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事件与2022年的“套牌亚朵酒店资金盘”事件极为相似,套牌亚朵酒店案件已由警方确认为诈骗案。
不过界面新闻向雅高酒店确认,该“雅高酒店APP”并非真正的雅高酒店,而是假借雅高品牌进行集资,与酒店官方无关。该事件与2022年的“套牌亚朵酒店资金盘”事件极为相似,套牌亚朵酒店案件已由警方确认为诈骗案。
界面新闻了解到,西昌市至少有数百人涉及该事件而遭受严重经济损失,其中有人损失超过百万元。不少人已经报案,警方正在调查中。
年收益率竟高达949%
吴璇最早接触到雅高酒店投资项目是在2022年11月,朋友告诉她一个名为“雅高酒店”的APP,可以对酒店房间进行投资,利润颇高。
该投资收益率奇高,每天都能获得2%以上的收益,年化收益率最高可达949%。用户每天可将收益提现一次,到期后还可取回本金。
最开始吴璇并不相信“雅高酒店”投资项目,因为几年前她被互助金融盘骗过,当时损失的6万多元至今未追回。在朋友的不断劝说下,以及高额收益的诱惑下,她试着投资了2000元。
7天后,她不仅收回本金,还获得了200元的额外收益。而如果在支付宝的余额宝里,2000元存放7天,收益仅有6毛钱。但吴璇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蹊跷,反而因为成功提现而选择相信该项目。
此类项目的套路正是如此,一开始正常发放高额收益取得用户的信任,待用户加大投资后便跑路消失。
“雅高酒店”项目设置了拉新奖励机制与会员等级,不少人将自己的亲朋好友带入局中,有人凭借拉新人升为团长,获得十几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奖励。由此,“雅高酒店”项目在四川西昌当地吸引了很多人,还建立了数百人的“西昌雅高致富群”。
吴璇对界面新闻表示,自己辛苦上班一年也存不下几万块,而这个项目一两个月就能赚上百万,于是没忍住诱惑频繁投资。西昌市一位“雅高中级团长”向界面新闻表示,她直推了40多位朋友参与项目,朋友再互相推荐,共发展下线约140人。虽然获得了丰厚的奖励,但全都投资到了酒店项目中,这位团长总计投入超过100万元。
通过网络,“雅高酒店”项目的参与者遍及多个省份。远在辽宁的周捷也是这个项目的参与人之一,她对界面新闻表示,她总计投入了80万元到该项目,其中有30万元还是房产抵押款。
流程漏洞百出
实际上,如果深究所谓“雅高酒店”的投资项目,可以发现其漏洞百出。
其次,充值并不能在APP内直接进行,而需要向客服索取私人银行账户进行转账。吴璇告诉界面新闻,客服每次发送的账号都不一样,账户地址遍布全国各地,而且有效期只有15分钟。向账户转账后,将转账截图提供给客服,才可以在APP里充值。
再者,用户付款购买房间前看不到合同,在付款之后才可以拿到一份电子合同。而在正常交易中,一般是先看合同再付款。
在该合同中共有甲、乙、丙三方,投资人是甲方,乙方是雅高酒店,丙方是太平洋保险公司。合同显示,如出现损失,太平洋保险公司会进行理赔。不过,如果向雅高酒店和太平洋保险官方求证,就会发现这样的投资项目并不存在。
雅高酒店集团向界面新闻表示,根据目前的资料,公司已作出内部调查,确认该软件不是雅高官方的应用软件,该应用的任何活动跟雅高集团及旗下酒店无关。雅高集团表示,目前没有收到更多信息,同时获悉该可疑应用已无法登入,怀疑这是一个已停止使用的欺诈软件。
狂欢后的崩塌
“大家还想着3月8日会搞个妇女节活动,结果最后半周年活动搞了三天就卷款跑路了。”吴璇苦笑道。她所说的半周年活动从2月27日开始,项目方宣传称这是三期投资项目的半周年纪念日,连办了三天活动。
3月1日当天,该APP推出4小时房间,6000元起购限投20次,最高12万。这次投资每小时就返还收益,投资12万元,4小时就可获得1万元收益。由于利润极高,会员们都拼命充值蹲点抢购,吴璇投资了3.6万元进去。
紧接着,APP又推出一个补偿活动房,投5000元立刻返5000元,一个月后又返5000元。不少人又进行了抢购,不过这成为了最后一波收割。
界面新闻了解到,西昌市参与项目的很多人都已去派出所报案。界面新闻记者致电西昌市公安局,对方回复称案件正在调查中。
吴璇现在本金已经无法收回,自己和家人的名下都欠有贷款。而辽宁的周捷和妹妹也都背上了欠款,不得不出售房产来还债。周捷称,再也不会相信这样的项目,即使再亲近的人推荐也不会再去投资。
类似事件仍在上演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在“美利亚酒店”投资群中,群主每日会发布活动进展和会员成功投资的合同,以刺激其他会员进行投资。
界面新闻记者联系到该群主,询问其对项目合规合法情况是否了解,该群主表示,自己也是通过朋友介绍加入项目,并不了解这是否涉及诈骗,而且该项目提现已有几天无法到账。
付建表示,根据法律的规定,即使是正规的金融机构,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也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承诺如此高的收益率本身就是违法的,在这背后往往是一场骗局。
付建认为,此种“团队长奖励机制”模式中,通过充值金额和直推会员的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发展人员数量,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明显涉嫌传销。
付建表示,类似骗局在我国已经存在多年,诈骗所假借的“投资项目”也不断更新,出现了“投资酒店”、“养老服务”、“高息理财”、“投资藏品”等幌子。对于所有承诺高收益、还本付息的投资项目,投资者都应该谨慎对待,投资之前多思考多调查,不要被高利诱惑而陷入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