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银行的业务类型,国际银行业主要把银行分为零售银行和批发银行,面向小企业的和消费者提供银行业务称为零售银行业务,将主要面向大机构和公司提供的银行业务称为批发银行业务。零售银行,是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单笔小款金额业务为客户取得收益和防范风险的各种金融服务。更完整地说,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依托高科技手段,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向中小企业、家庭和个人提供的一体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包括存汇兑、贷款、结算、投资理财、取款等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转型过程中,日益为现代商业银行所重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三、对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创新的建议及结论
(一)建立客户信息数据仓库
通过问们实际问卷调查得出,不同的客户群体具有不同档次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因此,要想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银行要针对不同客户群体、不同区域、不同竞争态势,分析不同客户群对金融产品的偏好,比较不同类型客户的盈利状况,找出最具有获利潜能的客户群;改变银行零售业务趋同化、大众化和粗放化,向客户群体细分化、营销观念个性化、产品服务特色化转变,为不同类别客户“量体裁衣",提供高增值的、切合其个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为此,银行必须建立客户数据仓库,促进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
(二)注重零售业务产品创新和突出品牌
(三)积极开拓营销渠道
(四)加强人才培养
只有重视人的因素,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作用,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更辉煌的成绩。拥有一支过硬的队伍是零售银行业务在竞争已白炽的生存环境中要想异军突起就必须具备的。在人才战略上要两手抓,一方面是积极吸纳业界优秀的人才,包括以前没有做过银行的,虽然他们没有银行经验,但一般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另一方面是组织人员培训,特别是加大对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和营销、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了满足零售业务的贵宾客户一高端人群的心理预期,需要一批零售专家来参与到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中来,使零售银行的服务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郑璇.国内外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对比及启示[J].海南金融,2006(10).
[2]连建辉.零售银行业务: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重点[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3).
>>以资产证券化为城镇化融资浙江省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条件和突破口选择河南省发展资产证券化的突破口选择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何曲高和寡如何盘活存量独立资产管理模式或成突破口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何不叫座如何盘活存量货币?透视盘活存量下决心盘活存量“盘活存量”成核心招行加紧“盘活存量”沼肥利用:盘活沼气产业的突破口资产证券化研究浅析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概述“资产证券化”欲说还休走近资产证券化浅议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之路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2015-04-18.
[2]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EB/OL].,2013-02-22.
[4]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EB/OL].,2015-04-21.
[6]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EB/OL].,2015-04-2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2-26.
[10]张明,邹晓梅,高蓓.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上海金融,2013,(11):31-36.
[11]胡海峰,陈世金.中国新一轮资产证券化的缘起、进展及前景分析[J].人文杂志,2014,(1):41-48.
[12]何小锋,黄嵩.资本:资产证券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摘要本文从P2P网络借贷的含义、起源以及特定入手,分析目前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信用体系风险监管
P2P指peer-to-peer或person-to-person,即个人对个人;而P2P网络信贷是指个人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即金融服务网站)在收取一定费用的前提下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人人贷”是P2P网络借贷的简译。
一、P2P网络借贷的起源及特点
P2P网络借贷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直接透明,出借人与借款人直接签署个人间的借贷合同,一对一地互相了解对方的身份信息、信用信息,出借人及时获知借款人的还款进度;二是信用甄别,出借人可以对借款人的资信进行评估和选择,信用级别高的借款人将得到优先满足,其得到的贷款利率也可能更优惠;三是风险分散,出借人将资金分散给多个借款人对象,同时提供小额度的贷款,风险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分散;四是门槛低、渠道成本低,P2P网络借贷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用的传播者和使用者,信用交易可以很便捷地进行,社会闲散资金可以更好地进行配置。
二、P2P网络借贷在国内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间借贷由来已久,P2P网络借贷作为基于互联网新型民间借贷模式,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隐藏着如下一系列风险问题。
首先,目前国内立法不完备,监管职责不明,缺乏明确法律法规界定。由于行业门槛低,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缺乏行业标准,无法保证人人贷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与服务质量。另外,P2P网络借贷公司要求出借人将款项存入公司指定的第三方账户,贷款经由第三方账户发放和回收,但第三方账户资金由谁管理目前无法可依,现均由P2P网络借贷公司自行管理。如果发生恶性竞争,一些人人贷公司极有可能挪用第三方账户资金,甚至演变为非法集资,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其次,由于全部过程均在网上进行,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比较困难,容易产生信用风险。P2P网络借贷的借款人不用提供任何抵押,且借款人多为低收入的贫困人群,而目前国内缺乏像欧美那样完善的个人信用认证体系,因此时常发生债主携款逃跑的现象;另外,碍于成本限制,人人贷的贷后跟进很难实施,难以真正了解贷款最终去向。这些都是产生信用风险的潜在因素。
再次,网络借贷容易被不发分子利用,成为诈骗资金的新渠道,再加上一些夸大或者不实的宣传,容易导致信誉风险。
最后,P2P网络借贷的出现会影响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P2P网络借贷是影子银行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离于银监会以及人民银行监控之外。随着P2P网络借贷公司的发展与壮大,大量资金将会在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统计范围之外,导致不完整的金融统计数据。这一方面会影响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削弱调控政策的效果。
三、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前景分析
(1)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
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为此,一方面要培养人们的诚信意识,建立诚信鼓励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完善个人信用认证体系,从民众自身还有技术层面双重保证信用机制的完善。
(2)加强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加强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应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方面,投资者自身也需要掌握一定投资知识和技巧来规避风险,投资前要尽量全面了解借款者的所有信息,再确定是否要进行投资;同时,将资金尽量分散投给多个借款者,这样可以降低风险。
(3)网络信贷公司应加强对自身安全管理和业务功能。首先,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内部监督机制,减少恶性竞争;其次是公司的自我约束,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并积极拓展业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文雅.晏钢我国发展P2P网络信贷问题探究.北方经济.2011(7).
一、银企关系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银企关系是国家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内部性联系,资金分配不存在市场交易特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银行走向商业化,银企关系发生剧烈变化,面临两大问题:
一是企业经营效益不佳,资金周转不畅,不能归还贷款,从而制约银行业务运作。在企业负债中,银行为最大债权人,企业的巨额债务,加上企业偿债能力差,直接激化了银企矛盾。
二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削弱了支持企业生产发展的能力。因为企业债台高筑或大量拖欠银行贷款本息,倒逼银行不良资产猛增,直接削弱了银行支持企业生产发展的能力。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银行都是责、权、利对等的追求收益最大的理性经济人,银企关系以市场为纽带,通过“市场——价格(利率)”机制,在尊重和维护交易规则的基础上,实现其协调和运作。
二、新型银企关系的基本特征
新型银企关系表现为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选择、规范经营、融合生长五大基本特征。
(一)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强调必须承认市场活动的参与者是有其自身利益的经济法人,必须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不论是企业还是银行,都是市场的参与者,必须确立其独立自主的经济法人地位。
(二)平等互利
作为市场的成员,企业和银行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作为资金借贷的双方,它们又是互利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银行资金的支持和各种服务;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也离不开企业的需求。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并得到银行的各种服务,而银行获得利息及服务费收入。企业和银行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任何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都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三)相互选择
市场活动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这就要求银企之间进行公平、自愿、机会均等的竞争,实现相互选择。银行不再承担对一批固定客户提供贷款的责任,而是选择效益好、信誉高、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基本客户。同时,企业也要选择实力强劲、诚实信用、服务周到的银行作为合作伙伴,以满足对资金和各种服务的需要。
(四)规范经营
市场经济同时又是法制经济,各种利益主体在参与市场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其严密而完善的游戏规则,恪守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商业道德,依法规范经营。这是保证市场活动正常进行、避免混乱和无序、维护各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维持他们之间正常关系的前提条件。
(五)融合生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混合生长。这是被历史所证明的市场经济成长的一般规律。尽管世界上有些国家限制银行业对工商业的直接投资和经营,强调分业经营,但金融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仍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当今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型企业集团,一般都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联姻,以产业为基础,以金融为核心,多功能、全方位发展的,金融产业集团有助于银企双重效益的实现。
三、银企双向选择机制下银行对企业的财务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十分注重贷款市场的调查和预测。随着我国贷款市场的变化,贷款管理日益重要,对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要求已不是原先那种按贷款程序操作的操作型,而需要具有较高分析能力的信贷管理人员。
银行放贷时主要对贷款企业进行三方面的财务分析。
(一)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
银行对企业财务分析应在掌握分析依据、把握分析要点的基础上,对贷款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这也是对信贷员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1.审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年报中的“重要事项”是银行进行财务分析的依据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的有关项目所作的解释,包括公司基本情况、会计政策、税收政策变动、关联交易、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其他事项。银行通过会计报表附注可以客观地判断企业盈利增减变动的真实原因。如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对存货管理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如果企业原材料价格一直下降,则“先进先出法”将大幅度拉升成本,导致当期利润的下降,但这并非企业主观行为所导致,而是政策变动所引起的。再如新税法“两税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下调为25%,这将大幅提高部分行业和上市公司的税后净利,同样,当期利润的上升也并不是企业主观努力所致,而是税收政策变化的结果。
2.会计报表分析是银行进行财务分析的核心
银行对企业会计报表分析,主要是通过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十大财务指标,借助于对比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分析方法,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企业成长性。一个具有盈利能力、具备偿债能力、具有发展潜力的成长性企业是银行的首选。
4.银行对企业进行现场分析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信用分析
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很多因素是不可量化的,银行为了避免贷款风险,保障贷款安全收回,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性信用分析。定性信用分析主要是对被分析企业的“性质”要素进行评估的方法,通常可采用5C、5P、5W方法。5C指贷款人的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环境条件Condition。5P指贷款人People、借款的Purpose、还款能力Payment、还款保障Protection和贷款展望Prospective。5W指银行对贷款企业信用风险分析、借款人是谁Who为何借款Why借款人以什么作担任What何时还款When?怎样还款How
(三)贷款五级分类风险管理
四、银企双向选择机制下企业对银行的财务分析
企业衡量银行的优劣和对银行的选择可以通过银行资本充足性、银行表外业务及银行报表三方面进行财务分析。
(一)银行资本充足性财务分析
企业在选择银行时,应着重分析银行财务状况,用从量向质转化的观念去看待银行,即根据资产风险管理原则,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进行分析。按照国际《巴赛尔协议》规定的标准,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资产总额≥4%,或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风险资产总额≥8%。资本充足率过大,说明资本不能被充分利用,影响利润水平;比率过小说明资本量太小,负债或借入资金过大,影响银行信誉。
(二)银行表外业务财务分析
银行表外业务主要指账外资产。有时,银行为了逃避贷款规模控制和比例控制或出于某些原因,将发放的部分贷款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内。虽然《巴赛尔协议》列举的表外项目有些在我国银行并不存在,但其中一类重要的表外项目,即《巴赛尔协议》所称的“贷款的替代形式”在我国同样面临。如负债的普通担保、银行承兑担保和可为贷款及证券提供担保的备用信用证。担保、承兑和备用信用证对银行来说是或有负债,也可以说是或有资产,《巴赛尔协议》将这类业务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定为100%,可见其风险很大。要真实衡量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就必须将这些表外业务考虑进去。
(三)银行报表分析
针对商业银行的各种报表,企业在确定其所计算的比率和其他指标时,一定要有所指向,这是运用各种数据的前提。如对商业银行的未来趋势分析,企业财务人员应以某个商业银行的历史资料对比该商业银行以往年度的做法,来观察和分析比率指标的变化,从而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管理水平作出鉴定。再如,当某个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结果达不到公平的评价和鉴定该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目的时,还需要把该商业银行的主要财务指标与该商业银行所属的全行业的平均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这种与全行业有关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相对准确地判断该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从而得出公正的结论。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供应量;实证研究
一、金融创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是一种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创造更多的利润,规避金融风险,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管制放松、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信息技术进步、利率的市场化等经营环境的改变,我国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间传统壁垒逐步消除,金融业的综合经营趋势日益显现。此种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缩小,经营成本增加,价格竞争行为正在缩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时产生大量的创新需求,利润驱动成为商业银行创新的主要内在动因。近年来,衡阳市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代客理财等金融创新情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金融创新业务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远高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增长速度
与沿海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相比,衡阳市各家商业银行的代客理财业务从2000年才开始起步,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近几年金融创新业务增长速度都在40%以上,远远高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15%的增长速度。2005年,全市银行机构开展的保险、投资基金、国债、股票交易等代客理财业务全年总交易量为4.91亿元,2006年,交易量为7.99亿元,增长了63.7%,而到了2007年,这一数据便已高达12.78亿元,全年交易量比2006年增长60%。
(二)金融创新业务品种不断增加,但市场结构发展不均衡,高附加值的金融创新业务仍然缺乏
总体上看,各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步伐较快,已全面开办了保险、投资基金、国债、股票交易银行卡、网络银行等创新业务。其中,银行卡和网络银行业务发展更为迅猛,在借记卡稳步发展的同时,各行都致力于信用卡发卡量和网络银行市场份额的争夺。2004年―2007年,全市新增发卡量为19.2万、20.5万、21.8万和26.4万张,年业务量为611.5亿、676.3亿、1135.9亿和1216.7亿元,远远高于其他代客理财产品的业务量;网络银行业务量更是以超过90%的速度在增长,2004年-2007年,全市网络银行年业务量分别为84.5亿、190亿、335.7亿和552.98亿元。而相对于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结算、银行卡、网络银行和类创新业务,其它高附加值的金融创新业务仍然缺乏。2004年-2007年,全市银行卡业务手续费收入分别为2934万、2944万、3344万元和3659万元,增速明显低于交易额;网络银行业务收入则几乎是“免费的午餐”,2004―2007年手续费收入仅为27万、79万、104万元和182万元。
(三)金融创新业务总量增长较快,但各金融机构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国有商业银行明显优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
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业务总量的迅猛增长,衡阳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几乎还是一片空白,2005年以前,保险、投资基金、国债、股票交易银行卡、网络银行等创新业务量为零,2006年―2007年,衡阳市商业银行共发行银行卡1.97万张,业务量9.39亿元,开办保险业务5.6亿元,其他业务为零;而农村信用社则全部为零。这些与地方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强烈反差。
二、金融创新对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现代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其主要目标已不再是应付支取和防范挤兑,而是作为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由于基础货币的供给由中央银行控制,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常量,因此,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货币乘数来发生作用,即金融创新通过加大货币乘数来改变货币供应量。按照货币供给理论,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存款准备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比率。金融创新对上述四种因素均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而存款准备金的意义更为显著。
金融创新对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1.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1)融资渠道与负债结构方面
从总量上看,由于衡阳市存款大幅增加而贷款发放迟滞不前,存差持续扩大(2007年末银行存差为449亿元,存贷比仅为42.5%),银行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富余、流动性较好,因此其他渠道融资较少,存款在负债中比例变化不大。2004年-2007年末,存款占负债比例维持在86.1%上下,同期的再贴现为零,转贴现比例为0.4%、1.5%、0.2%和0.3%,债券回购比例均不超过1%(见表1)。
相对国有商业银行,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市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创新工具的运用更加灵活,存款比例不断下降,其他渠道融资比例上升,2004-2007年末,市商业银行存款比例93.6%、91.5%、80.8%和79.6%,再贷款、转贴现、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债券回购等负债资金比例5.4%、7.5%、17.3%和18.9%;而农村信用社存款比例为65%、64%、67%和66%,后者的比例为8%、6.8%、10.3%和10.9%。
(2)代客理财方面
代客理财工具(国债、基金、保险、证券、银证通)等金融创新,使得客户存款资金转为其他金融资产、存款总额下降、计提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下降,间接导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货币乘数扩大。
注:占比为该项与负债总额的比率。
虽然近年来衡阳市各家商业银行的代客理财业务发展速度非常快,但由于其交易量仅占全市存款的很小比例,因此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微乎其微。从数据显现的发展趋势来看,代客理财业务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2005年,全市银行机构开展的保险、投资基金、国债、股票交易等代客理财业务全年总交易量为5.69亿元,仅占存款总额的1.13%;2006年,交易量9.20亿元,占存款总额1.59%;2007年,交易量18.99亿元,占存款总额2.43%。(见表2)
2.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特别是支付清算工具、金融市场的发展,降低了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的需求。
(1)融资便利方面
(2)现金流通方面
银行卡、结算工具(网上银行、小额支付系统)等金融创新,使得公众取现额下降,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可以保持较低水平,从而导致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扩大。
近年来,衡阳市银行机构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支付与结算电子网络,金融电子化的发展有效促进了资金资源的快速流动和有效配置。特别是人民银行大额、小额支付系统开通运行后,原来一直困扰衡阳市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的资金汇路问题迎刃而解,极大促进衡阳市资金结算的通畅与快捷。同时,各商业银行积极完成银行卡受理终端的标准化改造、清理整顿POS机具、全面推广普及“银联”标识卡,银行卡受理商户、银联POS机的数量大幅增长,极大方便了企业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2006年,全市银行卡POS刷卡交易成功率达99%以上,累计交易118.6万笔,比上年增长50.2%,刷卡金额8.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业务量全省仅次于长沙。2007年,全市银行卡受理商户548户、POS机988台、累计交易164.6万笔,刷卡金额15.4亿元,业务量同比增加了80%。
随着银行电子结算和银行卡刷卡业务的大幅增长,衡阳市经济生活中的现金使用越来越少,近年来全市现金净回笼金额不断增长。2004年―2007年,衡阳市现金净回笼分别为25.8亿、30.7亿元、38.3亿元和36.6亿元,同比增长19.1%、24.8%和-4.3%。由于公众使用现金减少、取现额下降,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可以保持较低水平,从而导致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扩大。
(一)改革现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鉴于目前信贷扩张冲动最强烈的是国有商业银行,而国有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由总行统一上缴央行,存贷比基本由总行控制,为避免投资热点地区持续升温、中部欠发达地区投资偏冷问题的恶化,建议对现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适度改革:一是央行在提高国有银行的准备金比率的同时,大幅降低1.89%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以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从而有效发挥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准备金税”作用,实实在在地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冲动进行惩戒,有效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意愿。这不仅有利于理顺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有利于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二是在坚持对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同时,适度推出调节区域货币供给的政策,按照较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落后等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态势,实行区域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这不仅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而且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也将意义重大。
(二)货币政策的调控范围应从局限于商业银行,扩大到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创新实践证明,中央银行只控制商业银行存款而忽视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用创造方面的作用,其结果是导致了大量的金融和信用失控现象,导致货币政策的失败。因此,建议央行扩大货币政策调节和作用的范围,把控制的触角逐步伸展到商业银行体系以外的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并注意政策的均衡性。
(三)货币政策的作用对象应扩大到多样化的金融资产
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应有更广阔的视野,除了基础货币,还应面对多样化的金融资产。建议央行对金融创新工具出现导致金融机构负债结构的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拓宽缴存范围。
(四)货币政策工具应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引导资金流向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日益复杂化,决定货币供求和价格水平的因素已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主要作用于商业银行和货币市场范围的“三大法宝”己逐渐失去其有效性的环境条件,从而显示出很多不适应性,这些也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提供了契机。因此,建议央行扩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范围,主动灵活运用一些非常规性创新手段,如直接信用控制和窗口指导等,同时充分培育利率市场运行环境,为有效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引导资金流向打好基础。
四、结论
近年来,衡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代客理财等金融创新业务发展加快,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远高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增长速度;二是金融创新业务品种不断增加,但市场结构发展不均衡,高附加值的金融创新业务仍然缺乏;三是金融创新业务总量增长较快,但各金融机构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国有商业银行明显优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从总量来看,虽然近年来衡阳市各家商业银行的代客理财业务发展速度非常快,但由于其交易量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加之国有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由总行统一上缴央行,其分支机构的存贷比基本由总行控制,因此,代客理财等金融创新业务对存款准备金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微乎其微。而笔者通过实证分析则发现,此种影响虽然目前不大,但发展趋势是影响将越来越大。
[1]佘跃飞,蔡四平.存款准备金政策在我国的运用及其发展前景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9).
[2]沈强.代客理财商业银行的新财路[J].中国投资,2005,(4).
[3]钟孝生.电子货币分类及其对货币乘数的影响[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4]茅国伟.货币乘数公式的修正与解释[J].集团经济研究,2004,(9).
[5]芮利.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4).
[6]陈柳钦.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金融与保险,2002,(3).
[7]郑辉昌,李忠钰,郑远平.金融创新及其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8]王.金融创新与货币电子化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金融投资,2006,(9).
[9]王航,溢,马亮.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J].上海金融,2003,(8).
[10]唐振龙.试论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