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聪明的人,也是一根韭菜新闻频道

假如你被割了韭菜,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就连历史上最著名的科学家牛顿都被割过韭菜,我们都没有他聪明,这点损失都算什么呢?

而且一般人被割了韭菜,除非闹得太大也不会被人记住。牛顿当年被割了韭菜,事情马上就要过去三百年了依然被人记着,经常有像我这样的无良自媒体拿出来编排,让他老人家一直都不清净。

牛顿在1720年初投资南海公司大约3500英镑,并在当年4月底卖出他所持有的南海公司的股票,此时他获利3500英镑,等于几个月他的本金翻了一番。

他本以为自己是成功逃顶,却没想到南海公司的股票在他卖出后又经历了暴涨,搞得他心里又痒了起来,于是在夏天泡沫最严重的时候又重新买入了南海公司的股票。而且上次他还比较谨慎,本金也就3500英镑,这次可就没这么谨慎了,他一口气买了一大堆的股票。

然后泡沫就破裂了,他最终损失了2万英镑。这可是300年前的两万英镑,放在当时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今天的约300万英镑(合3000万人民币,所以牛顿真的是个有钱人)。还好没有加杠杆,不然牛顿可能就没有机会在晚年皈依上帝了。

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我可以计算天体的运动,但不能计算人们的疯狂"。在他把血本都亏进去之后,他禁止任何人在他面前说“南海”这个词。

但是如果你因此嘲笑牛顿,觉得像他这么聪明的人都被割韭菜了,那可就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了。

事实上南海泡沫是相当复杂的,整个英国都被割了韭菜这种事情,是有很多原因导致的,牛顿栽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理解——就是他名头太响了,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点,以至于今天我们都还在讲他的故事。

具体来说,南海公司的成立本来就是英国政府别有用心,随后南海公司又编织了一个大骗局,最后才是全民狂热。如果只把南海泡沫的锅扣在心存侥幸的广大股民头上,实在是太简单,也太偏颇了。

政府别有用心

要知道那个时代亚当·斯密还没出生,欧洲各国普遍在对外贸易上奉行重商主义原则,即贸易顺差越多越好。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大公司垄断着对殖民地的贸易,也没什么自由贸易之类的原则。

于是,1711年英国财政大臣想到了一个解决过载问题的“好办法”:既然政府手里有贸易垄断权,那么何不拿部分垄断权换点钱花?

这等于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了“债转股”。

有钱人也不傻,如果和南美洲做生意无利可图,那么他们是不会投资南海公司,从而变相为英国政府接盘的。

那怎么办?自然是讲个好故事,引诱别人上钩啦。

这话半真半假,假的居多。真的部分是欧洲人的确是下了大力气抠走了南美的每一磅贵金属,假的是南美的贵金属储量没有那么多,而且西班牙人根本就不可能开放贸易。

下议院里也有明白人,议员罗伯特·沃尔波尔就说:“实际上这个计划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之上……(西班牙)君主过于专横而不允许英格兰人从事南海的自由贸易。”

事实也正是如此,西班牙只给了英国向殖民地输送黑奴的优先权,而且每年只能输送一次。所以1714-1718年内,南海公司只从这项黑奴贸易中赚取了10万英镑。

然而当初和西班牙签订条约时候的财政大臣可不是这么说的,他隐瞒了事实真相,反倒用了夸大其词的说法,称西班牙同意增加货船数量,增开了所有海岸的港口。做戏做全套,他还专门公布了一份开放给英国的港口名单。

故事随便讲,南海公司的初心可不能忘——还得帮英国政府解决债务问题呢。南海公司积极地参与到政府债务转换过程中去。1720年初,南海公司提出了一个大型换股计划,承担三千多万英镑的国债,转换成南海公司股票。政府在1727年前按5%的利率向其支付利息,如果提前还款可以优惠到4%。

所以虽然基本面不好,但是政策倾斜是给足了面子的,而且还有财政大臣的牛皮背书,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最终南海公司的这项计划胜利了,国债转化成了南海公司的股票,而富有的民众则相信南海公司会发大财,于是购进南海公司股票。南海公司股票从1720年1月每股130英镑左右,涨至4月底牛顿空仓时候的每股400英镑。

这个时候只有少数人还清醒。

还是那位沃尔波尔,在议会试图阻止南海公司的计划时说:“南海公司的计划将会导致股票投机的危险操作,并且将国家的精英人物从贸易和工业部门吸引到股票投机中去。它将会施展出危险的诱惑力,通过使人们为了想象之中的虚幻财富而丧失自己的劳动所得,从而诱使那些容易受愚弄的家伙走向毁灭的深渊。这个计划的基础就是一场规模空前巨大的灾难,一场罪恶。通过激发广大民众的热情,进而使这种狂热持续下去,并且向人们承诺利用那永远也不可能满足需要的资金来派发股利,从而人为地抬高股票的价值。”

然而议员们没有听他的。他们收受了南海公司的贿赂,闷声发大财的同时愉快地通过了南海公司的计划。

南海公司骗局

南海公司搞出这么一个远超出其真实能力的接受国债方案,也说明其管理层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么胆大的管理层自然有很多骚操作。如果你仔细看他们的套路,你会发现和今天的某些骗局十分相似。

套路1:拉后台

比起某些国内的野鸡骗局,声称自己上面有人,是秘密扶持计划那种,南海公司可是实打实的上面有人,虽然具体是谁还是无可奉告。

套路2:画大饼

这个前文也有描述,南海公司把与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贸易吹上了天,但实际上基本没怎么开展。

南海公司在吹嘘自己的美好前途的时候,也没忘记自我包装一番,伦敦的办公大楼租上,豪华的装修搞上,怎么高大上怎么来。这就像如今的某些野鸡公司喜欢租用市中心CBD的高档写字楼做办公室一个道理。

基本面不好,画大饼来凑,你绝对见过。

套路3:送杠杆

南海公司从事有利可图的贸易这一消息引来了大批想要投资的人,但很多人没有足够的钱买已经高涨的南海公司股票,又该怎么办?南海公司便让他们上杠杆,给他们提供贷款购买自家股票。

这就叫我自己炒自己,也很常见。

套路4:压流量

对于已经买进股票的人,南海公司则想方设法阻止他们卖出股票。南海公司从不即时发放股权票据,这样投资者就无法短期内就把股票抛出。市面上的南海公司股票越来越少,自然也就越来越抢手了。

创造稀有名声,骗投资客自发宣传,也是老操作。

套路5:故意回购抬股价

当南海公司股票下跌的时候,高管们就派代理人大量回购南海公司股票,把股价再抬上去,想让民众信以为真,觉得南海公司股票永远涨——其实也远非如此,不少民众还是有信心等南海公司股票价格更高的时候卖给别人。

就这样,肩负着为国接盘重任的南海公司,成功地在英国上层编织了一张关系网,大量权贵持有南海公司的股票,自然不希望它倒掉;同时还想尽办法忽悠,成功地激发了民众一夜暴富的幻想,只不过民众的贪欲被激发出来之后,南海公司也控制不住了。

全民狂热结局

南海公司开启了全民投资狂潮,而这一潘多拉的魔盒打开后南海公司是控制不住的,原因很简单:南海公司能靠讲故事吹泡沫,别的商家也可以,照猫画虎做不了全套,学个一二成也是可行的。

于是大量民间股份公司产生了,它们也开始讲起浮夸的故事,目的并不是想长远发展而只是想割一茬韭菜。

最后这个已经不要脸到连底裤都不穿了,却还是拦不住股民的热情。

很多踏空南海公司的民众纷纷买入这些民间股份公司的股票,他们甚至不去了解这些项目是否可行,只是听项目发起者一通忽悠,以为能赚大钱,就掏钱认购股份。有的项目发起者甚至在忽悠民众购入股票后就卷钱跑路,离开了英国。

这个时候的英国,上到达官贵人,下到贩夫走卒,都对股票狂热无比。正如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描述的那样:

“政客和爱国者,为股票投机四处奔忙心慌慌

贵妇与男仆,为股票受苦受累下场全一样

法官当上了经纪人;主教吆喝快下注,哄得全城人上了当

公爵们施展手腕穷忙活,只为赚取半克朗

金钱的魔力迷惑了不列颠,这一切呀,多么肮脏”

就连蒲柏歌颂过的牛顿,也在1720年夏天重新入场,加大赌注购买了南海公司的股票。

说来你可能不信,最后刺破泡沫的泡沫法案还是南海公司发起的,或者说至少是为了南海公司的利益而设立的,“旨在阻止未经特许成立的公司使用正规市场”,也就是提高割韭菜的门槛,消灭掉这些随便讲个故事就开始割韭菜的民间股份公司,确保韭菜都由南海公司这样有背景的大股份公司来割。

颁布了泡沫法案,这些乱七八糟的民间股份公司就被取缔了,也让南海公司的股票继续上涨——毕竟也没有别家股票好买了。

泡沫破裂

可是当民间股份公司都被取缔掉,民众只能买南海公司股票的时候,等于最后一茬韭菜也要被割没了。

1720年秋天即将来临时,南海公司股价已经涨到1000英镑左右,下跌开始了。

尽管南海公司的高管们用尽手段,比如让代理人买进南海公司的股票,维持南海公司股票上涨,南海公司股价从低点的640英镑回归到750英镑。但民众已经对南海公司产生了怀疑。

这一下等于全民都被割了韭菜,全国范围内甚至出现了动乱,逼得原本在老家汉诺威休假的乔治一世赶紧赶回英国收拾局面。

南海泡沫的破裂,还间接促成了英国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演化。

在“光荣革命”后,虽然议会赢得了很大权力,但英国还没有发展成像今天这样完全的君主立宪制,国王仍然具有相当权力。

乔治一世本来是个德意志人,五十多岁才登上英国王位,英语说不利索。他和群臣讨论朝政,听不懂英语,就心烦意乱,索性不参加内阁会议。

在沃尔波尔的治下,首相权力不断扩大,并开始领导内阁。在他受到下议院反对之后,他在1742年辞职,首相在失去下议院支持后辞职也成为了惯例。

由此可见,英国人在政治上并不算很激进,能摸索出渐进式的政治改进。但是在面对一夜暴富的诱惑时,英国人也会变得相当疯狂,彻底忘记理性。泡沫破裂后,英国也害怕了,在其后一个多世纪都禁止设立股份公司,可以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投资还是要谨慎,不要跟风投资。要做好功课,判断好盈利情况,理性投资。股市风险很大,如果功课没做好,就不要听说牛市来了就进入,这会损害你的钱包的。

THE END
1.谨防“邮寄黄金”新型诈骗五大套路要识破!骗局近期,随着金价攀升,黄金也成为了电信诈骗分子的新目标。一种新型骗局——“邮寄黄金”诈骗频繁上演,已有多人中招。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识别其中套路及做好防范。(文字来源:根据公开报道综合 视频制作:卢俊宇) 来源: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408TRG0550TYQ0.html
2.“荐股骗局”7大套路套路5: 在微信群、QQ群、网络直播室中,“老师、专家、股神”实时喊单号召大家一起买卖股票,宣称有“私募基金、资本大佬、实力庄家”保证赚钱;或用“高回报高收益”诱骗投资者参与现货(贵金属、艺术品、邮币卡等)、境外股票(美股、港股等)、国际期货(外汇、原油、黄金等)等虚假交易。 套路6: 不法分子推荐股票造成http://www.csrc.gov.cn/sichuan/c104903/c3243554/content.shtml
3.九大电信诈骗新套路消费者需擦亮双眼看穿骗局新闻频道套路一 “你的账户有资金异常变动” 骗子首先窃取了受害者网银登陆账号和密码,通过购买贵金属、活期转定期等操作制造银行卡上有资金流出的假象。然后假冒客服打电话确认交易是否为本人操作,并同意给用户退款骗取用户信任。骗子会再次通过账户内部的资金交易,制造用户账户有资金退回的假象,但由于存在交易手续费的问题,所以https://news.cctv.com/2016/09/12/ARTIXtQzGbVi61E536vQNAPI160912.shtml
4.一群人骗一个人!资深股民被骗300多万!七大“荐股骗局”套路曝光从近期开展的“世界投资者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等活动来看,基金公司等机构的投教工作已不再停留在泛泛而谈层面,而是深入到了“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非法证券投资咨询”等案件中来,并从专业合规视角提取出了7大“荐股骗局”套路等作案手法。甚至有机构还通过展示“资深股民被骗300多万”“个别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11042894688769.html
5.解析期货骗局都有哪些套路?有什么好办法维权联动律师一般的现货骗局方法是,黑平台针对一些有一定资金实力但缺乏法律和金融知识的投资者。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把炒原油、贵金属、国际矿石、外汇的利润信息传递给他们,承诺投资高回报,吹嘘有专业分析师指导操作保证利润,引诱投资者“套现”。然后给投资者一些甜头以获得信任,再哄骗客户投入大笔资金,会让受害者一眨眼就血本无归https://weiquanhome.com/Show.asp?id=6990
6.比特币是金融骗局怎么维权?金融骗局套路NO.5 在微信群、QQ群、网络直播室中,“老师、专家、股神”实时喊单号召大家一起买卖股票, 宣称有“私募基金、资本大佬、实力庄家”保证赚钱;或用“高回报高收益”诱骗投资者参与现货(贵金属、艺术品邮币卡等)、境外股票(美股、港股等)、国际期货(外汇、原油、黄金等)等虚假交易。 https://www.528btc.com/bk/160672853371802.html
7.卖黄金还网贷卖黄金还网贷违法吗逾期百科警惕!黄金贷款骗局:高利息、套路曝光 最新黄金抵押高利息骗局1最新黄金抵押高利息骗局怎样防?近年来随着黄金价格的一场波动和贷款需求的网络增加,部分不法分子借机利用市场漏洞,推出了以黄金抵押为诱饵的群体高利息骗局。这些骗局带给人们的特意经济损失不可忽视,并对金融市场秩序造成了不良作用。 对这类骗局的金条防和https://www.hezegd.com/lawnews/yuqibaike/461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