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大趋势,在长期的营销实践中,山东招金集团黄金交易中心对此的体会更为深刻。从成立至今,中心始终致力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交易平台优势,以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武装传统的黄金交易网络,建立起运行更为稳定,功能更为强大,系统更为严密的网络信息化平台,以适应日益发展的黄金市场网络交易信息化的需要。
一、平台基本情况
1.中心概况
截至目前,招金黄金交易中心的代理网点基本涵盖全国各重点省份,交易规模连续五年位列上海黄金交易所前三,连续六年被金交所评定为优秀会员单位。2008年上半年交易额已突破200亿,交易量始终位列交易所前列。
2.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招金集团黄金交易中心目前所采用的交易系统分为两级:
二、运营模式
我中心的运营模式主要是以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业务为基础,以招金品牌为依托,大力发展贵金属投资业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运营模式图如下:
上海黄金交易所
山东招金集团
有限公司
电子网络交易
金仕达平台
招金黄金交易业务
三、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自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至今,招金黄金交易中心的经济效益连年翻番,年利润增长率达100%以上。同时,招金黄金交易中心通过规范有序的优质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贵金属投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规模,活跃黄金现货市场;有利于藏富于民和维护社会经济金融秩序稳定;进一步完善了中国金融市场体系,为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贵金属投资需求作出了贡献。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1.黄金市场政策严重滞后,制约了黄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金银市场管理条例》以及相应的黄金市场管理政策上。自黄金市场开放以来,中国黄金市场的投资及实物需求日益增长,很多黄金市场的管理办法以及行政法规、法律条文等已经不再适应实际状况,而新的办法迟迟尚未出台,这就导致黄金市场活动中缺乏有力的指导和相应的法律保障。
2.黄金市场Au(T+D)的交易资格不能规范化、明确化,上海黄金交易所整个市场20多万自然人交易主体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随着中国黄金投资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黄金市场Au(T+D)交易的不断发展壮大,迫切需要加以引导和规范,人民银行提出的“黄金市场三个转变”的思想尚待落实。
3.由于国家政策滞后,黄金市场监管主体不明确,黄金市场非法黄金交易丛生,非法黄金交易主要以下特点:
(1)非法黄金交易公司众多,此类公司普遍资产规模较小,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借机近几年来社会上兴起的黄金投资热潮,诱导甚至欺骗客户进行交易,导致许多客户蒙受巨大损失,引起了众多社会问题。
(2)黄金交易方式更具有欺骗性和隐蔽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类是指从事港盘以及美盘黄金交易,资金通过地下钱庄或香港汇往国外。港盘主要以伦敦金为主,放大倍数通常为20-100倍,美盘通常为Comex或Chicago黄金市场,资金汇划方式也主要通过香港(香港商业银行或开立皮包公司账户转移资金)。
第二类是从事对赌盘交易,此类公司打着“投资公司”旗号或者冠以“投资金条”名义从事非法黄金地下期货交易,影响及危害巨大。此类公司资产规模普遍较小,采用虚假宣传,无任何信用。有的金条投资公司或者纸黄金公司冠以“20%保证金”交易方式而实际从事放大20-100倍的非法期货交易。
2008年以来,非法黄金交易现象变本加厉,一些地区还发生了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性事件:
2008年3月,随着上海公安部门统一行动,连续查封数家涉嫌黄金外盘交易公司,“联泰黄金”这个开展业务不过一年、从涉案调查到庭审至宣判屡次延期却长达两年的陈年旧案,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涉案金额200多亿元,主要负责人相继被拘留。
2008年10月,杭州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黄金期货诈骗案“世纪黄金”诈骗案,该案涉案金额高达600多亿元,受害者遍布全国。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世纪黄金"诈骗过程长达近4年,而且是在众多执法监督部门的眼皮下通过有影响的媒体大肆宣传作案。
五、问题简析及政策建议
1.地下黄金交易的政策根源:黄金市场放开以后,有关部门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酝酿已久的《黄金市场管理办法》也迟迟不能出台,出现了市场转移过程中的管理真空,从而导致地下黄金交易热潮出现。
2.监管主体模糊以及监管政策缺位。在传统的黄金“统购统配”管理体制下,黄金市场的监管主体是人民银行,监管政策依据《金银管理条例》执行。在黄金市场放开以后,由于有关部门未能及时对有关市场行为加以规范,导致市场无法可依,无法可施,执法无路,违法难究。
3.地下黄金交易热潮出现的契机。2004年以来,国际金价飙升,国际经济通胀预期加大,保值避险需求增加,国内出现了贵金属投资“需求之虎”的现象。而国内黄金现货市场的准入政策以及市场主体门槛阻碍了自然人交易主体的进入,从而为地下黄金交易热潮埋下了伏笔。
针对上述分析,建议解决方案如下:
第一,加强市场调研,加快监管政策的出台,尽快推出《黄金市场管理办法》,使市场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据。
第二,尽快解决黄金交易市场监管主体问题,加快监管真空期的过度,避免出现社会危害较大的案件的出现。根据近几年的市场调查,一些非法黄金市场交易金额巨大,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也产生了一批经济案件。但是由于监管主体不明确,大多数案件归当地工商局处理,而其他非法交易的行为由于监管主体不明确,使违法者没有得到相应的追究。
第三,就中国当前黄金市场状况而言,贵金属投资需求的解决方案应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市场主体问题。为了扩大投资供给,必须解决市场的投资主体准入问题。根据当前市场状况,单一的金融类会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贵金属投资需求,并且大多数金融类会员都能推出自己的贵金属投资产品,而很少涉足黄金交易所场内市场;反观综合类会员,虽对此非常努力,但无法得到政策上的确认,不能不称为尴尬。
其二,市场成本问题。市场主体的增加,从而导致交易规模的增加,最后会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从而解决“老大难”的市场进入成本问题,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其三,市场环境问题。监管主体以及监管政策一旦明确,将会极大的优化市场环境,市场政策将为市场发展提供导向支持,从而解决市场环境建设滞后的现实问题。
其四,严厉打击非法黄金外盘交易和对赌盘交易,净化贵金属投资环境,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贵金属投资市场,与外汇、证券、国债、期货等市场共同构筑和完善中国的金融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