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年产40万吨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再生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零一九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要1
1.1.1项目名称1
1.1.2项目建设单位1
1.1.3项目建设性质1
1.1.4项目建设地点1
1.1.5项目负责人1
1.1.6项目投资规模1
1.1.7项目建设规模2
1.1.9项目建设期限2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2
1.3编制依据3
1.4编制原则3
1.5研究范围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
1.7综合评价5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7
2.1项目提出背景7
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9
2.2.1积极响应我国新时期绿色发展理念号召的现实举措9
2.2.2顺应我国交通公路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10
2.2.3促进黔东南州及贵州省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发展进程的需要11
2.2.4构建节约资源、生态环保及和谐交通社会的需要12
2.2.5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需要12
2.2.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13
2.3项目可行性分析14
2.3.1政策可行性14
2.3.2市场可行性16
2.3.3技术可行性17
2.3.4管理可行性17
2.4分析结论17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19
3.1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状及意义分析19
3.2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2
3.3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前景分析23
3.4贵州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分析24
3.5再生环保沥青混凝土市场需求前景分析28
3.6市场分析结论29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30
4.1项目选址方案30
4.2区域投资环境30
4.2.1区域地理位置30
4.2.2区域地形地貌条件30
4.2.3区域气候条件31
4.2.4区域交通区位条件31
4.2.5区域经济发展31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33
5.1总图布置原则33
5.2土建方案33
5.2.1总体规划方案33
5.2.2土建工程方案34
5.3主要建设内容35
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35
5.4.1给排水35
5.4.2供电37
5.5道路设计39
5.6总图运输方案40
5.7土地利用情况40
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40
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40
第六章产品方案及技术方案42
6.1主要产品方案42
6.2产品标准42
6.3产品价格制定原则42
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42
6.5项目工艺流程简述43
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44
7.1主要原材料供应44
7.2主要设备选型44
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46
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46
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46
8.2.1能源消耗种类46
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46
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47
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47
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48
8.5.1工业节能48
8.5.2节水措施48
8.5.3建筑节能49
8.5.4企业节能管理50
8.6结论50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51
9.1设计依据及原则51
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51
9.1.2设计原则51
9.2建设地环境条件52
9.3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52
9.3.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52
9.3.2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53
9.4环境保护措施方案53
9.4.1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53
9.4.2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54
9.4.3环境管理55
9.4.4环境影响评价小结55
9.5绿化方案56
9.6消防措施56
9.6.1设计依据56
9.6.2防范措施56
9.6.3消防管理58
9.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58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59
10.1编制依据59
10.2概况59
10.3劳动安全59
10.3.1工程消防59
10.3.2防火防爆设计60
10.3.3电力60
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60
10.4劳动卫生61
10.4.1通风61
10.4.2卫生61
10.4.3照明61
10.4.4噪声61
10.4.5个人防护61
10.4.6安全教育及防护62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63
11.1组织机构63
11.2劳动定员63
11.3人力资源管理63
11.4福利待遇64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65
12.1建设工期的规划65
12.2建设工期65
12.3实施进度安排65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6
13.1投资估算依据66
13.2建设投资估算66
13.3流动资金估算67
13.4资金筹措67
13.5项目投资总额67
13.6资金使用和管理70
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71
14.1总成本费用估算71
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71
14.1.2产品成本72
14.1.3平均产品利润73
14.2财务评价73
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73
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74
14.2.3不确定性分析74
14.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77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79
15.1项目风险因素79
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79
15.1.2技术风险79
15.1.3市场风险79
15.1.4资金管理风险80
15.2风险规避对策80
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80
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80
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80
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81
第十六章招投标方案82
16.1招标依据82
16.2招标内容82
16.3招标程序82
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87
17.1结论87
17.2建议87
附表88
附表1销售收入预测表88
附表2总成本表89
附表3外购原材料表90
附表4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91
附表5工资及福利表92
附表6利润与利润分配表93
附表7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94
附表8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95
附表9流动资金估算表96
附表10资产负债表97
附表11资本金现金流量表98
附表12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99
附表13项目投资现金量表101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建设单位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乡
1.1.5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制人:186-0072-8890(微)杨刚工程师
1.1.6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的总投资为3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600.00万元(土建工程为925.9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1458.00万元,土地费用为120.00万元,其他费用为71.10万元,预备费25.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400.00万元。
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14000.00万元,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为12185.69万元,年均利润总额764.59万元,年均净利润573.45万元,年均上缴税金及附加为33.33万元,年均上缴增值税为277.72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5.49%,投资利税率35.85%,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35%,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88年。
1.1.7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达产年设计产能:年可产再生沥青混凝土产品40万吨。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11270.00平方米。主要构筑物及规模如下: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工程建设从2019年3月至6月,工期共计4个月。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略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4.《“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6.《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9.《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10.《现代财务会计》;
11.《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和国内最先进的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5)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和指标
一主要指标
1达产年设计废旧沥青再生沥青混凝土产能万吨/年40.00
2总用地面积亩30.00
3总建筑面积㎡11270.00
4道路硬化工程㎡5200.00
5绿化面积㎡2000.00
6总投资资金,其中:万元3000.00
6.1建筑工程费用万元925.90
6.2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1458.00
6.3土地费用万元120.00
6.4其他费用万元71.10
6.5预备费用万元25.00
6.6铺底流动资金万元400.00
二主要数据
1达产年年产值万元14000.00
2年均销售收入万元12185.69
3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764.59
4年均净利润万元573.45
5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33.33
6年均增值税万元277.72
7年均所得税万元191.15
8项目定员人20
9建设期个月4
三主要评价指标
1项目投资利润率%25.49%
2项目投资利税率%35.85%
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35%
4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0.79%
5税后财务净现值(ic=8%)万元1,417.07
6税前财务净现值(ic=8%)万元2,585.19
7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年5.88
8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年4.90
9盈亏平衡点%41.76%
1.7综合评价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2.1项目提出背景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切实加快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好先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这是转变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今后将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将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运输,加强高效环保、气候友好的交通运输技术研究和推广,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车辆的开发应用。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安全、环保节能的运输装备,加快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效能低下的运输装备,促进智能交通发展。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沥青、钢材等资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提高利用效率和使用效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大发展早期投入使用的道路,近年已相继进入维修养护期,养护维修量成直线上升趋势。为响应交通部提出的“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的建养观念,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发展再生沥青混凝土再生应用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