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中国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13.98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53%。南方进入高温多雨天气,局地疫病发生,养殖端生猪压栏意向不强,供应短时增加,屠企采购顺畅;而需求端依旧疲软,屠企在持续亏损下存在停计划现象,供强需弱情况下猪价继续回调。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3年6月28日中国外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3年6月28日,中国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13.61元/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31%。南方进入高温多雨天气,局地疫病发生,养殖端生猪压栏意向不强,供应短时增加,屠企采购顺畅;而需求端依旧疲软,屠企在持续亏损下存在停计划现象,供强需弱情况下猪价继续回调。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3年6月28日中国内三元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3年6月28日,中国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市场均价下跌,全国均价为13.21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55%。南方进入高温多雨天气,局地疫病发生,养殖端生猪压栏意向不强,供应短时增加,屠企采购顺畅;而需求端依旧疲软,屠企在持续亏损下存在停计划现象,供强需弱情况下猪价继续回调。今日部分省份市场交易均价如下:
图表:2023年6月28日中国土杂大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2023年6月28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3.8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49%。南方进入高温多雨天气,局地疫病发生,养殖端生猪压栏意向不强,供应短时增加,屠企采购顺畅;而需求端依旧疲软,屠企在持续亏损下存在停计划现象,供强需弱情况下猪价继续回调。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如下:1)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13.98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53%;2)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61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31%;3)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21元每公斤,相比昨下跌0.55%。
图表:2023年6月28日中国出栏商品大猪综合日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图表:2023年6月28日中国仔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今日综合均价:
2023年6月29日,中国主流市场出栏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商品大猪加权日均价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加权日均价13.87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49%。
今日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及土杂猪均价:
1.主流市场外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98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53%;
2.主流市场内三元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61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31%;
3.主流市场土杂大猪全国销售均价13.21元每公斤,相比昨天下跌0.55%。
图表:2023年6月29日中国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收购均价统计表(单位:元/公斤):
走势图分析:
(绿色代表一周价格最低点、红色代表一周价格最高点)
【导读】临近月末,生猪市场“屋漏偏逢连夜雨”,受端午节后,消费需求惯性回落,西南局地散发“小非”,市场情绪被迫,猪价跌破“底线”,生猪均价全面跌入“6元时代”,市场呈现连创新低的走势,而在国内市场,西南地区,猪价跌成“重灾区”,产销倒挂凸显,不过,随着市场多空博弈,1个好消息,猪价要触底回升?具体分析来了!
据屠企报价显示,6月29日,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跌至13.69元/公斤,猪价下跌0.13元,市场延续滑坡下跌的趋势,国内生猪均价底部下移,均价降至阶段性的新低,从市场反馈来看,国内南北市场,猪价延续大部下跌的走势,屠企压价幅度在0.1~0.25元/公斤!
具体来看,在全国可监测的28个地区,生猪出栏均价与海南地区13.7元/公斤相近,其中,广东地区,猪价跌至14.7元/公斤,价格处于国内高低,而新疆地区,屠企报价跌至12.75元/公斤,猪价降至阶段性新低!而在传统南北地区,目前,东北市场,黑龙江、吉林跌至13.25~13.4元/公斤,在华北地区,生猪报价跌至13.4~14.1元/公斤,山西、河北地区报价13.55~13.9元/公斤。在西北地区,陕甘两地,屠企报价跌至13.5元/公斤!
而在南方市场,目前,西南地区,生猪均价下跌0.15~0.2元,四川报价跌至13.2元/公斤,云贵地区报价13.25元/公斤。在华东地区,安徽、江苏两地企稳13.85~13.95元,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屠企报价跌至14.1~14.45元/公斤。在华中地区,河南报价跌至13.6元/公斤,两湖市场徘徊在13.75~13.85元/公斤。而在华南地区,两广市场,广东跌至14.7元,广西报价跌至14.05元/公斤!
由此可见,受市场多空压力,猪价延续震荡走低的表现,虽然,猪价跌破14元/公斤,但是,市场跌势依然如火如荼,而从市场分区表现来看,西南地区,猪价跌成“重灾区”,川渝以及云贵地区,猪价沦为“低价区”,产销市场倒挂现象依然存在,目前,全国仅有京津以及华东、华南部分地区,猪价徘徊在14~14.7元/公斤左右!
此轮猪价下跌,逻辑十分的清晰,个人分析如下:
其一、节后消费惯性回落,尤其是,消费处于淡季,国内南北地区即将进入伏天,高温天气进一步抑制了消费积极性,市场生鲜白条走货不畅,多地批发市场出现“烂市”的表现;
其二、屠宰场节后缩减产能,开工率大幅回落!节后屠企开工率陡降,样本屠企开工率降至27.7%左右,相比节前下降4个百分点,屠企缩量开工,进一步减少了生猪采购的积极性;
其三、养殖端情绪低迷,恐慌出栏情绪高涨,尤其是,西南地区,部分市场重现非瘟现象,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出栏恐慌的情绪,散户以及集团化猪企出栏积极性偏高,生猪市场供强需弱进一步显现!
因此,基于市场以上3种原因,猪价呈现破位下行的趋势,不过,随着市场供需调整,市场也出现了1个好消息!
从基层反馈来看,北方地区,生猪出栏积极性有所减弱,集团化猪企低价猪源出栏积极性明显下滑,生猪供应有缩量的现象!而从市场了解,由于国内生猪均价偏低运行,西南市场,川渝两地猪价触底阶段性的新低,猪粮比值跌破5:1,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进入一级预警的阶段,四川地区即将开展1000吨储备猪肉收储的计划,受收储利好支撑,市场情绪或将逐步改善!
综上所述,基于市场多方因素,个人预测,未来1~3日,猪价或将延续震荡偏弱的走势,但是,跌势或将明显减弱,尤其是,市场情绪逐步改善,月底集团化猪企出栏计划逐步减少,市场对于官方收储预期逐步增强,猪价或将逐步“由跌入涨”!
【导读】6月余额不足,国内生猪市场,进入月底,猪价顺势“破7”跌势汹汹,猪价有连创新低的趋势,据机构数据分析,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降至13.69元/公斤,猪价已然跌至阶段性的新低,相比去年四季度的高点,本轮生猪价格跌价潮,猪价累计下跌幅度在51.7%!
猪价破位下行,国内生猪均价跌破7元/斤,这也意味着,国内猪粮比值进一步下挫,近期,受基层玉米供应减少,深加工企业库存不断消耗,玉米现货价格不断走高,其中,山东地区,主流玉米报价涨至1.42~1.515元/斤,大部深加工企业报价横盘1.46元/斤,而以山东地区生猪出栏均价14.1元/公斤计算,山东地区猪粮比值徘徊在4.8~4.9:1左右,也就是说山东地区,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或将进入一级预警的阶段!而以全国玉米均价2775元/公斤计算,国内猪粮比值徘徊在4.93:1,猪粮比值也跌破了5:1!
此轮猪价大幅下挫,关键是市场情绪近乎崩塌!
一方面,端午市场利好有限,消费缺乏实际支撑,下游市场走货萎靡,屠宰场节前备货集中,但是,白条猪走货却难度较大,部分屠宰场被迫生鲜转入冷冻,企业开工率每旷日下,减量收猪情绪陡增;
另一方面,节前,市场情绪看涨,生猪压栏不断,但是,端午消费预期较差,养殖端信心受挫,随着持续性高温降水天气到来,市场压栏风险与日俱增,养殖端不敢贸然持续压栏,生猪出栏积极性高涨,这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猪源供给;
因此,在需求不畅,出栏增多限制下,猪价下行趋势凸显,这也造成猪价即便“破7”跌势依然汹汹!不过,物极必反,此轮猪价下跌也将进入尾声!
据机构分析了解,由于市场出栏情绪变化,北方地区,猪价重心陆续回落至6.5~6.6元/斤左右,养殖户进一步出栏情绪转差,集团化猪企低价猪源挺价情绪转浓,部分产区,生猪出栏缩量明显!叠加,国内猪粮比值跌破5:1,四川率先开展储备猪肉收储,官方重启猪肉收储的预期增强,市场看跌的情绪也逐步改善!因此,猪价或有筑底回升的走势!
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辩证来看,此轮猪价破底下跌,对于远期猪价有一定的积极性!
由于二季度以来,养殖端持续压栏惜售,叠加,仔猪补栏处于高峰阶段,仔猪价格偏强运行,这也造成生猪产能去化缓慢,尤其是,母猪存栏去化不及预期,据官方消息了解,5月底母猪存栏规模在4258万头,1~5月份,母猪存栏累计下调132万头,调减幅度在3.01%!
而随着仔猪补栏集中的阶段告一段落,市场对于猪价前景更加的理性,近期,7公斤左右仔猪价格不断下行,短期内从540元/头的高位陆续回落至398元/头,仔猪价格大幅下挫,市场产能去化的节奏或将加快!而本轮猪价超预期下跌,进一步打破了不少人“执迷”的情绪,生猪产能主动去化的积极性或将大幅提升,部分机构预测,母猪存栏去化或将延续至10~12月份,由于母猪存栏影响10个月生猪产能,那么,明年下半年,新一轮猪周期上行的趋势或将更加的突出!
然而,短期内,生猪市场前景不佳,7月份,市场或将维持底部震荡的走势,7月中下旬后,猪价上涨预期逐步增强,尤其是,二次育肥或将集中入场,猪价利好或将凸显,进入8~9月份,猪价或将逐步走高,养殖端也将逐步迎来扭亏为盈的表现!
饲料成本占整个生猪养殖成本的70%左右,在生猪饲料配方中,玉米是最重要的原料,通常占比60%左右,虽然由于玉米价格高位,生猪饲料配方中玉米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在50%左右。因此,玉米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生猪饲料行情,从而影响养殖利润。
另外,基于全球宏观风险,欧美经济存在衰退的可能,笔者认为,2023年我国玉米价格已逐步转入熊市周期。
从阶段供需格局看,目前下游用粮企业及港口库存整体仍处于低位,在市场需要买粮的阶段,东北贸易商抗价惜售,收购主体继而提价收粮,导致现货价格持续反弹。贸易商库存粮源依然充足,在集体惜售行为下,不排除9月新粮上市前市场会出现暂时偏紧的情况,所以短期玉米价格仍有支撑。考虑到小麦替代影响将逐步体现到结转,叠加两个多月后新粮上市,整体供应充足,所以中长期玉米价格维持看空观点,因此饲料价格也将处于下跌趋势中。
全国玉米均价已从年初的2900元/吨左右跌至现在的2700元/吨附近,但大部分饲料企业一直以消耗库存、随用随采为主,并没有对价格已经下跌的玉米进行大量建库操作,所以目前饲料原料价格下跌并没有传导至养殖端。当前饲料企业库存整体处于近三年低位,待后市原料价格下跌至一定程度后,预计建库行为才会开始,届时饲料原料价格下跌才会逐步传导至养殖成本端。
对于养猪行业来说,饲料价格下行有减缓行业资金风险带来的冲击的正面作用,但成本下降并不完全利于周期反转。通常猪周期反转遵循养殖亏损程度加深→养殖场户退出增多→产能去化加快→生猪供给下降→价格开始上涨的逻辑。反之,如果饲料价格下降,养殖成本下降,产能去化放缓,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猪周期的反转。
目前猪价仍处于下行周期中,由于前期压栏以及处于消费淡季等因素影响,猪价出现超跌。从2023年1月起,能繁母猪已连续5个月出现环比下降,从能繁母猪存栏量可以推算10个月后育肥猪出栏的大概情况,预计11月之后育肥猪出栏将趋于下降,同时11月前后已是消费旺季,供给下降叠加需求回升,所以下半年猪价将出现修复性上涨。但考虑到整体能繁母猪存量依然处于高位,产能去化速度较慢,所以猪价上涨空间有限。
随着端午节涨价预期的落空,生猪市场情绪转向悲观,节后需求也不及预期,屠宰量下滑,叠加西南部分区域发生猪病加快出栏,导致猪价下跌。数据显示,全国商品猪出栏均价创年内新低,生猪期货价格亦同步下行。
截至6月28日,生猪市场行情延续下行趋势。徽商期货生猪分析师尉秀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目前部分区域低价区散户抗价情绪增强,但市场生猪供应相对充足。需求端则承接力不足,屠宰场到场猪源充足但白条订单较不理想,缩量现象普遍,整体市场供大于求,现货价格继续走弱。
“端午节后,终端需求表现一直较弱,市场交投氛围转淡。”弘业期货生猪分析师唐其山表示,受资金、库容等因素制约,缺乏冻品分流的屠宰企业宰量连续5日环比下滑,部分屠企甚至有停机计划,而7、8月份天气炎热叠加学校放假,消费方面难有实质性利好,宏观经济数据下行使得业内人士调低了对四季度生猪传统消费旺季的预期。6月底养殖单位整体降价走量居多,短期供强需弱局面难改,生猪市场情绪面偏空。
据齐盛期货生猪分析师王爱丽介绍,近期全国生猪交易均重继续降低,养殖企业主动减重出栏,叠加屠宰企业大猪收购量减少,全国交易均重降低。能繁母猪存栏以及生猪存栏数据显示,三季度供应整体宽松状态难以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国内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5个月下降,但累计仅下降3.08%,去化幅度有限。截至5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58万头,环比下跌0.60%,较2022年同期增加1.60%。尉秀表示,该数据依然高于正常产能调控目标4100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85%,处于生猪产能调控的绿色区域上方位置(绿色区域区间范围是95%—105%,含95%和105%两个临界值)。
在唐其山看来,近期非洲猪瘟疫情和资金短缺可能成为压倒部分养殖单位的两大因素,如果短期出现集中出栏情况,则很可能形成年内价格低谷,届时出栏数量和重量双减对后市行情有提振作用,否则去化幅度大概率不及预期,下半年生猪市场仍延续产能过剩逻辑。
期货日报6月29日报道:昨日,生猪期货2309合约呈现缩量增仓、高开低走、略微收低的态势。盘中期价最高上涨至15685元/吨,午后回吐当天全部涨幅,最终收低0.32%至15490元/吨。生猪期货2309合约略增仓1511手至60660手,增幅仅2.55%。
交易所公布多空持仓排行榜前20席位数据显示,生猪期货2309合约持仓呈现多空双增的景象。其中,多单增仓839手,至31959手;空单增仓1049手,至34985手。由于增持空单数量小幅超过增持多单数量,因此净空头寸扩大至3026手。
具体看,多头前20席位中,增持多单的席位有17家。其中,增持数量超过100手的有国泰君安期货席位、中信期货席位和方正中期席位,分别增加147手、110手和128手。增持数量介于30至100手之间的有9家,分别为华泰期货席位、广发期货席位、永安期货席位、东吴期货席位、东方财富期货席位、国富期货席位、中泰期货席位、国信期货席位和南华期货席位,分别增加63手、37手、99手、88手、97手、94手、74手、56手和33手。其余5家席位增持数量不足30手。
空头前20席位中,增持空单的席位有16家。其中,增持数量超过100手的有国泰君安期货席位、永安期货席位、国投安信期货席位和新湖期货席位,分别增加169手、271手、150手和336手。增持数量介于30手至100手之间的有5家,分别为东证期货席位、宏源期货席位、中信建投期货席位、东方财富期货席位和国联期货席位,分别增加42手、44手、86手、40手和62手。其余7家席位增持数量不足30手。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多空排行榜前20席位中,没有1家进行多翻空操作,采取空翻多操作的席位有1家。华泰期货在减持25手空单的同时增持63手多单,表明其认为后市生猪期价存在止跌企稳的可能。
综上,生猪期货2309合约多空排行榜前20席位中,增持空单数量小幅超过增持多单数量,净空头寸扩大至3026手,表明空头优势有所增强,预计后市生猪期货2309合约仍将维持振荡偏弱的走势。
多空博弈加剧,未来2—3个月行情判断难度加大。
因此,从出栏量和出栏体重两大供应因素看,尽管理论出栏量环比在下降,出栏体重也在下降,且有端午需求的提振,但近期猪价仍维持弱势运行,说明生猪供应绝对值可能仍在高位。之前生猪价格高位时,市场补栏母猪较多,今年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供应压力也有所体现。
总之,当前生猪现货价格已经跌破14元/公斤,LH2307合约价格也已回落至14000元/吨附近,LH2309合约对应基本面较LH2307合约没有明显改善,而目前盘面升水在1500—2000元/吨,在基本面支撑不足情况下,预计期货升水将逐渐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