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被骗5万报案引出诈骗4亿跨境大案
家住深圳的方女士在一个老乡的推荐下,进入一个网络股票直播教室听课。没过多久,教室里的分析师开始推荐一个叫“德丰国际”的股票投资机构,称这家机构是境外注册的上市公司,而且自己在里面赚了很多钱。
赵乃育绘
接到报警后,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经侦大队对该案进行侦查,初步判断作案者是一个跨国犯罪集团。5月18日,这一非法经营证券、网络股票诈骗案在深圳南山正式立案。
警察调查发现,涉案嫌疑公司是位于新西兰的某集团,其通过在境外架设服务器,以所谓开发炒股软件——德丰国际、中信财富、金帝国际等,鼓吹具备双向操作(做多、做空),T+0,20倍杠杆等功能优势,并虚构炒股资金由新西兰政府监管等信息,在中国境内大肆发展代理商。
但实际上,当客户下载炒股软件、开设账户、捆绑银行账号进行操盘时,该软件并不进行真实交易股票,而且以放大20倍杠杆资金进行计算,收取客户每天高达6%的高额手续费、隔夜费,导致不少人在短期内严重亏损。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以新西兰某集团为首,窝点分布中国多个省市、涉案人员高达几百人、利用炒股软件虚假交易的跨境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今年8月,警方在北京、青岛、石家庄、深圳、广州、东莞、惠州等地联合开展收网行动,一举捣毁股票诈骗窝点16个,现场控制涉案嫌疑人369人,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01人,初步掌握涉及受骗人员3.5万人,涉案金额超过4亿元。
假公司假行情假交易依托互联网形成黑色产业链
据公安机关介绍,从深圳“5·18”特大网络股票诈骗案可以总结出此类网络投资骗局的一些共性特点。
以虚假公司为掩护,使用虚假行情软件。深圳市南山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胡晓锴介绍,在互联网建立所谓实力雄厚的证券业务公司,实际多为空壳公司,甚至是虚假公司,并不具备经营证券经纪和投资咨询等业务的资格。犯罪嫌疑人通过所谓公司自行研发出功能强大的交易软件,保证能够通过该软件投资赚钱,实际上由后台对该软件数据进行非法控制,最终导致投资人损失惨重。
“狡兔三窟”,逃避监管。扮演代理商角色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会将技术员、业务员、分析师分开办公,近的可能会在同一栋大厦的上下层,方便管理;远的则跨省市区域设置办公点,以逃避打击。在此次深圳侦破的这起特大网络股票诈骗案中,犯罪团伙多在韩国租用服务器,以保证对核心数据的控制权,安排青岛、石家庄的技术人员维护软件及行情。
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深圳这起案件由新西兰某集团控制的境内代理商负责境内拓展股票诈骗业务,代理商员工包括技术员、分析师(也称主播或指导老师)和业务员等。犯罪集团内一般多是上下级单线联系,均使用化名,相互间不掌握真实身份,并多以现金的形式支付酬劳,每个月对账本等重要资料进行销毁。
今年刚满20周岁的犯罪嫌疑人徐某透露:“业务员必须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角色,姓名、家庭情况、住址,甚至用的车、表等都很讲究,以便赢得客户的信任。”徐某的身份是股票直播教室里的分析师,但事实上他本人大学没毕业,也没有炒股经历。
新技术私密性提升监管难度投资者不可盲信高科技高回报
“犯罪嫌疑人利用信息不对称,诈骗缺乏专业知识和警惕性的投资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岩表示,不法分子吸引投资者的手段,一是高额回报,二是欺诈或隐瞒事实。因此,投资者应擦亮双眼,不可盲信高科技、高回报。
在深圳这起案件的侦办过程中,警方发现,诈骗分子用虚假信息注册账户后,绑定非实名银行卡转移赃款。他们主要通过在北京注册的两家业内较大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交易。这暴露了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对账户审核把关不严的漏洞。
“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标准较低,网络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甚至不能协助公安机关查询资金流向和准确交易信息,了解商户和交易者身份。”办案民警表示。
刘俊海说,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应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形成合力,扫除监管盲区。对安全保障不达标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要进行处罚。
与此同时,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在这类投资诈骗案件中扮演的角色也应引起注意。一些受害人受骗后在网站上发布曝光帖时,一些大型网络平台疑涉“有偿删帖”。一些门户网站甚至至今仍刊载关于“德丰国际”等的财经新闻,客观上还在为诈骗团伙背书。
广东南方福瑞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向兰金认为,各级消费者协会等机构应当及时发布投资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对网络上鼓吹的高收益理财、境外理财等保持警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至今,在补短板、去库存、降成本、调结构等方面可圈可点,随之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转型升级带来的磨合与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