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Webb把这50只港股称为“谜之网络”(EnigmaNetwork),这些股票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其他非泡沫股,则是因为这些公司有低于常规披露门槛5%的关联股东,当公司某些运作需要“独立”股东同意时,这些持股合并起来将发挥巨大影响。
如何避雷
跟老千股打交道,一定要擦亮眼睛,谨慎辨别。据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筛选了甄别“疑似老千股”时所使用的条件为:
资本运作频繁
频繁的资本运作、特别是供股(包括公开发售)和合股是识别“老千股”的一个典型特征和首要依据。
低股价
低股价虽然不是“老千股”的绝对特征,但由于频繁的供股和“向下炒”,股价长期低于1元,也即所谓“仙股”已经很大程度上成为“老千股”的一个共性。
跌幅深
同样由于“老千股”“向下炒”的财技,其复权后股价往往都经历过很深的跌幅,我们选取的标准为当前股价相比历史高点跌幅至少在80%甚至90%以上。
小市值
小市值与低股价一样,虽然不是“老千股”绝对特征,但也往往是共性之一。一定程度上,其低股价和小市值恰恰是“老千股”的行为所致。我们的筛选标准是市值小于10亿美元。
基本面差
更改名称和代码
为了掩人耳目,“老千股”通常也会频繁更改名称和交易代码,因此也可以作为筛选的一个参照。
不管怎样,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看公司的基本面,多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找出基本面强劲的伟大的公司才是良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