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以来,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市场在底部企稳。9月15日,上海有色碳酸锂(99%)现货价格为4万元/吨,相比上月同期上涨0.6%;氢氧化锂(56.5%)价格为4.9万元/吨,相比上月同期持平。二者价差保持在0.9万元左右。
图1碳酸锂/氢氧化锂价格走势图
(二)钴
钴市在底部大幅上涨之后,8月中旬以来略有回落,但仍未改变整体上涨的趋势。9月15日,电解钴价格为27.4万元/吨,环比下跌0.5%;硫酸钴价格为5.5万元/吨,环比下跌6%。
钴市场的底部回升,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强劲复苏,同时非洲钴原料的供应受疫情影响趋于紧张,因此钴受到资金的炒作。钴作为战略小金属,市场规模小,很容易受到炒作。而本月的回落,也更多源自资金炒作带来的正常波动。当然,比亚迪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车型汉热销,以及国产特斯拉即将部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也对市场带来一定的利空。
从中期看(3年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复苏和5G时代的到来,钴市场的总体走势较为乐观。
图2电解钴/硫酸钴价格走势图
(三)镍
8中旬以来,镍市场继续震荡上行,冲高回落。电解镍主要跟随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走势运行。近期大宗商品总体仍持续走高。9月15日,电解镍价格为11.955万元/吨,环比上涨5.0%。展望后市,电解镍价格仍将与基本金属商品期货走势基本保持一致,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已显不足,预计将以震荡为主。
图3电解镍/硫酸镍价格走势图
二、主要行业动态跟踪
1.新能源积分交易价格同比大幅上涨
新能源积分价格的上涨,是“双积分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的重要表观指标之一。新能源积分的销售能够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带来额外的收入,目前的积分价格相当于给每辆车额外增加6000元的“补贴收入”,从而有助于提高车企销售和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今年下半年以来传统燃油车销售回暖明显,对新能源积分的需求也有所增长。此外今年6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新一版双积分政策,把积分计算公式系数下调了50%,大大提高了积分达标难度。新的双积分政策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预计将在未来发挥突出的市场化激励作用。
2.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5.8%
根据中汽协数据发布,2020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0.6万辆和10.9万辆,环比增长6.0%和11.7%,同比增长17.7%和25.8%,行业复苏态势进一步巩固。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9.7万辆和10.0万辆,同比增长14.9和23.1%;商用车产销量均为0.9万辆,同比增长61.5%和65.8%。
8月份的增长是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同比退坡10%(单车约减少2500元)的情况下实现的,可以看出剩余补贴的继续退坡对行业负面冲击已经很小了。加之双积分考核压力的提升,下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有望全面恢复同比正增长。
3.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48%
9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0年8月新能源汽车电池产销量及装车量数据。2020年8月,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1GWh,同比上升48.3%,环比上升2.2%。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量3.5GWh,同比上升30%,环比上升7.9%;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量1.6GWh,同比增长144%,环比下降9.6%。
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第二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且增速大幅提升,进一步确立了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复苏态势。三元电池装车增速低于行业平均,也低于磷酸铁锂电池增速。主要原因是:本月新能源客车的产量增速(61.5%)大幅领先于乘用车(14.9%);另一方面乘用车领域比亚迪汉等磷酸铁锂电池车开始大批量生产和交付,磷酸铁锂电池对三元电池的挤出效应开始显现。
4.8月欧洲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暴涨
根据Insideevs统计数据,8月欧洲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其中,德国新能源汽车8月销量为3.3万辆,同比增长308%;法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9万辆,同比增长219%;英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0.85万辆,同比增长110%;瑞典销量为0.74万辆,同比增长182%。挪威0.76万辆,同比增长28%。8月欧洲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再次超过10万辆,这是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第三个月实现爆发式增长。欧洲碳排放要求的显著提升和主要国家加补贴是刺激市场连续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5.长远锂科科创板上市顺利过审
9月14日,长远锂科首次公开发行在科创板上市顺利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核,成为央企新能源材料首家科创板过会企业。从5月6日递交上市申请获得受理,长远锂科用时4个多月顺利通过了此次“大考”,成为第二家通过科创板上市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中国五矿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也将增加到9家。
行业数据显示,2016-2019年,长远锂科稳居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前两名,其中2016年、2018年位列第一。长远锂科此次科创板IPO拟募集资金27.18亿元,其中19.18亿元用于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一期项目,扩充三元正极材料产能4万吨/年,8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本次IPO正值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强势复苏并迈入中长期快速发展之际,产能扩张规模较为适度,未来前景总体上积极看好。
6.华友钴业与LG化学合资的正极材料项目竣工
近日,乐友新能源材料(无锡)有限公司总投资10亿美元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一期在江苏无锡高新区竣工。项目分两期建设,产能规划10万吨,其中一期投资4.8亿美元,产能规划4.5万吨,预计9月底投入量产。乐友新能源是LG化学与华友钴业合资的企业,注册资本4.3亿美元。
该项目的投产正值全球新能源汽车迎来强势复苏带来的机遇期,投产时机非常好。同时LG化学作为全球动力电池行业新晋龙头,是当前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受益者。龙头电池企业与材料厂商合作建厂,有望为市场销售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如果该项目顺利达产,预计将带来非常不错的收益。
7.高镍三元电池的应用前景再掀热议
近日,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再次掀起对高镍三元电池发展前景的热烈讨论。其主要原因是今年来,搭载高镍三元电池的车型发生几起自燃事故,行业内对高镍三元电池的安全性担忧提升;同时高镍三元电池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其发展前景受到一定的质疑。
今年来,部分此前采用高镍三元电池的车型如广汽AionS等开始换回中低镍的523型三元电池。宁德时代对此回应,绝不会放弃811电池,而且会进一步加大811电池的研发力度。事实上,对宁德时代811电池的质疑,实际是在变相宣传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安全性,其中有很浓厚的商业角力因素。
就技术路线本身而言,动力电池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不断追求性能提升的大方向并不会改变,高能量密度电池始终都是全球动力电池行业技术角力的主战场。无论谁放弃了这个主战场,都会失去角逐行业龙头地位的机会。磷酸铁锂电池已经无限逼近性能极限,未来动力电池性能进一步提升只能靠高镍三元电池。因此,尽管未来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高镍811电池只会在质疑声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而不会被行业放弃。
8.宁德时代战略入股锂业公司NeoLithium
9月14日,加拿大上市锂盐企业NeoLithium宣布与宁德时代签署股权认购协议。宁德时代将出资858万加元(约合人民币4400万),以每股普通股0.84加元的发行价格,认购NeoLithium的10,217,502股普通股,占其8%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NeoLithium公司的核心资产是位于阿根廷卡塔马卡省的TresQuebradas锂盐湖项目(简称“3Q项目”)。该项目已于2019年5月完成了预可行性研究,期望实现电池级碳酸锂产能2万吨/年,未来还可能进一步提升到4万吨/年。
这是宁德时代继2018年控股美洲锂业和2019年9月认购澳洲PilbaraMinerals8.5%股份之后,再次出手扩大锂资源的布局。当前锂市场价格位于历史谷底,而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经历一年的调整后,再次迎来新一轮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