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2022年全球和中国铟储量、产量和进出口现状,信心正逐步恢复,总体高线推升「图」
一、铟产业概述
铟是一种抗腐蚀性强、延展性高和流动性好的银白色稀散金属,资源分布小而散,未发现其独立的富矿,仅作为杂质存在于锌及其他金属矿(主要为闪锌矿等)中。金属铟被广泛应用于宇航、电子工业和无线电、高新技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生产I吨O靶材(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等)是铟锭的主要消费领域;其次焊料和合金领域,电子半导体领域。
铟产业整体应用示意图
二、精铟生产流程
目前,世界上精铟生产的主要提取工艺和主流提取工艺技术就是萃取-电解法。其原则工艺流程是:含铟原料→富集→化学溶解→净化→萃取→反萃取→锌(铝)置换→海绵铟→电解精炼→精铟。
精铟生产流程图
三、全球铟资源供给现状
1、储量
就全球铟资源整体储量来看,全球铟资源整体储量较小,主要集中在中国、秘鲁、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家。其中中国储量最高,根据过往数据显示,中国铟资源储量占全球铟资源储量的72.7%,全球排名第一;秘鲁铟占全球铟储量的3.3%;美国铟储量占全球铟储量的2.5%。
全球铟资源主要国家储量分布情况
2、产量
就全球铟产量情况而言,2015-2019年随着下游面板等需求持续增长,全球铟产量持续增长,2020-2021年受整体需求和疫情影响全球贸易,整体铟供给小幅度下降,2020和2021年产量分别为957吨和920吨。
2015-2021年全球铟产量变动情况
3、细分国家
2015-2021年全球铟细分国家产量变动情况
4、美国进口(消费)现状
2017-2021年美国铟进口(消费)量走势
注:2021年为估计值
四、中国铟资源供给现状
就我国铟矿储量情况而言,作为全球铟资源储量最高的国家,最常见于从闪锌矿(一种硫化锌矿物)中回收,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铟矿储量为1998.7吨,同比2020年的1792.77吨增长11.5%。
2020-2021年中国铟矿储量变动情况
注:自然资源部数据为金属吨
2、省市分布
2021年中国铟矿储量主要省份分布情况
3、产量
就我国铟产量来看,随着国内铟产量受整体出口需求国内需求带动,整体铟产量表现为稳步增长态势,2020年达540吨,2021年小幅度下降至530吨。
2015-2021年中国铟产量走势图
4、进出口
就我国铟类产品进出口情况而言,2022年1-11月我国铟产品累计出口量达到542364千克,同比增长13.99%;其中未锻轧铟537052千克,同比增长13.51%,锻轧铟5312千克,同比增长100.83%。进口方面,2022年1-11月我国铟产品累计进口量76222千克,同比增长18.55%;其中未锻轧铟72271千克,同比增长35.17%,锻轧铟3951千克,同比减少63.51%。
进口贸易国的角度看,中国来自日本、韩国、德国和美国的铟产品进口数量最多,五国合计占比99.07%。值得注意的是,在进口国中,最大占比是日本,达44.6%,主要是云南省对日本的未锻轧铟的进口。
2019-2022年11月中国铟产品进出口变动
5、出口目的地
从出口贸易国的角度看,,中国出口至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和美国的铟产品数量最多,分别占1-11月累计出口量的56.05%、12.79%、10.77%、4.90%和4.67%,合计占比89.18%。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口目的地中,最大是韩国,主要是从广东对韩国的来料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
2022年1-11月中国铟产品出口地区占比情况
五、中国铟产品供需现状
1、产量和消费量
2022年中国精铟生产的空间布局基本没有大变化,湖南、广西、广东和云南是主要产区,但企业排名变化较大。精铟产量增长到667吨,同比2021年增长12.1%,其中原生铟增长3%,再生铟增长35.5%。
2022年国内精铟消费量约为496吨,同比2021年增长6.2%。国内精铟消费增加主要得益于铟靶材制造技术的突破和量产规模的扩大。
2021-2022年中国精铟产销量变动情况
2、应用结构
2022年国内ITO靶材领域对铟的消费达到约436吨水平,同比2021年增长5.6%,占比国内整体精铟消费量约87.9%。随着国产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靶材产量增速将继续加快,预计该领域2023年铟消费量将突破500吨。目前铟靶材主要用于面板行业,异质结光伏电池上的应用或将是未来铟应用的一个主要增长点。
2022年中国精铟应用占比情况
3、铟价格走势
2018年以来,受整体需求不振影响,国内铟价整体表现为持续下降趋势,至2019年年底仅为900元/公斤左右。2020年,春节假期前泛亚库存铟拍卖成功,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但市场需求孱弱、行业悲观情绪延续,价格回升艰难,1-8月份国内价格维持在900元/千克上下,9月铟价开始上涨,但市场资源供应量偏大,持货者出货积极性很高,且市场因资金紧张不断抢夺份额,12月供方再次下调报价。2021年来看,供给端收缩,下游新一轮采购同时电子盘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市场信心,3月价格小幅上涨,但好景不长,4月价格再次回落,8月国内铟价逐步走出低谷,9月涨速加快,四季度铟价维持在1667元/千克水平。2022年来看,国内一季度铟价快跌,二季度受投机资金炒作的影响,铟价快涨后再次快跌。进入三季度,需求持续疲软,7月份窄幅回稳至1528元/千克后又回落,四季度铟价依旧惨淡。2022年整年国内精铟报价均价为1495元/千克,同比增长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