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改革的重要时期。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中国再生金属产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行业要求,充分利用再生有色金属节约资源与能源的突出优势,立足国内放眼全球,依靠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攻坚克难,勇于砥砺前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教育培训平台基本构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6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以下简称“再生金属学院”)在江苏省常州市正式成立。学院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和江苏理工学院三方共建共管,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担任学院名誉院长。
青年企业家作为企业的传承者,是行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为了给广大再生金属青年企业家搭建学习交流、优势互补、共荣共赢、携同发展的平台,2014年12月20日中国再生金属产业青年企业家联创会(以下简称“联创会”)在北京成立。“联创会”的成立,能有效实现“传播优秀青年企业家的成长经验、带动全行业青年企业家共同进步、利用产业转型充分发展、推进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愿景目标。
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等主体和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企业和高校“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新机制,逐步构建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教育培训平台。
二、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环保核查和行业准入取得积极进展
为规范废铅酸蓄电池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加快再生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环境保护部启动了再生铅企业环保核查工作。截至2014年底,共发布3批符合环保法律法规要求的再生铅企业名单公告,涉及5家再生铅企业;2家再生铅企业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第一批符合《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公告名单。
三、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逐步完善
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响应我国再生金属行业科技需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发布了《关于组织申报认定全国再生有色金属领域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受到了广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经单位申报、资格审查、申报答辩、专家评审及网上公示无异议,2014年12月30日,首批全国再生有色金属领域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正式发布。城市矿产重点实验室包括:依托北京工业大学组建城市矿产综合评价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组建城市矿产资源化重点实验室,依托江苏理工学院组建电子废弃物再生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超威电源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组建铅酸蓄电池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包括:依托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废铅酸蓄电池再生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徐州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研究院组建稀贵金属再生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组建再生黄铜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南通大学与南通曼特威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组建再生铸造铝合金工程研究中心,依托浙江天能电源材料有限公司与浙江工业大学组建再生铅工程研究中心。
通过认定再生金属行业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为提高再生金属行业科技水平,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四、2014年天目湖中国再生金属领袖峰会圆满举办
2014年4月27-28日,以“聚焦产业转型与升级,探索企业发展新思路”为主题的“2014年天目湖中国再生金属领袖峰会”在江苏省溧阳市举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海关总署,江苏省发改委、浙江省经信委等各级政府部门有关领导,以及再生金属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大型国外废金属供应商驻华机构等共计100多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研究制定再生金属产业近期重点工作和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会议期间,揭牌成立了“中国再生金属价格平台”,发布并解读了《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2013年发展报告》。
会议针对再生金属企业如何在市场化改革中实现创新发展、如何在新时期抓住产业转型与升级机遇、如何研判行情等热点话题展开了高端对话。在中国深化改革元年的特殊时期与中国再生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召开本届领袖峰会,对再生金属企业贯彻国家改革发展大政方针,深入研判国内外产业行情,充分交流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凝聚共识谋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再生金属产业“最美人物”与“示范工程”评选揭晓
2014年11月8日,在第十四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开幕上,“2014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最美人物”(以下简称“最美人物”)和“再生有色金属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六、“十三五”再生金属科技战略研讨会暨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电子废弃物清洁化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2014年9月,由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电子废弃物清洁化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项目编号:2014BAC03B00)正式获国家科技部批复。
本项目以电子废弃物拆解分类产物中废旧混杂电子元器件、显示器屏类及荧光灯材料、多金属粉末和电磁线、废旧电池(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废旧资源高值化清洁利用为核心,开展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发及应用,对引领和提升我国在电子废弃物领域的技术和产业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和示范效应。项目总经费12082万元,其中国拨专项经费2612万元。
八、再生金属行业多项科技成果荣获2014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奖
2014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积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一批产学研重点科技项目,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问题。当前科技和环保工作已成为支撑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环保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再生金属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九、《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发布,“铝废碎料加工贸易”保留
2014年12月1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2014年第90号文)。目录以2014年海关商品编码为基础,对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商品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共计1871项商品编码,自2015年1月1日起加工贸易将按照新的目录进行管理。“铝废碎料”出口未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铝废碎料加工贸易”得以保留,将保障我国再生铝加工贸易企业的正常运作。
十、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统计工作即将正式启动
开展再生有色金属统计工作,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关于授予有关行业协会行业统计职能并委托有关工作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1]128号)的规定。通过全面了解再生有色金属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给国家制定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政策提供依据,更好的为政府和会员单位服务,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从2015年起,我国将对国内重点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的产品产量及原料等进行统计。再生有色金属统计的品种包括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和再生锌,再生有色金属的统计范围为独立的再生金属生产企业。目前,已制定了针对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的统计报表《再生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季报》和《再生有色金属原料利用量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