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会上公布了2020年我国的发病十大癌症,并且介绍说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已经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目前的40.5%,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01
乐观数字背后的隐忧
虽然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提升明显,更多癌症患者生存了下去。
但放到更大的范围来看,情况并没有非常乐观。在亚洲,2020年中国的癌症死亡率排名第2。
要更了解我们的直接对手,熟悉我们的癌症敌人,知道自己的风险和应对方案,才能在这场持续的战争里占据先机。
02
不要寄希望于「癌症征兆」
或许你在很多场合看到过「癌症的十大征兆」,列出一些可能是癌症带来身体变化,要我们加以警惕。
癌症的确可以引起这些症状,但要是尽信这些「癌症征兆」,你就输了。
首先,这些症状大多并不是肿瘤独有的表现。很多症状看上去像普通的小病,多数人很容易将其跟其他疾病混淆,或者直接无视掉;少数内心特别敏感的人,又容易对号入座,反而把小病当成「癌症征兆」,惶惶不可终日。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这些所谓的「癌症征兆」可不是什么早期征兆。出现这些「征兆」,往往意味着肿瘤已经发展壮大,到了中期甚至晚期。
03
十大癌症信息全介绍
1.肺癌
每40秒就杀死一名中国人
高危人群
吸烟指数(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30
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50岁之后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肺部螺旋CT
预防建议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和吸烟的人,规劝亲友戒烟;
做饭时开启抽油烟机并定时清洗它,少吃烧烤等不健康的食物;
从事石棉工作的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并定期体检;
在雾霾天尽量少外出活动。
2.结直肠癌
发病排名逐渐攀升的「富癌」
遗传性息肉病家族史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病史
结直肠癌家族史
全民45岁之后进行肠镜检查(每10年一次,根据检查所见调整后续检查间隔)。
高危人群咨询医生提前进行相应筛查。
减肥,避免久坐,少吃红肉加工肉;
多吃新鲜蔬果;
戒烟、戒酒;
正确治疗结直肠良性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等病变。
3.胃癌
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很少发生
嗜吃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者;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癌家族史
高危人群40岁之后的精查胃镜检查(每3年一次,根据具体检查所见适当调整)
附注:精查胃镜要求进行胃黏膜放大染色观察,或者进行胃黏膜多点活检。
戒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盐,少吃腌制食物,多吃新鲜蔬果;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注意饮食卫生手卫生,尽量分餐用公筷,减少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4.乳腺癌
女性的第一癌症
进行过胸部放疗
有男性近亲患乳腺癌
有两名以上亲属患乳腺癌
近亲或自身携带BRCA1/BRCA2基因突变
女性40岁之后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联合乳腺钼靶摄片检查。
尽量不做昼夜颠倒的工作;
远离烟酒;
母乳喂养;
保持健康体重,不久坐。
5.肝癌排名继续下跌,感谢乙肝疫苗
长期酗酒
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
肝硬化、重度脂肪肝
肝癌家族史
男性高危人群40岁之后,女性高危人群50岁之后每半年一次肝脏超声,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
避免进食霉变食物及饮用易受藻类污染的池塘水,避免接触毒物、预防肝脏寄生虫病;
科学膳食,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保持合理体重;
戒酒、戒烟;
按规定接种乙肝疫苗,减少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慢性乙肝病毒等慢性肝病定期检查,时机合适时及时治疗干预。
6.食管癌
高度集中于河北、河南、山西
来自食管癌高发地区
有食管癌家族史
吸烟饮酒
Barrett食管
不良饮食习惯,包括喜吃腌制食物、饮食过烫、食用霉变食物等
高危人群40岁之后每3年一次胃镜检查(根据食管检查所见可能调整检查间隔)
不吃过烫的食物;
不吃腐烂水果、发霉的粮食,少吃咸鱼咸肉和腌菜;
控制体重不超标;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7.甲状腺癌
做了太多不必要检查?
围绕着甲状腺癌,存在很多检查方面的争议。
有研究认为,由于甲状腺癌中的绝大多数都「安静得不像癌」,发现并治疗无收益,并不影响最终寿命。
中国有着非常大的甲状腺癌发病差异性,发达富裕的东部地区甲状腺癌远多于西部地区,或许这只是因为富裕地区做了太多没有必要的检查。
除了真正危险的少数人群(儿童时期因为疾病接受过颈部放疗),其他人并没有定期做甲状腺检查的推荐。
8.胰腺癌
诊断后5年后还能活着的不到一成
吸烟
肥胖
虽然胰腺癌很危险,但相对早检出胰腺癌困难,所以除了极少数特殊家族遗传病患者之外,普通人不建议检查筛查胰腺癌。
这些极少数遗传病患者主要包括PJ综合征、林奇综合征等,要咨询医生获取相应胰腺癌筛查建议。
不要抽烟;
注意饮食。每天摄入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多做运动。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
9.前列腺癌
也是不太危险的癌
饮食、肥胖、激素水平等因素对前列腺癌发生略有影响,但并不明显,所以全民在前列腺癌筛查方面没有差别。
跟甲状腺癌有一定类似之处,前列腺癌相对不危险,实际上有很多老年人是带癌生存的。
对前列腺癌筛查的态度是不推荐也不反对,可以在50岁之后每2年一次PSA检查。
10.宫颈癌
最有可能被人类征服的癌症
虽然性行为开始年龄、性伴侣数量对宫颈癌发生也有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只要有过性行为,女性全人群可以一视同仁。
有过性生活的女性在25岁之后,每5年一次TCT、HPV联合检查,或者每3年一次TCT检查或者每3年一次HPV检查。检查有异常发现可能会调整后续检查间隔。
接种HPV疫苗;
注意性接触的卫生和安全,戴安全套可以有效减少HPV的传染,减少宫颈癌。
04
癌症预防14条
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风险人群和筛查方式,也存在一些共通的癌症预防注意事项。
1.尽可能减轻体重,但不要让自己体重过轻。
2.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千万别久坐。
3.限制饮用含糖饮料,限制食用能量密集型食物(尤其是含糖高或纤维素量低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
4.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全谷和豆类食品,每餐有2/3的植物性食品。
5.少吃红肉(如牛肉、猪肉和羊肉),避免食用加工肉。
6.少喝酒,戒酒。
7.限制盐分(钠)摄入。
8.不要用补品防癌,所谓的补品,就是各类所谓的「防癌食品」和「抗癌保健品」。
9.母乳喂养,让妈妈和孩子更健康。
10.癌症康复者要遵循专业的癌症健康生活指导。
11.不吸烟。
12.避免太多阳光照射。
13.接种HPV疫苗。
14.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而言之,癌症虽然可怕,但只要发现得早,我们还是有相当大概率可以战胜它的。
早发现、早治疗,永远都比晚来的补救要好。
癌症不可怕,早点预防它
策划Eric虎狗小羊Karen
监制Feidi
参考文献
[2]佚名.中国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指南(2018年版)[J].中国肺癌杂志,2018.
[3]杜奕奇,蔡全才,廖专,等.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J].胃肠病学,2018(2):8-14.
[4]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J].中华肿瘤杂志2021年43卷1期,16-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2021.
[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9,v.29;No.238(08):5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