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可代币化」也并非空话,在区块链上,任何有形或者无形的价值皆可在链上表示,包括黄金、房地产、债务、债券、艺术品、碳信用,甚至所有权以及内容许可。因RWA代币化所具有的成本低、效率高、因分割所有权带来的可访问性广、高流动性、DeFi采用等巨大优势,越来越多的金融巨头开始在该领域试水和布局。
RWA(RealWorldAssets)代币化不仅是DeFi和Web3走向主流的关键,更有颠覆某些金融领域的潜力。
花旗最近发布的一份研报预测,到2030年,将有4万亿至5万亿美元的代币化数字证券,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贸易金融交易额也将达到1万亿美元。该激进预测基于以下假设:
1、预计187万亿美元非金融公司和准主权债券市场中有1.9万亿美元的代币化市场(占据1%);
2、预计20万亿美元房地产基金市场中有1.5万亿美元的代币化市场(占据7.5%);
3、预计7万亿美元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市场中有0.7万亿美元代币化市场(占据10%);
4、预计42万亿美元证券融资和抵押活动市场中有1万亿美元代币化市场(2%)。
5、预计12万亿美元的贸易融资市场中将有1万亿美元代币化市场。
香港金管局在本月宣布的数码港元先导计划中也提到,16家来自金融、支付和科技界的入选公司将于今年内进行首轮试验,深入研究数码港元在六个范畴的潜在用例,包括全面支付、可编程支付、离线支付、代币化存款、第三代互联网(Web3)交易结算和代币化资产结算。事实上,今年2月份,香港特区政府就成功发售了8亿港元的代币化绿色债券。这是全球首批由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
整体来说,尽管资产代币化距离抵达大规模采用的路途尚远,但随着部分主导金融市场的巨头从研究、探索、试验逐步转向推进阶段,RWA代币化采用的势头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摩根大通:代币化是传统金融的杀手级应用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跨国投资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大通(JPMorgan)在RWA领域也在不断积极试水和布局。
「代币化是传统金融的杀手级应用」,摩根大通数字资产平台OnyxDigitalAssets负责人TyroneLobban的观点最能显示出该行对RWA代币化的坚定愿景和重视。
OnyxDigitalAssets于2020年11月由摩根大通推出,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企业级平台,旨在代币化传统资产和释放流动性。OnyxDigitalAssets的代币化抵押品网络(TCN)利用区块链实现了货币市场基金(MMF)份额的代币化所有权权益的转让,允许资产管理公司和机构投资者质押或转让MMF股票作为抵押品。
摩根大通在RWA方面的探索不止是Onyx,还有:
高盛:通过代币化平台GSDAP入局RWA
比肩摩根大通的另一家顶级投行高盛(GoldmanSachs)也在RWA领域不断探索。
花旗集团:资产代币化正接近一个增长拐点
星展银行:参与新加坡金管局数字资产试点和DeFi服务
新加坡星展银行(DBSBank)是最早入局数字资产领域的金融公司之一,在初期主要涉及数字资产交易、证券型代币发行(STO)和托管等服务。STO虽说也属于将现实资产代币化,不过目的是用来筹款,受到的限制更多,比如可能仅在私有链上发行、受到严格的监管限制等。
淡马锡:正在为代币化资产作准备
淡马锡在几年前就开始探索区块链技术和资产代币化的应用,不过尚未推出正式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淡马锡去年在FTX崩盘事件中损失惨重,该公司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期间共向FTX、FTXUS投资约2.75亿美元,已于去年决定全部减记。
汇丰银行:正在探索资产代币化用例
汇丰银行在资产代币化的探索相对谨慎,目前在资产代币化方面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局限。
富达:激进布局Crypto,对真实资产代币化或持观望态度
作为全球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富达(Fidelity)在2014年就开始在加密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且布局相对激进,2018年推出的富达数字资产(FidelityDigitalAssets)子公司帮助机构采用数字资产,提供数字资产托管、交易以及资产管理服务,2022年又针对零售客户推出加密投资产品FidelityCrypto。值得一提的是,富达去年还计划允许投资者在他们的401(k)中开设比特币账户,不过之后因监管等问题受阻。
不过,富达在真实资产代币化方面的布局和进展并不明显,似乎处于观望阶段,不过随着真实资产代币化的发展,富达可能会在未来进一步拓展这一领域。
新加坡交易所:与新加坡金管局探索代币化资产结算
贝莱德:正在探索股票和债券的代币化
资管行业龙头贝莱德在Crypto领域的布局也相对积极,如,通过区块链ETF、现货比特币私人信托、为比特币矿企CoreScientific提供1700万美元贷款、通过CoinbasePrime为其机构客户提供加密交易和托管服务等多方面来进军Crypto市场。
在真实资产代币化方面,虽然贝莱德已明确公开正在该领域探索,但当前并未有明显实质进展。
纽约梅隆银行:代币化有能力彻底变革金融格局
纽约梅隆银行(BNYMellon)在Crypto和真实资产代币化领域方面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对真实资产代币化的应用前景持开放态度。该行不仅是USDC储备金主要托管方,也获纽约监管机构批准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
瑞银集团:在代币化资产方面已有实质性进展
作为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跨国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公司,瑞银集团在代币化资产方面已有实质性进展。
桑坦德银行:测试债券、农产品、二手车和房地产代币化
德意志银行:在Memento区块链上推出代币化基金
法国兴业银行:参与RWA代币化DeFi
法国兴业银行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布局也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并且是为数不多参与DeFi的金融公司之一。
HamiltonLane:通过代币化基金和建立合作关系来提供代币化访问机会
HamiltonLane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私募市场投资管理公司,通过与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服务公司合作来为客户降低投资门槛,提供代币化访问机会。
道富银行:创建一系列代币化解决方案
道富银行是一家领先的机构投资者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截至2023年3月31日,托管资产达37.6万亿美元,管理资产达3.6万亿美元。
1、与资产管理公司一起代币化基金份额的概念证明;
2、自动化外汇无本金交割远期的场外交易生命周期;
3、在StateStreetAlpha上进行数字化交易处理,提供汇总数据,分析和实时见解。
中国国内银行布局
2017年8月份,中国农业银行上线了基于区块链的涉农互联网电商融资系统。
2018年6月份,交通银行正式上线投行全流程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聚财链」,通过为交行、交银国信等集团内部机构,及普华永道、中伦、中债资信、中诚信等中介机构部署区块链节点,实现了资产证券化项目信息与资产信息的双上链,同步实现基于智能合约的跨机构尽职调查的流程化,全面重塑投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操作流程。
2019年12月份,中国银行在境内完成2019年第一期200亿元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发行定价,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在本次发行中,中国银行同步使用了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债券发行系统。该系统以区块链网络为底层平台,支持债券发行过程中关键信息和文件的链上交互和存证。
2020年8月份,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联合五大行共建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CTFU平台)。
2021年1月份,中国工商银行自主研发的「工银玺链」区块链平台通过国家工信部五项可信区块链技术测评。
2021年3月份,浦发银行作为联席主承销商,联合中央结算公司首次运用区块链技术支持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发行20亿元二级资本债。
2021年6月份,招商银行上线区块链门户网站「一链通」,招行已探索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包括供应链、电子票据、资金结算、跨境金融、多方协作、合同存证等。
总结
尽管当前DeFi和Web3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的体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RWA代币化有希望为Web3引入下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