有金属系统排名榜,中国独有的稀有金属资源1、有色金属可分为重金属(如铜、铅、锌)、轻金属(如铝、镁)、贵金属(如金、银、铂)及稀有金属(如钨、钼、锗、锂、镧、铀)。目前,中国比较出名中国稀有金属系统排名榜的有色金属企业有中国稀有金属系统排名榜: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http://link.bjdrj.com/post/243.html
3.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金属分类及应用一、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铁、铬、锰三种。 有色金属通常指除去铁和铁基合金以外的所有金属,可分为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等。 重金属:密度大于4.5克/立方厘米,如铜、镍、钴、铅、锌、锡、锑、铋、镉、汞等。 轻金属:密度小于4.5克/立方厘米,如铝、镁、钾、钠、钙、锶、钡等。 http://www.gzrsw163.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51&id=37885
4.小金属行业点评研究:钨是战略稀缺资源供给偏紧驱动价格上涨为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管理相关规定,国家对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2010-2024 年,全国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由8.0 万吨(WO3 含量65%)增至11.4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仅2.56%。国内钨矿供给受资源品位下降、开采成本抬升、安全环保趋严等因素影响,产量较难增长;根据亚洲金属网,2024 https://stock.finance.sina.com.cn/stock/go.php/vReport_Show/kind/search/rptid/786327455826/index.phtml
5.我国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进展与趋势钒钛磁铁矿的高效清洁利用进展主要有,亚熔盐法钒渣高效清洁提钒技术、酸浸法从黏土钒矿中提钒技术、钛铁矿精矿球团还原-锈蚀法制取富钒料、钒钛磁铁精矿还原-磨选法综合利用铁钒钛以及低品位钛的转底炉还原-氯化法提取等技术的发展。 (2)有色金属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钨矿、锡矿、钼矿、铜矿、铅矿、锌矿、镍矿https://mse.xauat.edu.cn/info/1025/1524.htm
6.非法采矿罪的认定(4)二、 金属矿产 (一) 黑色金属矿产 1、 铁 2、 锰 3、 铬 4、 钒 5、 钛 (二) 有色金属矿产 1、 铜 2、 铅 3、 锌 4、 铝 5、 镁 6、 镍 7、 钴 8、 钨 9、 锡 10、铋 11、钼 12、锑 13、汞 (三) 贵金属矿产 1、 铂类金属(铂、钯、铑、铱、钌、锇) https://www.meipian.cn/27gx1w0m
7.37大矿产资源清单汇总!全球战略性关键矿产竞争态势分析及我国安全关键矿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研究美国、欧盟和日本关键矿产/原材料清单和当前关键矿产竞争态势基础上,提出了一份37种中国关键矿产建议清单及其安全保障战略讨论,包括大宗矿产(5种)、三稀金属矿产(15种)、关键黑色有色贵金属矿产(12种)、战略非金属矿产(4种)和特种气体矿产(1种),这些关键矿http://m.mindcherish.com/article/content?id=5708615
8.有色金属理论与技术前沿丛书:铂族金属冶金学简介,目录书摘《有色金属理论与技术前沿丛书:铂族金属冶金学》共12章。其中3章介绍铂族金属的性质、资源及应用等基本知识。其余9章结合重有色金属冶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交叉学科知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从矿产资源及二次资源中富集提取铂族金属,贵贱金属分离,贵金属相互分离、精炼及再生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冶金专业知识和新的技术https://www.jd.com/zxnews/3ec1b74f1b98cc16.html
9.贵金属产业布局盛达资源(证券代码:000603.SZ)系在深交所挂牌的主板上市公司,以矿业开发、销售、贸易、投资及投资管理为主的控股型企业集团。在全国有色金属行业中银的综合生产规模名列前茅,是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的大型知名品牌企业。https://www.sdkygf.com/business.html
10.权威金属资讯门户上海金属网-权威金属资讯门户-铜,铝,铅,锌,镍,稀贵金属,小金属,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网,大宗商品https://www.shmet.com/
11.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矿产水文环境工程地质勘查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办公室地址位于河南省省会商都郑州,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6号(邮编:450052),,于1959-06-16 在郑州注册成立,,我机关迄今已经为客户提供了65年优质的服务,,,我机关主要经营为地矿勘查开发提供管理保障。有色金属、贵金属地质矿产勘查规划研究制定、组织实施及行业标准与规范制定地质矿http://zhengzhou086171.11467.com/
12.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一.ppt文档全文免费预览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一.ppt,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2010年起,国土资源部与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采取“以奖代补”和示范工程两种形式来鼓励和支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我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 。 201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702/7104011022002036.shtm
13.矿道网价格行情有色金属价格贵金属行情稀土报价矿道网,原中国选矿技术网,矿道网价格行情为您提供今日有色金属价格,贵金属价格,黑色金属价格行情,稀有金属价格,稀土金属价格行情,非金属价格行情,能源矿产价格行情,水气矿产价格走势。含:铜材收购价格,今日铜价,今日铝价趋势,铅价格走势,今日钨价格查询,今日镍价https://www.mining120.com/quote/list
14.中国贵金属矿产资源概况及资源分布中国贵金属矿产资源概况及资源分布 一、锰矿 中国锰矿资源较多,分布广泛,在全国21 个省(区)均有产出;有探明储量的矿区213 处,总保有储量矿石5.66 亿吨,居世界第3 位。中国富锰矿较少,在保有储量中仅占6.4%。从地区分布看,以广西、湖南为最丰富,占全国总储量的55%;贵州、云南、辽宁、四川等地次之。从矿床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610/11/31004655_6615827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