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银业贸易场对内地投资者过分依赖第三者推介,盲目追随入市也同样感到十分忧虑。
金银业贸易场进一步发现,有内地投资者分别在两家金融公司开立两个投资账户,投资有获利的账户就相安无事,投资失利的账户就向金融公司索偿。
此外,金银业贸易场曾收到报告,有金融公司在未有确实证据下,考虑到不欲增加商业成本,为息事宁人及防止经常受到滋扰,就贸然向这些“内地投诉者”发放数额不定的“特别恩恤金”,签署“和解协议”,双方协定让事情告一段落,互不追究。但不料这样却让这些“牟利维权组织”尝到了甜头,据悉这些已经签了“和解协议”的内地投资者,再次向同一家金融公司追讨款项,金额更是匪夷所思。
最近这些“牟利维权组织”的出现,煽动亏损和已和解的内地投资者的情绪,先向内地投资者收取“行动费用”,组织他们向有关金融公司追讨款项,获得“特别恩恤金”后,内地投资者再与“牟利维权组织”瓜分这些款项。
近年来,国内流行名家直播推介,国内普遍称这些名家为“老师”,说白了,他们的角色就是“销售经理”,用另类的销售模式,引导内地投资者随便入市。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的问题就复杂多了。贸易场在投教方面的重视不足,使得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内地绝大多数投资者和从业者对贸易场的历史、性质、经营模式、合规性、产品、成本、代理商的运营模式等核心问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这种情况下,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的金融公司在内地的总体口碑一直以来偏向负面,江湖上的流言蜚语众多,莫衷一是,全无权威信息和渠道对此有所阐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