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明年的需求,地产在政策刺激下可能逐步筑底,保交楼的政策会在不断磨合与推动中逐渐落地,汽车产量有望持续增加,对应玻璃的需求大概率维持低位震荡,间歇性上行的节奏,整体难以出现实质性的转好,仍是低位波动。
玻璃的供需情况弱势难以扭转,不过在跌破成本后再次大幅下跌也较为困难,如果明年的动力煤、天然气等燃料费不能大幅下降,那么玻璃下方空间有限。因此预计2023年的玻璃在经过漫长的去库存后有望横盘筑底。
市场行情回顾
图:玻璃期货指数日K线
与期货价格大幅波动相比,现货价格虽然也是弱势下跌,但是波动相对平缓。以沙河地区的现货价格为例,从2022年2月到6月的下跌幅度基本已经完成,随后的现货价格维持横盘震荡。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现货价格在6月份以后大部分已经亏损,成本支撑体现。部分企业亏损的情况下,产能端下滑仍太慢,期货端则通过不断贴水跌破成本引导现货,尤其在进入8月份以后,随着现货价格下跌,玻璃生产企业基本全面亏损,加上对需求改善的悲观,玻璃企业开始积极停产止损,供应端下滑开始逐渐加速。
图:玻璃现货价格(单位:元/吨)
图:玻璃现货利润(单位:元/吨)
图:玻璃主力合约基差
图:玻璃01-05
供需分析
01
供应
玻璃产线开工条数整体高位回落,从1月初的262条至今已经下降到243条,玻璃产能利用率从1月初的88.7%下降到80.5%,上半年供应下滑较为缓慢,在进入下半年后下滑加速,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因为持续亏损而无法承受,选择检修。
图:玻璃产线开工条数(单位:条)
图:玻璃产能利用率(单位:百分比)
从浮法玻璃实际产量也能看出,周度水平从年初的100万吨下降到当前92.7万吨左右,尤其在下半年产量下滑明显。开工率与产量配合,从88%降到80%。
图:浮法玻璃周度产量(单位:万吨)
图:玻璃开工率(单位:百分比)
图:光伏玻璃运行产能(单位:吨/日)
图:纯碱厂内库存(单位:万吨)
02
需求
玻璃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的汽车,其中房地产的需求占比最大,玻璃主要应用在地产的竣工阶段,包括房屋的门窗、墙面、家具等,因此房地产的竣工面积直接对应玻璃需求。从去年开始,房地产整个行业因为三道红线等原因结束了高周转的局面,开工、销售、拿地均出现了不少的下行,与房地产新开工、销售等动辄同比下滑20%的数据相比,房地产月度竣工面积下滑幅度较小,但是因为地产高周转的模式结束,真实竣工很多被放缓,同时资金原因地产出现了很多烂尾楼,最终未能兑现成玻璃的需求。当然还有其中一方面是因为竣工主要集中在最后两个月,前十个月的数据拉不开差距。到年底月度竣工数据可能出现明显的下滑。
图:房屋竣工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图: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由于玻璃主要需求在竣工端,因此在政策面推进保交楼的措施下,玻璃的需求有一定走强预期。只是前期政策面的支持仍在刺激居民消费,以及鼓励企业自救的形式,效果甚微,知道11月中旬的“金融16”条,通过金融机构对地产进行支持,预计能真正推动保交楼实行。只是政策从出台到施行需要很多磨合及责任厘清等问题,甚至金融机构的实行落地都需要打个问号,而玻璃已经极度悲观,对此反应并不强烈。
图:汽车月度产量(单位:万辆)
图:玻璃厂内库存(单位:万吨)
图:玻璃库存可用天数(单位:天)
从玻璃的库存基本可以推断今年的表需之差。首先在传统的季节性旺季,玻璃的库存没有降低反而逆势增加,这在近几年从未出现过。在进入下半年后库存始终维持高位,次库存同比来看已经处于近几年的绝对高位,并且下半年的产能迅速下降,玻璃的库存竟然没有任何下降的迹象,反而有再增加,可以预见需求的弱势。
展望明年的需求,地产在政策刺激下可能逐步筑底,保交楼的政策会在不断磨合与推动中逐渐落地,汽车产量有望持续增加,对应玻璃的需求大概率维持低位震荡,间歇性上行的节奏,整体难以出现实质性的转好,总体仍是低位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