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前海深港合作区成立1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全面展现前海10年来开发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思想魅力和理论张力。
在新的发展阶段,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前海模式”进一步丰富拓展,一大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前海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在世界经济衰退、全球疫情冲击、国际贸易承压等复杂严峻形势下,各项经济指标保持逆势增长,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特别是在稳外资、稳外贸方面,作出了前海贡献。
数据显示,10年间,前海深港合作区注册企业增加值增长44.9倍,年均增速高达89.2%。2019年,前海深港合作区经济密度达152.6亿元/平方公里,税收密度28.5亿元/平方公里,均位居全国同类新兴区域之首。前海合同利用外资位居全国自贸区第一,实际利用外资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2019年度,前海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占深圳市53.3%、广东省20.5%、全国3%;外贸进出口总额8722亿元,其中前海湾保税港区进出口总额1285.5亿元,在全国14个保税港区中名列第一。截至今年上半年,前海累计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324家,内地上市公司投资企业934家,持牌金融机构243家。前海模拟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在过去3年里从第51位持续提升至第22位。
前海深港合作区10周年答卷:“一个奇迹+六大突破”呈现“生机勃勃的前海”
前海天际线。
前海桂湾国际金融城。
妈湾现代自贸城。
2020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前海深港合作区也将迎来成立10周年的“生日”。10年来,前海探索形成了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的“前海模式”,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创新策源地。8月21日上午,前海深港合作区成立1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全面展现前海10年来开发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10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引领下,前海实现高速度、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再创新时代“深圳速度”和“深圳奇迹”。“一个奇迹+六大突破”完美呈现了前海的“生机勃勃”。
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前海深港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田夫对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10年开发开放总体成果和下一步发展思路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一直备受瞩目,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亲临前海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前海模式是可行的”“深圳前海生机勃勃”。
六大突破:先行示范,前海走在前列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引领下,在中央、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前海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先行先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党建引领等成功经验,通过“六大突破”,实现“从零开始,一年一个样”的变化,取得“沧海桑田,美丽蝶变”的发展成就。
一是有效扩大香港经济发展空间,深港合作取得重大突破。截至今年上半年,前海深港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7万家,注册资本1.31万亿元,累计实际利用港资203亿美元、占前海实际利用外资的89.9%。前海之所以成为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最成功的区域,主要是着力为香港拓展了“六大空间”:拓展政策空间、拓展物理空间、拓展产业空间、拓展青年“圆梦”空间、拓展人才空间、拓展合作交流空间。
二是探索形成并深化拓展“前海模式”,制度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前海坚持以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谋划区域开发开放,不断加快打造制度创新高地和策源地。10年来,前海累计推出的制度创新成果573项中全国首创或领先226项,其中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法制创新等重点领域推出的首创或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达188项,充分彰显了前海作为“高水平开放的门户枢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的突出作用与能效。其中,在全国复制推广58项,在全省复制推广69项,在全市复制推广165项,在山西省等区域点对点复制推广434项,成为新时代“制度创新策源地”和“改革开放试验田”。
同时,前海大力发挥信用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建设在全国有标杆示范作用的高水平信用建设试点区域。发布全国自贸试验区首份信用白皮书和社会信用指数,正式上线前海公共信用平台(三期),归集来自深圳市70多个政府部门涉及前海16万家企业的超过2000万条信用数据,信用监管服务功能全面优化;信用平台案例获全国信用应用十大实践成果奖,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三批最佳创新案例,获全国信用优秀案例奖。
三是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体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在发展探索中,前海构建起“金融+科技+实体经济”的高端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建成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珠三角产业升级引领区。目前,前海集聚了国内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全国首批相互制保险机构、首家混合所有制再保险机构等一批新型金融机构,培育出越海供应链等11家独角兽企业,商汤科技、石墨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项目落地。一大批优质瞪羚企业在前海扎根并茁壮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
四是深度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服务内地”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方面,前海发起成立了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与全国47个自贸片区、42个成员单位搭建起协同改革创新平台;推动设立自贸创新投资基金,首期规模达到30亿元。在服务内地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截至目前,前海企业在内地投资设立5.87万家企业,为内地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引领作用。在对外合作重大平台建设方面,前海获批设立“中国前海”船籍港,推动华南地区唯一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太子湾国际邮轮港开港运行,自贸区国际直航航线达到169条,单港航线数量在全国自贸区中排名第一。
五是精耕细作、精雕细琢,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前海始终坚持“精耕细作、精雕细琢”,建设彰显世界水平、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截至目前,前海深港合作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12亿元,年均增速56.2%,约为全市3倍;累计实现206栋建筑封顶,其中建成并交付使用179栋,100米以上高楼77栋;累计建成59条(段)市政道路,“四纵十横”的道路骨干网基本成型,建成运营4条轨道交通线路、9个站点;累计覆绿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绿色、低碳、森林、智慧、水城”的湾区水城形象加快显现。
六是创新构建“1+6+9”党建工程体系,党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市委批复成立前海深港合作区党工委,实现党的领导由“管自身”向“管全域”转变,前海的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建设之初仅有1个党支部、8名党员,发展到122个党组织、1664名党员,中组部《党建研究》和人民日报《党建参阅》都刊文宣传了前海党建经验。
一批新政发布:聚焦前沿领域,前海为高质量发展护航
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不断推进制度集成创新。自2017年起,前海就开始对集成式改革进行深入研究,以制度集成创新带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今年,前海借鉴海南自贸港政策,结合市政府要求,突出深港合作、服务业集聚等特点,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研究提出《前海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集成创新的若干措施》。
为商业保理行业“量身定制”专项行动方案。前海是国内最早开展商业保理行业治理的区域,目前行业已从初创期、成长期,进入到规范化发展和高质量创新阶段。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和前海深港合作区成立10周年之际,前海专门为商业保理行业“量身定制”了全国首个保理行业发展的专项行动方案,对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意义重大。《行动方案》坚持“监管引导、法治保障、市场主导、科技赋能”为基本原则,促进商业保理稳健发展,将通过“管理一张监管名单、优化一项税收制度、出台一项扶持政策、研究一个沙盒试点、完善一套基础设施、构建一个保理生态圈、形成一项司法保障”,全方位将前海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供应链金融创新示范区。
《行动方案》共从七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强调要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研究完善适合商业保理行业的税收政策,对商业保理企业的地方贡献、风险补偿、保理贴息等予以重点支持;研究地方监管沙盒试点,支持商业保理金融科技创新;引导商业保理企业对接央行企业征信系统,提高商业保理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支持推动商业保理行业良性创新发展的智库研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及资产证券化平台;支持前海商业保理企业发展国际商业保理业务,推动保理服务“走出去”;优化商业保理案件司法流程,妥善化解金融纠纷,形成支撑商业保理发展的“司法保障”。
着力打造数字贸易发展的“前海模式”。前海发展数字贸易主要以推动传统国际贸易转型升级为目标,目前主要产业形态为跨境电商产业。《若干意见》紧扣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拟通过系列项目的落地实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国际贸易全过程充分融合,实现前海国际贸易数字化、智慧化的全面转型。《若干意见》着重从今后三至五年的重点工作内容入手,从基础设施到服务体系(包括政策及组织机制等保障措施)共五大方面行动、二十八项具体工作。
前海再出发:正从“创业十年”迈向“黄金十年”
王锦侠表示,面向未来,前海将持续拓展“前海模式”,在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上准确把握面向未来的使命任务。前海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深港合作、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第一使命,不断探索“一国两制”新实践的前海方案,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始终坚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建设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始终坚持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大胆探索创新,形成更多改革创新经验引领全国。
前海将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前海合作区成立10周年为新起点,着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的实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未来产业变革的重要策源地、国际化城市新中心,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核心引擎区域,在各领域进行全方位提升。前海还将优化提升前海合作发展的引擎功能、对外开放的创新功能、全球资源的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高端产业的引领功能以及城市品质的示范功能。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提升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影响力
“得益于前海的先行先试政策,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才能在探索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上行稳致远。”发布会上,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总经理董峰介绍,2016年筹建之初选择前海,是要借助前海作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的战略定位,利用“自贸区+深港合作区+保税港区”三区叠加的优势,以境内平台撬动跨境大宗商品交易,提升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影响力。
自建立以来,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已打通铝、铜两条产业链,上线氧化铝等5个交易品种,累计成交63亿元,实物交割比例达100%。今年6月,又正式获批加挂“深圳天然气交易中心”牌子,成为继上海、重庆之后全国第三个天然气交易中心。下一步,深圳天然气交易中心将在条件具备时,依托前海跨境交易结算便利化政策以及自由贸易账户分账户核算体系,适时开展天然气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后续将积极推进天然气交易模式创新,为交易主体提供风险管理和融投资等服务,打造集聚政府与市场、上游与下游、供方与需方、能源与金融、国内与国际的天然气交易平台,并通过天然气现货交易跨境结算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形成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天然气价格指数。
尹江山表示,前海以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全国商业保理发展构筑高地。前海作为全国最早实施商事登记改革的区域,不断深化的创新举措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通过制度创新、深港合作、金融开放、法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新城建设等多维度、立体式的营商环境软硬件设施打造,为商业保理企业生根、发芽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前海已成为全国商业保理亿级规模企业数量最多、科技应用最广泛、业务交流最活跃的发展高地。”
深圳市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发展突飞猛进
“来画还将完成一件大事——在前海打造全国最大的5G短视频公园。”魏博介绍,这个项目将把前海科技强项和文化旅游产业结合,大力发展数字文旅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带动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