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区位商;经济增长贡献率;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深化和向实体经济蔓延,山东省经济发展也受到明显影响。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739.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同比回落4.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836.5亿元,增长13.3%,同比回落17.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6430.5亿元,增长18.2%,同比回落10.6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7.1%,扩大0.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3.2倍。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是钢铁、煤炭、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2008年前三季度10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加值增长14.1%,同比回落了4.6个百分点。由于山东省产业结构呈现“轻采型”特点,“两高”产业占有较高比重,金融危机明显加剧了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本文运用区位商和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约束条件,提出了山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
1.1污染密集型产业界定
1.2指标选取
1.2.1区位商(LQ)
LQ=ei/et/Ei/Et
公式中,LQ为区位商,ei表示某地区i部门的工业产值,et表示该地区工业总产值,Ei表示全国i部门的工业产值,Et表示全国工业总产值。一般说来,LQ>1,表明i产业在该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产品有一定的外向度,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LQ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LQ=1时,表明该地区i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与全国相当;LQ
1.2.2经济增长贡献率
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以各产业所占比重为权数对各自的增长率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Di=GuiPi/Gu
其中,Di为i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Gu为GDP的增长率,Gui沩i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Pi为i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1.3实证分析
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山东省19个污染密集型产业中近三分之二的产业在全国地域分工中具有比较优势;其中仅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三个产业的工业产值就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6%,工业产值排前十位的产业中,属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有6个,产值比重达68%;19个污染密集型产业增长率对全省GDP增长率的贡献率近44%,每个产业的平均贡献率为2.32%,而2007年山东省39个工业大类对GDP增长率的平均贡献率仅为1.9%,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平均贡献率高于全部产业的平均贡献率。
由于污染密集型产业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但增加了山东省节能减排的结构性阻力,也加大了山东省为应对金融危机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2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
从山东省省情和国内外环境来看,既存在有利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也存在制约因素。
2.1有利条件
2.1.1具备良好的环境规制基础
2.1.2外商直接投资流向合理
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省外商投资几乎全部集中于制造业,约占98%左右,其中投资于资源消耗型、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外资占全部三资企业的34%左右,多数投资集中于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而2005年全国范围内,投资于资源消耗型、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外资企业数的84%。这表明山东省在引进外资方面,注意进行产业指导,较好地处理了引进外资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2008年1月的《山东省外商投资产业指导意见》,强调外商投资项目要采用低污染、无污染工艺和设备,这将进一步优化山东省外商投资的产业流向。
2.2制约因素
2.2.1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2007年海关出口商品分类金额数据显示(见表2),山东省出口产品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虽占有较高比重,但整体上仍以粗加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其中污染密集型产品出口金额占出口总值的44.7%。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高度依赖,使山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有可能导致出口萎缩,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压力。
2.2.2地区产业结构不协调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整体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梯度分布,胶济铁路沿线地带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各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也存在相应差异。位于山东半岛和胶济沿线的东部各地市二、三产业比重多在80%以上,济南、青岛等龙头城市的比重均在90%以上,非农化在本地区全面推进,特别是半岛制造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以交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纺织、食品为主的工业体系;包括中部5市(济宁、泰安、莱芜、德州、滨州)在内的中梯度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于东部地区,2006年第二产业比重高达59.0%,并主要以采掘、原材料加工等重工业为主,第三产业比例低于东部地区;以西部4市(菏泽、临沂、聊城、枣庄)为主的低梯度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工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轻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且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所占比重依然很高。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使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同影响,如果调整速度过快将导致高度依赖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地区经济发展困难。
2.2.3人口就业压力大
山东是人口大省,特别是近几年山东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增加的高峰期,就业人口总量巨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山东又处于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高峰期;而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大量城市的劳动力也需要实现再就业;金融危机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所有这些使山东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由于污染密集型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在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的降低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并不可行。
3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由于污染密集型产业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又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简单的“上大压小”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还有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结构调整应通过多种政策配合使用来实现。
3.1完善环境规制制度和产业政策体系
3.2调整完善外资、外贸政策
严格执行《山东省外商投资产业指导意见》,严把审批关,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投资。顺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积极承接发达国家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运用财税、信贷政策诱导外资在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研究国外贸易政策和环境、技术标准,掌握其变化趋势,通过制定完善相应的标准体系,配合贸易政策措施引导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利用《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和国际合作项目将外资利用与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进步有机结合。
3.3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推进产业链整合,通过企业兼并重组、配套合作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排污权交易机制,促进节能减排资源的跨地区优化配置,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创造制度条件。打破地域分割,提高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的增长极作用。
3.4加快技术进步,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
加大政府科研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鼓励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平台,开展重点行业共性、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健全技术研发、推广支撑体系,通过科技示范工程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体系,培育节能环保服务市场。加快发展新能源技术,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引进、推广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提高节能环保国际合作水平。通过技术进步发展壮大环保产业,降低传统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污染强度。
关键词:回收利用电子垃圾金属
1电子垃圾的危害
随着电子行业发展越来越快速,近些年我国电子产品的报废率越来越高,市场上整体规模达到上百亿元。一直以来我国都在禁止电子垃圾的进口,而且国际公约也对此做了明确规定,但是因为世界之间的经济竞争非常残酷,大约80%电子垃圾都出口到了亚洲,尤其是到中国更为严重。这么庞大的电子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事实上,电子垃圾和城市中的各种生活垃圾存在较大区别,电路板上和机壳塑料兜含有了溴化阻燃剂,显像管、显示器以及印刷电路板等都含有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铅锡合金,SMD电阻、半导体以及电池等中含有了镉,磁盘驱动器、铁质机箱等中有铬,电池中包含有镍,锂,镉以及其他金属,等等,各种物质都对人的身体有害。一旦把这些废旧的电子产品埋藏到土壤中而不进行任何处理,一些金属就会从土壤中渗透出来,污染土壤,假如把大部分电子垃圾与生活垃圾共同进行焚烧处理,焚烧所生产的一些气体就会污染土壤、大气以及浅层的地下水,严重者还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假如不做人还处理而随意填埋到荒野之地,其中一些重金属会流入地下水中,从而造成污染。
2国内外回收利用电子垃圾中的金属现状
从上面分析可知电子垃圾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必须要进行回收利用,本文就探讨了国内外对电子垃圾中金属回收利用。
2.1国内对金属的回收利用
如今,我国国内还没有构建出回收电子垃圾体系,回收电子垃圾大都是一些地下工厂,回收所得废旧电子产品基本上都是通过修理之后重新使用,而不能够回收使用就将其中金属与塑料等回收,而在回收中所产生废气与废酸就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虽然有一些正规回收处理厂,但是因为民间回收价格比较高,导致这些正规回收企业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2.2国外回收利用电子垃圾现状
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回收电子垃圾上相对比较完善,大都采用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及回收处理费用由消费者支付制度。尤其是美国成立了专门的公司,比如负责拆解公司、负责回收电路板公司等等,美国税收再利用电子垃圾高达97%以上。而德国且使用了电子破碎机将废旧电器中的废物与有用物区分出来,首先就是通过人工拆卸把废旧电器中有毒器件取出来,比如荧光屏、显像管等等,之后把剩余部件投入到破碎机中去,采用磁力方式将铁分离出来;其次采用涡流分选的办法把铝选出来;最后采用风力分离方式将塑料等相对较轻的物质分离出来,剩余就是铜与一些比较稀有的贵金属。通过这些途径得到的金属,就依据其含量卖到终端处理厂。采取这种方式回收再利用电子垃圾达到了90%以上。
在处理电子垃圾上,因为成本比较高,要彻底实现无害化更加困难重重,一些发达国家还把大部分的电子垃圾朝着发展中国家转移。
3对电子垃圾中的金属进行回收利用探析
在处理电子垃圾上方法较多,把废电器的线拆成电缆电线、电路板以及显像管等各个部分,之后依据这些部分的特征处理。回收废电路板大多是采用了再利用电子元器件,分选回收塑料、金属等各个部分,方法较多比如重力分选、磁选与涡电流分选等,就能够将黑色金属、塑料与大部分有色金属完全分离出来。之后再选用冶炼、化学等各种方法将银、金、铜、锌等各种有色金属分离出来,而对于压缩机、显像管以及电池等均使用智能分离、物理冲击分离及高温焚烧等各种方法进行回收利用,降低污染环境。
3.1回收黄金
许多电子产品中都是采用黄金进行加工制造,尤其是一些微型化电子产品中,采用黄金做电子线路更是不能缺少的材料,比如电脑,手机等。事实上,随意丢弃这些电子产品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假如将其中废电池回收到一起,达到1吨就能够提炼200g黄金,事实上电子垃圾中所含黄金量远远超出了原矿中含量,一般都超出几百倍以上,而且从电子垃圾中提取所花费成本远远低于原矿,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同时许多电子垃圾中所用外部材料和内部金属元件都能够重新使用,具备较高价值。可以说,电子垃圾事实上就是一座小金矿。现在,美国处理电子垃圾的企业每年利润就能够达到2500万美元~3000万美元。
3.2回收其他的金属
现在每一年我国大约要报废七千多万部手机,而手机电池几乎上亿块。比较常见的电池有镍―氢电池、镍―镉电池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三类。而其处理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干法处理;这种方法中就是火烧法处理,其一将电池破碎,把包装塑料除掉,其二就是把电池放置到回转窑中进行加热到1000℃,收集烟尘中的镉气化气体,从窑子下部将残渣排出,经过提炼将氧化镉烟尘转化成金属镉,用来做镍―镉电池的原料。而残渣属于镍铁混合物,主要使用到生产不锈钢。
(2)湿法处理;这种措施就是破碎镍―镉电池之后溶解到硫酸中,之后借助到离子树脂将溶液中的各种金属提出出来,就能够获取到镍与镉原料,而且比上一种方法所获更加纯净,但是回收的价格更加高。
事实上,这两种回收方法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使用焚烧将有机物去掉,就要安装配套的烟气净化装置,不然就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而第二种方法要浸泡在盐酸中,必须对设备的防腐要求比较高,操作的环境也比较恶劣。在回收利用电子垃圾中的金属,不但工艺要求简单,成本低,流程短,资源回收率与产品的纯度高,还不应该出现二次污染,属于一个清洁的生产工艺。
4结语
从我国现状来看,属于制造电子产品与消费电子产品的大国,不管立法上还是回收上都还具有一定差距。因此,就应该多分析国内外回收利用电子垃圾中金属现状,进行比较,并引进其他国家先进的回收工艺技术与设备,提高对金属回收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王春香.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困境及出路[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毛玉如.电子废弃物现状与回收处理探讨[J].再生资源研究,2010(2).
[3]社壬福.环境与健康新杀手――电子垃圾[J].化学教育,2007(3).
[4]新连.从电子垃圾中“掘金”[J].中小企业科技:创业版,2009(6).
[关键词]各玛龙铅锌矿化学特征找矿前景
青海各玛龙铅锌矿为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秦祁昆造山系之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本区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受断裂破坏及岩体侵吞影响,地层出露残缺。且区内岩层呈断裂发育,其中压性断裂和压扭性断裂为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属于典型的有层无序构造混杂岩带。
1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简析
1.1既往研究成果概述
既往曾以水系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化学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本矿区内主要含有四十种元素及氧化物,其中以金、钡、铋及一氧化碳等丰度较高,其后为铜、氟、钼、锶及锌等化学元素及氧化物。由此可见,本矿区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碳酸盐岩地层分布范围较为广泛。
1.2矿区地质特征
本矿区地层出露简短且残缺不全,主要为三叠系鄂拉山组和金水口群白沙河组,其次为第四纪冲洪积和残坡积。其中,三叠系鄂拉山组主要位于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区预查区东南部,上部岩层为中酸性火山岩夹碎屑岩,下部岩层由中基性火山岩及酸性火山岩夹碎屑岩组成。至于金水口群白沙河组其岩层属于早元古代结晶基底韧性剪切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变粒岩、大理岩、角闪片岩及混合岩等不同岩性岩石。
本矿区内发育岩浆岩及酸性脉岩,发育近东西向断裂。故而,一方面,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区大部分面积为侵入岩体所覆盖,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本区岩层露出大量印支期黑云母花岗岩。另一方面,矿区可见大面积石英钠长斑岩、花岗细晶岩及石英斑岩。石英钠长斑岩斑晶多为钠长石,基质微晶结构,多见于铅锌及碳酸盐等矿化带中,较之于其它岩性岩石,与区内成矿关系最为紧密。目前已经发现的石英钠长斑岩脉均分布于矿化蚀变带两侧,且于蚀变程度较深区域所对应的岩脉中也发现星点状铅锌矿。
1.3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异常
根据既往矿区化探结果可知,于各玛龙地区发现铅、锌、银、砷、锡、锑及锰等元素综合异常,以铅、锌及银为主,具有浓集中心,展布近东西方向。其中,铅锌元素异常的浓集中心同已经发现的五条矿体相吻合。可见,于找矿方面,化探扫面效果肯定,具应用价值。
1.4矿区矿石结构构造
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区铅锌矿物受氧化影响较大,于出露岩层石英钠长斑岩中,仅仅可见部分星点状、团块状矿质分布,而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铅锌矿石逐步由星点状、团块状转变为细脉状、致密块状等。根据矿带中矿物氧化特性分析,矿区原生矿物主要含有铅矿、锌矿及铁矿的金属硫化物,因此,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区中主要包含的矿物质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及磁黄铁矿等。
2青海各玛龙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找矿分析
2.1矿区成矿规律分析
东昆仑区成矿带于青海东昆仑地理构造带中沿近东西向分布,受东西―西南向展布的昆北、昆中及昆南三条区域性断裂影响,东昆仑矿床其金矿、铜矿、钴矿、铅矿及锌银矿的产出深受其级断裂控制。
不同岩浆岩带于演化时期受到地球动力学影响不一致,而矿化类型受地理构造影响,故而,地球动力学环境演化不同直接造就了每个岩带之间其矿化类型和矿化特征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东昆仑造山带于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岩浆沉积演变,为诸多金属成矿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东昆仑区成矿带已经证实富含的贵金属有金,有色金属有铜、锌及铅,黑色金属包含铬及铁,由此可见本矿带矿物种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2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产于钠长斑岩体中的矿体显然受地理构造影响深远,地层对于矿化的控制并不明显,因此,初步判定各玛龙铅锌矿区矿带的成矿类型为同中酸性岩脉存在一定联系的斑岩型成矿。
基于以往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针对各玛龙铅锌矿找矿标志方面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岩浆岩标志:石英钠长斑岩脉;构造标志:近东西向断裂带抑东西向断裂带中的多方位裂隙带;蚀变标志:蚀变类型为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的岩带。
3青海各玛龙铅锌矿找矿前景探讨
3.1浅析矿区地层含矿性
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区三叠系鄂拉山组属于陆相火山岩系,其中富含金、银、铅、锌及铜等矿物质。印支期岩体形成同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存在一定联系,后者为前者的矿化富集奠定了重要的热动力基础。昆中岩带深断裂构造长期性、脉动性和继承性的活动则推动了成矿物质的反复叠加富集进度,成矿以流体交代作用为主构造形迹,由此形成导矿和容矿构造。本矿区矿带两侧发育较多正长岩脉及石英钠长斑岩脉,说明深部岩浆由深部运移至浅部这一最为活跃的部分中可能含有大量矿化组分。
3.2矿区找矿方向
本矿区截止目前已经发现五条高品位矿化带,并于各玛龙铅锌矿区南方一千米出还探查出两个矿点铅锌异常。两个铅锌异常区成矿环境与本矿区极为相似,出露底层主要为三叠系鄂拉山组及金水口群白沙河组,由此可初步断定该矿区应当成矿规模较大,存在较佳的找矿前景。但是该矿点展布于近东西断裂带之内,岩层断裂严重,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且为第四系覆盖,因此,常规采矿工艺难以发挥其最大效用。至于其矿源开采及其矿体赋存部位,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以为下一步找矿提供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海各玛龙铅锌矿带具有形成铅锌矿床的优越地质条件,于已知矿点之外可能还存在诸多富金属矿点存在,找矿前景良好,应当结合年代学数据,加强对其它地点的勘察和研究工作。
[1]陈玉华,文雪峰,宋录西等.青海尕龙格玛铜铅锌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矿产勘查,2011(4).
(一)模型方法
估算TFP常用的方法有Tornqvist指数、Fisher指数和Malmquist指数等,因Malmquist指数无需价格信息以及不需设定函数形式等优点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然而Malmquist指数不能估算环境规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Chung,etal[5]在测算瑞典纸浆厂的TFP时构建了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用来测度存在非期望产出时的TFP。
(二)数据处理
(三)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四)生产可能性边界移动行业的识别
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三、结论与政策启示
1王晞兴业证券医药生物6.65.87.65.5103.86.25
2罗鶄申银万国医药生物100105.51.73.85.94
3郭海燕中金商业贸易6.68.33.95.51.13.85.88
4尹沿技民生证券信息服务4.98.33.35.251.83.85.22
5周锐中投证券医药生物4.94.29.75.52.53.15.08
6谢刚齐鲁证券农林牧渔3.71005.252.15.44.97
7童驯申银万国食品饮料3.48.31.25.52.85.44.67
8路颖海通证券商业贸易4.657.65.52.90.84.53
9李春波中信证券交运设备6.108.85.56.42.34.4
10魏兴耘国泰君安电子2.44.23.35.52.1104.27
11韩其成国泰君安建筑建材4.908.55.257.41.53.85
12伍永刚国泰君安金融服务6.107.65.52.103.65
13董亚光国金证券机械设备6.305.85.50.61.53.61
14王立平申银万国纺织服装5.405.842.43.13.54
15唐亚韫东北证券金融服务25.84.85.52.81.53.51
16杨宝峰东方证券黑色金属1.78.32.15.51.70.83.46
17姜雪晴东方证券交运设备2.252.75.50.72.33.08
18曾光国信证券餐饮旅游1.753.35.251.80.82.81
19李淑花东方证券医药生物0.53.35.85.251.33.82.78
20张镭中投证券有色金属1.704.25.59.45.42.78
排名分析师券商研究所行业综合预测准确度评级可信赖度前瞻性研究员从业经验勤勉度发掘牛股数加权总分
21周励谦光大证券信息设备3.201.552.26.92.74
22田东红中信建投建筑建材0.75054.83.82.56
23姚杰中信证券医药生物3.903.65.52.21.52.52
24皮舜中信证券信息服务1.705.252.34.62.43
25欧亚菲广发证券商业贸易2.24.205.5502.35
26黄巍中信证券食品饮料2.7005.254.16.22.34
27刘亮兴业证券电子2.701.835.34.62.32
28赵金厚申银万国纺织服装3.401.85.52.13.12.3
29胡春霞国泰君安食品饮料2.200.65.254.86.22.29
30邱波国信证券建筑建材1.23.33.652.40.82.27
31毛峥嵘国金证券餐饮旅游2.902.15.51.63.82.26
32赵宇杰广发证券信息服务3.700.351.23.82.23
33施红梅东方证券纺织服装2.403.65.52.13.12.22
34娄圣睿申银万国医药生物2.702.741.33.82.19
35贺平鸽国信证券医药生物2.70.835.51.20.82.04
36王晓莹国金证券家用电器2.705.541.302.04
37黄挺国金证券医药生物2.903.35.50.21.52.03
38万建军申银万国信息服务1.703.651.23.82.02
39罗泽兵银河证券建筑建材1.71.7350.51.51.97
40姚宏光华泰证券交运设备1.50.80.35.54.54.61.96
41朱卫华招商证券食品饮料10.81.25.54.94.61.94
42王薇招商证券纺织服装2.200.95.2533.81.9
43余兵平安证券交运设备2.2035.252.81.51.85
44侯利安信证券电子0.20052.29.21.82
45邱志承国信证券金融服务1.24.205.51.101.8
46杨鑫中金交通运输2.903.35.250.401.79
47梁静国泰君安金融服务1.704.85.53.401.76
48李凡中投证券建筑建材1.203.95.52.42.31.75
49赵勇海通证券食品饮料0.501.833.76.21.7
50刘荣招商证券机械设备1.502.15.54.52.31.69
11月19日,福布斯首次中国最佳分析师排行榜,这也是首个推出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整合不同行业的分析师进行统一评价的体系。
福布斯联合金融数据开发与研究机构朝阳永续推出基于纯量化指标评价体系的排名,倡导核心价值回归,让研究回归研究本身,这是本次榜单区别于其他所有市场上已有主观排名的主要特点。
福布斯在6,000多名分析师当中遴选出的这50多位分析员,形成了福布斯中国最佳分析师50强榜、福布斯中国最佳预测能力榜和福布斯中国最佳价值发现榜。三份榜单都未强调行业划分,而是所有行业都用同一评价体系,旨在发现那些在专业水平、职业素养和价值前瞻最优秀的分析师。
突破跨行业排名的困境,这是福布斯最佳分析师排名榜单的创新之处,也是难点之处。
不同的行业导致预测的准确度的量级不同,传统产业预期的稳定性和精准性明显要优于新兴产业。在数据合作方的技术支持下,我们形成这样一种逻辑,首先分行业进行预测水平的度量,然后以行业平均预测水平作为基准,求得研究员对于该行业的预期水平的偏差率,绝对预测误差在跨行业的时候无可比性,但基于不同行业基准的预测偏差率却是可比的,从而实现了跨行业的预测水平比较。
从具体50强的榜单上,我们也看到,那些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服务资历和年限的重量级分析师,他们的名字耳熟能详。
福布斯中国最佳预测能力榜单纯从预测能力上进行了评价,而预测精准度其实是实务投资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精准的预期与市场一致预期的关系与转化过程,是我们判断市场是否超预期的重要依据,也已经形成了很多极为有效的投资策略。
福布斯中国最佳价值发现榜,则从实际的市场回报角度,呈现那些为市场真正创造价值的研究员。都说分析员研究的是公司而不是股票,但归根结底价值在股票上得以体现,发掘牛股数,这是我们考虑市场的实际价值创造而引入的务实评价维度。
一、引导外商投资于资本密集型和资本产出效率比较高的行业,提高工业部门整体
的技术装备水平
根据行业分析的结果,在一些国家应当鼓励投资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领域,综合税负高于工业平均税负水平,而且长期以来成为影响外商面向这些行业投资决策的负面因素。另一方面,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中设备和技术投资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在国内缺乏足够替代能力和设备进口关税水平仍然比较高的条件下,对投资设备进口征收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将明显提高投资成本,严重制约资本密集型行业吸收外资的增长和结构调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应适当调整行业税收结构,减轻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企业税负水平;另一方面,对列为鼓励性行业目录的外商投资项目的设备进口继续实施减免税优惠政策,以保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二、通过吸引外商投资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
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纺织、普通机械、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作为基础材料和投资材料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在整体工业中仍然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行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也是比较优势的所在。这些领域的结构调整政府已经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应当大力吸引包括外商投资在内的资金参与这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由于这些行业的产品多数已经在市场上供过于求,而且行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较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进展相对滞后。因此,应当尽量减少增加新的项目,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加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应当结合这些传统产业国有经济基础雄厚的特点,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和购并环境,鼓励外资以技术和设备等方式参股、购并和进行资产重组。为传统产业尽快实现技术升级创造条件。
三、允许外商风险资金参与创业型企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奠定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应当区别不同领域技术发展的现状采用不同的利用外资方式。对于经过努力可以自主开发并形成优势的高新技术,要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引进尖端技术,增强自主开发研究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对于具备一定实力而且市场前景广阔的技术产业,应当与外商投资企业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对于投资巨大,技术不容易引进,依靠自身能力难以取得较快发展的产业,要放开股权、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允许外商独资经营,在中国获得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在完善高科技风险企业投资环境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其中发挥资本市场创业板块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是改善风险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中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有限、机制不够灵活,证券市场的创业板块迟迟未能推出,尤其在外资参与风险投资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尚未形成。为了鼓励外资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方面的问题应当尽快予以解决。
四、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和升级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形成了大量的垄断行业,大大提高了社会成本,对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形成制约。随着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垄断部门的市场化改革成为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应当逐步减少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允许外商投资金融、保险、证券、旅游、能源生产与供应、交通设施建设、环保等领域。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发展基础产业和社会基础设施,提高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配套和服务能力。在一些基础设施和领域可以更多通过BOT等项目融资方式或者其他一些金
融创新手段筹集资金,在提高社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同时,确保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取得最大均衡。五、继续鼓励外商投资于第三产业和资本装备程度比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社会就业基础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为中国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与资本要素结合的机会,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在今后相当长时期,这种方式仍然是中国吸收过剩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继续鼓励外商向服装、纺织、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皮革毛皮制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投资,显然会对扩大就业需求产生良好效果。但是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等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来看,还是[:请记住我站域名/]应当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同时劳动力吸纳效果明显的行业吸引外商投资,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缓解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失业压力,同时有助于产业技术和结构升级。
在中国的“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目标。目前,服务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基础最为薄弱、最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之一。因此,通过鼓励外商向服务业投资,不仅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兑现入世承诺的需要,实际上也是中国实现结构调整目标、改善服务质量和环境,提高经济整体实力的必要举措。另一方面,多数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大这些行业规模,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同样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果,在服务业中,单位总需求产生的劳动力诱发需求都比较高。商业、饮食业高居第一位,其次是教育科研医疗部门、运输、社会服务等,从这些主要服务业的相对劳动力吸纳效果来看,普遍高于工业部门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即这些行业投资每增长一个单位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增长率超过工业部门的平均水平。如果能够通过吸收外商投资于第三产业,对于解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将发挥十分有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