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记者刘晓旭】黄金通常被视为财富和繁荣的象征。黄金的稀有性使黄金十分珍贵,而黄金的稳定性使黄金便于保存。所以,黄金不仅成为人类的物质财富,而且成为人类储藏财富的重要手段。在历次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中,黄金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2023年全球央行需求达1037吨,冲至历史第二高位;而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也呈逐月增加态势。截至2023年底,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已达2235吨,占总储备资产的4.3%。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增储黄金44吨,将全年购金量推至225吨。
四季度,中国国内金饰需求总量为148吨,较三季度环比下降4%,但与基数较低的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17%。导致金饰需求环比小幅下降的原因包括十一“黄金周”消费者可用于购买黄金的预算被旅游等娱乐项目支出挤占、四季度国内金价上涨以及较晚到来的春节假期。尽管如此,2023年,中国国内金饰总需求量仍达630吨,同比增长10%。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复苏、黄金对追求保值的消费者吸引力日益增加,以及婚庆金饰需求的增长。
记者了解到,国内金价全年上升近17%以及央行的持续购金,都是推动黄金ETF需求实现流入的主要因素。在连续两个季度的流入之后,截至2023年底,中国市场黄金ETF总持仓高达61.5吨,资产管理总规模达29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四季度,中国国内金条与金币销量为83吨,同比增长35%,较2018年以来最强劲的三季度销量还高出1%。这一表现也将2023年金条与金币需求总量推高至280吨,同比增长28%,较十年平均值高出6%。
历年第四季度金饰需求对比
展望未来,2024年国内金条和金币的需求或将持续保持旺盛。央行的持续购金态势以及经济不确定性等可能会继续为2024年的金条与金币销量提供助力。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在接受环球网财经消费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假期前的传统销售旺季可能促使一季度金饰需求表现亮眼,但全年的消费仍可能会因金价上涨、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婚庆用金需求减弱而面临挑战。从黄金零售投资需求来说,央行的持续购金态势等继续为2024年的金条与金币销量提供助力,但在金价高企和收入增长或将放缓的情况下,2024年的金条与金币销量或难与2023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