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出实招硬招管控高频交易!沪深交易所细则出台,直击三大痛点股票撤单

财联社6月7日讯(记者闫军)程序化交易管理迎来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如何有效监管高频量化?如何防范高频交易风险?差异化收费标准如何界定以及幌骗交易如何监管?都将找到答案。

6月7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即日起,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

一是加强高频交易重点监控。提升交易监控指标的针对性,对于进行高频交易发生异常交易行为的,可以按规定从严采取自律管理措施。

二是提高量化交易成本。对过度占用系统资源的高频交易等行为,将收取更多费用,实行差异化收费;明确将根据申报撤单的笔数、频率等指标设置收费标准,加收流量费、行情信息使用费等费用,提高交易成本,削弱高频交易的过度优势。

三是高频交易需要提交额外报告。为保障系统安全和稳定,除一般报告要求外,还要求高频交易报告系统服务器所在地、系统测试报告、系统发生故障时的应急方案等额外信息。要求证券公司合理使用主机交易托管资源,并按照公平、合理原则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交易单元服务,不得为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提供特殊便利。

四是北向投资者作为内地市场的参与者,纳入程序化交易监管。《实施细则》对北向程序化交易管理作了细化,包括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执行交易监控标准,对其异常交易行为开展跨境监管合作等。

整体来看,程序化交易管理细则,旨在削弱高频交易在信息、技术、速度等的交易优势,将高频交易作为监管重点,在信息报告、异常交易监管、收费等方面进一步细化规定,切实维护市场公平,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

上海衍复投资总经理顾王琴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出台的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紧紧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监管主线,进一步对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切实提升了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该等细则的出台,能促进程序化交易的规范发展,维护证券市场交易秩序的稳定和市场公平,限制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相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优势,能够更好地维护中小投资者群体的利益,对于行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有很大的正面意义。

实施细则直击三大痛点

如何对程序化交易有效监管并防范风险,同时加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是近期市场对加强程序化交易的期许。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正是解决上述三个期许的实质举措。

一是如何有效监管程序化交易。实施细则的推出总体立足在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这个最大国情市情,对各项监管要求一一作了细化规定,对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提出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实招、硬招。

例如,细化对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监控指标,近期交易所已就具体指标向会员征求意见;在前期报告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对收益互换客户等的穿透报告要求;明确对申报、撤单的笔数、频率达到一定标准的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可以提高行情信息使用费;对高频交易投资者提出从严管理、差异化收费等具体要求。

二是如何有效防范高频交易潜在风险,一定程度上削弱高频交易在技术、信息和速度等方面的过度优势。从海外程序化交易监管经验看,普遍将高频交易作为监管重点,采取加收费用、禁止过快指令等方式从严管理。《实施细则》借鉴海外经验,将高频交易作为监管重点,在高频交易的判断标准和差异化监管安排上为市场提供明确指引,目的在于一定程度上削弱高频交易在技术、信息和速度等方面的过度优势,管控消极影响,让各类投资者在一个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中博弈,维护交易所系统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并非禁止高频交易。

三是如何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相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程序化交易有明显的技术、信息和交易速度优势,客观上对其他投资者带来结果“不公平”。我国市场有2.25亿投资者,自然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超过99%,更加需要加强量化交易监管,维护市场公平性,这是践行资本市场监管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实施细则》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有利于降低程序化交易投资者相对普通投资者的优势,体现了维护市场公平的监管导向。

上海衍复投资总经理顾王琴还认为,对程序化交易投资者落实全链条监管,能够促进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完善内控合规体系建设,使程序化交易系统开发者和运营者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技术开发标准,确保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策略层面,相信细则会促使量化机构进一步降低交易频率,更多研发长线投资策略并专注于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功能。整体来看,可以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并促进量化投资机构长期的健康发展。”顾王琴谈道。

两交易所明确5种股票异常交易行为

沪深交易所再度重审高频交易标准,即投资者交易行为存在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或者单日最高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情形的,认定为高频交易。

5种可能影响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的股票异常交易行为分别是:

两交易所称,将对上述异常交易行为予以重点监控。

监管早已有所举措

此前监管曾明确表示,针对程序化交易明确异常交易监控、增值行情收费、高频交易差异化收费、委托协议范本、北向程序化交易监管、突发性事件处理、技术系统管理、主机托管、系统接入等各项具体安排,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5月初,在瑞丰达“跑路”事件之后,私募新产品备案愈发趋严。量化私募涉及新三板标的新产品备案均无法通过,量化产品新上报的审核更加严格,个别私募被要求提供基金杠杆、募集渠道、日均换手率等更详细说明。

近期,ST板块波动较大,多家券商收到了交易所下发的异常交易通知函、警告函等,涉及多家量化私募管理人的集中大额交易、净卖出、单日累计买入风险警示股票数量过高等行为,管理人需要对上述行为予以说明或改正。消息人士指出,单日买卖超过50万股,即会被交易所认定为异常交易行为,要求整改。

在业内看来,随着实施细则的落地,为程序化交易投资者规范自身行为提供了明确指引,有利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公平,长远看有利于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监管再次强调,对于程序化交易这样一种新兴交易模式,既不能放任其随意发展,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全面限制,而是要趋利避害、规范发展。

THE END
1.国际黄金投资有哪些优势?一、黄金价格波动大:根据国际现货黄金市场行情,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报价,因受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金价经常处于剧烈的波动之中,可以利用这差价进行实盘黄金买卖。 二、交易时间长、交易机制灵活:每个公司结合不同的情况,经营时间有所不同,可以全天24小时,涵盖主要国际黄金市场交易时间。 https://m.cngold.org/home/zs4490887.html
2.企业碳交易问题10篇(全文)其中, 《京都议定书》提出了排放权交易机制 (ETS) 、联合履约机制 (JI) 和清洁发展机制 (CDM) 。《京都议定书》的法律约束力使得温室气体排放权成为一种具有流通性的稀缺资源, 形成了由强制碳交易市场和自由碳交易市场组成的全球碳交易市场。 目前,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大致分为两类:基于配额的总量控制交易机制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eepo6487.html
3.澳大利亚气候变化保障机制立法有关情况和应对建议需要注意的是,保障机制要求新建项目或已建设施新上产品的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这些国际先进水平值显著低于澳洲目前行业平均值,这将对澳洲新建项目提出更高要求。 (四)灵活的交易制度 保障机制设计了灵活的交易制度来激励设施主体减碳。保障机制规定,碳排放低于基线的部分即产生保障机制碳信用(Safeguardhttps://www.goalfore.cn/a/4328.html
4.国际碳交易机制的演进与前景碳金融《京都议定书》于2005 年生效,规 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在2008—2012 年的强制减排目标以及排放权贸易、联合履约和清洁发 展机制三种“灵活机制”。这些规定构成了2012年之前国际强制碳交易的规则基础。其中,排放权贸易和联合履约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前者允许发达国家直接交易碳排放指标;后者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减排项目https://www.tanzixun.tech/tanjinrong/article14556293409283.shtml
5.新三板的特点有什么1. 交易方式灵活:新三板市场允许投资者通过协议转让、做市商交易等多种方式进行股份转让,这种灵活的交易机制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2. 信息披露严格:尽管新三板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但对挂牌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却十分严格。企业需要定期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表、重大事件等信息,以确保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https://www.9218.com/gupiao/15274.html
6.考虑阶梯式碳交易与供需灵活双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Matlab代码摘要:为进一步约束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energysystem,IES)的碳排放,优化IES的运行总成本,提出了一种兼顾低碳性与经济性的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气负荷的实际碳排放,完善实际的碳排放模型,并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进一步约束了IES的碳排放;接着提出了供需灵活双响应机制,供应侧引入有机朗肯循环实现热电联产机组热、电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039719/article/details/128915988
7.郭树清:资本市场大有可为停牌机制更迅速灵活 证监会一方面严打内幕交易,在交易所层面,对于上市公司的监控,力度也是空前。对于二级市场的异常波动,交易所及时使用停牌制度更为迅速灵活,有力地遏制内幕交易。 比如从最近的几个案例来看,市场传闻丰华股份大股东将注入稀土资产,交易所紧急启动停牌。对于媒体报道*ST通葡新大股东的背景,上证所也要求公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5,2012052620795007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