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邮总公司分别于1981年10月29日和1982年2月12日发行了两组首日封,每组两枚。两组首日封的资费分别为T65、T71特种邮票。
第一组首日封的封面由各式古钱币和贮藏贝币的青铜器图案组成,纪念邮戳为圆形,图案选自商代青铜器的铭纹,形象是一个人担着贝币乘船外出贸易的情景,上环为“中国古代钱币”文字,下环为“1981.10.29北京”字样。
第二组首日封的封面分别是各式古钱币和“鬼脸钱”图案,纪念邮戳为方形,中间为向右倾斜的“鬼脸钱”图案,上边与右边为“中国古代钱币”字样,下边与左边为“北京1982.2.12”字样。
●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纪念封
2002年与2004年,中国集邮总公司特为两届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发行纪念封。
2002年纪念封封面左侧印有博览会徽标和博览会银质纪念币图案,纪念封左上角贴有“如意”与博览会徽标图案的个性化邮票,加盖博览会纪念邮戳和北京国贸中心邮戳。纪念邮戳中心由邮票外形、布币和地球图案组成。
2004年纪念封左侧上方印有“甲申(猴)年”1盎司彩色银币、甲申年第二轮猴年生肖邮票图案、北京国贸中心建筑群图案,右上角贴有由天安门与博览会徽标图案组成的个性化邮票。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发行纪念封
1999年10月1日,为纪念第五套人民币100元面市,中国邮政集团发行了一枚纪念封。该纪念封的封面左下角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大楼照片和“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发行纪念”字样,并以第五套人民币中心部位的团花为衬托。纪念封右上角贴有“长城80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0分”邮票各一枚。邮戳中心图案上方还印有一个“梅花”图案。第五套人民币首次在人民币各个票面上都采用毛泽东的头像,“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是毛泽东对梅花的写照,一朵小梅花或许也是一种纪念方式(见图3)。
镶嵌式钱币纪念封
1985年,为纪念“中国北京经济贸易展览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北京市邮票公司发行了B.J.F-6《中国北京经济贸易展览会(华盛顿)》纪念邮币封一枚,纪念封封面左侧为长城油画图案,下方镶嵌一枚年号为“1981”的1元流通硬币一枚。
1986年,为纪念“第十七个世界邮政日”,北京市邮票公司发行了B.J.F-20纪念邮币封一枚,纪念封左侧为长城“5角”硬币图案。
1991年,为纪念“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市邮票公司发行纪念邮币封一对,镶嵌的是“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普通纪念币,纪念邮币封右上角粘贴的是“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纪念邮票。
1996年,为配合“香港经济建设”邮票发行,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与中国人民邮电出版社《集邮》杂志联合制作发行了《香港回归系列邮品第二套——嵌币封》一套,共4枚,镶嵌的是香港流通硬币。这套嵌币封由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监制。其右上角粘贴的是“香港经济建设”纪念邮票,加盖的是香港经济建设纪念邮戳,邮戳中心为“香港中银大厦”图案。
联合国“硬币和国旗”系列邮票
2006年10月5日,继推出广受收藏爱好者好评的“会员国国旗”系列邮票后,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又发行了名为“硬币和国旗”的新系列邮票,用以展示当时联合国192个会员国国家的国旗和现行流通硬币。在当天发行的该系列第一组邮票中,中国国旗和流通硬币与其他32个国家的国旗和硬币一同搭上了“头班车”(见图4)。
“硬币和国旗”系列邮票分别供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和奥地利维也纳国际中心的联合国机构使用。每8枚邮票合印在一个小版张上,有美元、瑞士法郎、欧元三种面值。小版张在版式上又可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格”,每格4枚邮票,两格之间以齿孔分隔。此套邮票首次使用了紫外线荧光防伪技术,以增强邮票的防伪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