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军:人称投资界“励志哥”,从三千元入市到坐拥几十亿的传奇大佬。
1970年生,上海人,职业高中毕业,曾做过公交公司电工4年,小学四年级开始集邮,开始收藏钱币。
1992年从100张股票认购证起步踏入证券行业,1994年做多国债期货赚到第一个100万,
2002年开始研究基本面,在大豆的上涨行情中翻了五倍,
2003年做外盘时每天在电脑面前13个小时,甚至不希望有休息日,2005年做空铜大亏,差点跳楼,
2005年底把自己住的唯一一套房子卖掉开始做多股票获得巨大收益,2007年9月在股市成功逃顶,
2008年做空铜2009年做多商品翻了十多倍,
2009年8月开始在贸易、股权及艺术品方向开展多元化投资。
成长历程
少年天才懵懂入市
与不少早期期货操盘手浓重的草根味儿不同,林军出生在一个家境相对优越的书香门第,父亲是当时国内电动机控制领域的权威,同时还是同济大学的客座教授,著作了十几本这方面的专业书籍。“我从读书时就开始接触股票,一方面是受上海浓重金融氛围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兴趣使然。”林军说,“感觉自己骨子里就是为投资而生的”。
1992年,在父亲的支持下,他买了100张股票认购证,这一笔投资为他赚取了第一桶金。
327国债期货成百万富翁
1993年,他参与了国债期货,并经历了“327”事件。“当时我不懂什么是保值贴补率,也没有成熟的交易理念和好的交易方法,就是在混乱的市场中追涨杀跌,能活下来已经不容易了。”林军说。
即便如此,他还是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由于一直做多国债期货,到1994年时,24岁的林军赚取了人生的第一个百万。
西西弗斯魔咒初现从天堂到地狱
2002年,一个偶然的事件,彻底改变了林军的交易理念,也为他后来的成功做了铺垫。当时有个朋友想买5000吨大豆,让林军帮忙写个投资计划。“为了这个事情,我深入研究了当时的大豆市场,并为这个朋友花两个星期写了研究报告。”当时他根据调研的情况,预测大豆会涨到2800元/吨。按照这个报告和盘感,他在大豆上一路做多,其间的每个节奏都踩得很准。结果,那一波行情使他的资金整整翻了5倍。
“那是我第一次尝到了研究基本面的甜头,并开始以基本面为主要的交易依据。”说起这个对他投资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偶然事件,林军至今依然有些小兴奋。然而,这种成就感并未持续很久。就在他以为自己找到了期货成功之道的时候,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在悄然来临。
心灰意冷万念俱灰
“当时市场不断充斥着摸顶的言论。我根据成本、供求等情况分析,认为铜价不应该涨这么高,就在3000美金附近一直空铜,结果爆仓了。”
巨大的挫败感使他万念俱灰,甚至想跳楼自杀,林军现在回想起来说:“还好当时没有向人借钱炒期货,不然真跳下去了。
破釜沉舟抓住股市历史大牛市
在期货遭受重创后,林军开始了不断总结和反思,也阅读了大量的佛经和哲学书籍。好在生性聪慧的他并未等太久,很快一个大机会来了。
2005年年底,当时股价很低,招行股价比起H股打7折,林军由此坚定地认为,股市的牛市快来了。之前到杭州交流,一些朋友的看法和他不谋而合,更是坚定了他做多股市的信念,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从杭州回家后,就卖了仅有的一套房子,拿着手中所有的资金,买了几只股票,2006年1月对中国股市影响深远的股改启动。结果很快这些股票股改,为他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市场的不断上涨,甚至癫狂,成就了林军。但爆过仓的他始终保持着很强的风险意识。“当大盘到5600点的时候,我觉得无法理解,就出来了,同时把私募基金也解散了,并发誓近几年内不再碰股票。”对于当时的这一举动,林军深感庆幸。
“当时一个很强烈的信号是,在大盘必将到万点的呼声中,中石油国内A股上市价48元,而当时香港中石油股价最高才19.2港元,我认为A股严重高估。而且,当时我看统计数据,开户数增长率已经呈现下降趋势。”这种敏感与坚定在关键时刻救了他。
从激进到稳健的转型
2006年6月,林军成立了他的第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开始帮人理财。2009年8月,又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在贸易、股权及艺术品方向开展多元化投资。
从个人到团队,从小资金到大资产,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林军交易体系不断完善,操作风格也从激进转变成了稳健。为了对冲风险,他将赚到的钱进行分散投资,第一部分继续做期货投资,而且是多元化投资组合;第二部分用于投资固定资产;第三部分用于投资实业和股权。
苦难财富助力腾飞
每一次苦难,都是一笔财富。愚笨者咒骂苦难,甚至自暴自弃。聪慧者则从苦难中吸取营养,为未来的起飞作储备。
2008年,林军再次迎来了人生重要时刻。2008年3月,花旗银行巨亏97亿美元,使次贷危机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2005年爆仓的经历使得他专注于宏观研究,他感觉大机会来了。当时他密切跟踪美国房地产市场,深入研究次贷危机,并逐渐地了解了保尔森为何2006年就开始做空美国房地产的思路。
国庆节前,林军按照计划空了铜,但担心假日太长,为防范风险,同时还做多了一部分锌,结果节后铜连续三个跌停,锌在第二个跌停板给了他平仓的机会。“其实,在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减掉一些空头头寸,最后发现月线没守住,便严格执行了自己的交易计划。”
节后沪铜期货连续三个跌停板协议平仓后,对林军的第二个考验来了。“当时业内一些朋友开始看反弹,我认为,金融危机已经爆发,如果铜价反弹到节前的价格水平,我就改行从此不做期货了。结果协议平仓的第二天,我把仓位空到了97%。”对于这场“世纪豪赌”,林军收获巨大,手中的资金加了个零。
股市和期市的连续成功使林军对交易充满信心,交易体系已经完善了的他又踏对了两波行情。
2008年年底,国内大豆期货合约跌到2700元,对大豆多年研究的他知道当时的价格已经到了成本线以下,他认为金融危机后即使工业品无销路,农产品也会有刚性需求,便果断全仓买入,随后国家出台了保护政策,使他再次获利丰厚。
交易风格
怎么把人生的棋下好,这是关键。我的生活太单调了,这不足以支撑我明白这些道理,必须要去体验。做期货的说的好听是在云端,实际是和世界脱节,是闭塞的,因为世界其实是有非常多的面。
我不主动做赚100%以上的打算,每年只需要赚30%-50%,这种人也是能在市场上长期生存的,也能成为市场的赢家,因为他的心态好,可能一年只做确定性的几把行情收益率就有了。”
技术or基本面分析?
林军:“我对技术和基本面分析都有侧重,相结合。技术面和基本面合拍就考虑做,不合拍就果断放弃,我要抓住这些规律必须要有历史性的时刻来体现这些价值。我发现所有的东西我们都只看了表象,包括价格的波动甚至政策的变化,而本质都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程序化交易是纯技术的交易方法,考虑的是模型能不能赚别的模型的钱,存在同质化竞争,此外对于高频交易则是通过抢速度来获取盈利。
我不认为程序化交易会对基本面交易者产生影响,国外的程序化交易发展数十年,但基本面交易者大有人在,原因在于程序化交易不推动趋势的变化,只造成行情的波动,更重要的是提供市场流动性,这对基本面交易者是没有影响的。”
小资金做到大资金的关键要素
林军:“第一是风险控制,期货是对产业合理价格的推动,所以做期货的人是价格的发现者,我们做期货赚钱说明我们做了符合整个产业趋势的事情,我们只是走得稍微前面了一点而已,如果我们不懂风险控制,一旦猜错了价格,那后果也很明显,其中之一就是赔钱。
第二是资金管理,你观察市场越多,你就越能在不同的市场中找到机会,所以你切换得更好。在一个市场中赚过一笔大的,往往后面就很难赚到钱,你就需要开拓新的市场,看新的市场是否有被低估的资产。
第三是团队管理,优秀的交易员需要有天赋和后天的努力,以及公司悉心的培养。自己不努力不能成功,没天赋也不行,天赋是基础,老师就相当于有贵人相助,靠自己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闭门造车也不行,得有人教你一招两招的,像武侠小说中的大师都是这样,遍访名山,遍寻名师,最后把别人的所有的绝招融会贯通,吸收创造,变成自己的绝招,成了一代大师。”
赚了多少钱才称得上大佬
林军:“赚多少钱都不能算大佬,因为这个行当不是以钱多少来决定你是不是大佬,今天可能你赚了很多钱,但没几天就赔光了。期货市场是一个财富快速转移的市场,不能以今天暂时拥有的财富来衡量是不是期货大佬。
我认为大佬是对这个市场做的贡献足够大,做了有利于这个市场发展的大事,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佬。
大佬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是能力大,
第二是心胸大,
第三是能担大责任。
我相信这三条所有的期货参与者都会认同,具备这三条的可以称之为当之无愧的大佬。”
林军的投资理念
1、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的融合:林军认为,在投资中,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和宏观分析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需要结合起来。
他强调,纯粹依靠技术分析存在一定缺陷,而基本面分析可以帮助判断资产的价值区域,这是纯技术分析所无法做到的。因此,他主张将技术面与基本面结合起来进行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