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熊市持续已经将近3年,从2011年9月的大约1920美元/盎司跌至1250美元附近,跌幅高达35%,让众多黄金投资者损失惨重,尤其是那些在2011年黄金涨势最疯狂时期追高入场的投资者。更糟糕的是,黄金熊市尚无结束的迹象,由于市场情绪低迷,黄金再创熊市新低似乎是迟早的事。彭博专栏作家BarryRitholtz指出,黄金投资存在诸多陷阱和认识误区,投资者在熊市中大幅亏损可能是由以下10个原因所造成的,我们应该避开这些陷阱和吸取教训:
即便这些逻辑被证明为错误,讲故事的人还是用这些套话一遍一遍地去讲。事实上,美联储的量化宽松并未造成美元贬值,而通胀也几乎没有踪影,甚至更大的风险是通缩。故事会让投资者感觉心里很踏实,哪怕数据显示并非如此以及投资出现亏损。
5.要有大局观。对于投资者而言,不要被当前短期的市场所迷惑,要保持大局观,动态地看待所有问题。不少黄金投资者倾向于相信经济将永远保持低迷,但一切都是周期性的,所有萧条和衰退终将让位于经济复苏和上升周期。
6.“打死都不卖”害处大。有些投资者一旦持有某个投资品种,在减仓或平仓方面存在心理障碍。如果你持有黄金,何时应该卖出呢?理由有很多,可以是技术上的理由,也可以是基本面的理由。然而很多黄金投资者往往固守着“打死都不卖”的思维定势,似乎任何情境都无法让他们卖出手中的黄金。这对于任何投资而言都是一种危险的思维模式,尤其对于商品投资而言。事实上,对于所有头寸,无论其背后的故事多么吸引人,我们都应该预先有一个退出策略。
8.黄金的基本面是什么?黄金没有基本面。一般传统的基本面分析是指一家公司的现金流、营收、盈利等等,商品没有这些东西。部分人所谓的基本面实际上是宽泛的宏观判断。但是要通过对经济状况、通胀、利率、就业和美元等因素来推断黄金的价格,无异于打哑谜。提前预测所有这些经济变量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不可能有稳定的准确率。
对于所有可交易的资产,其价值很简单,就是下一个投资者所愿意出的价格。商品更是如此,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其估值高低。
9.世界末日、阴谋论和其他废话。相比任何其他投资品种,黄金似乎更多地与各种社会崩溃论的臆想关联在一起。末日论者把任何问题都放大到可能造成灾难的程度,比如法定货币会造成全球性恶性通胀、所有纸币都将变得一文不值。还有其他各种阴谋论,比如央行操纵黄金价格、美国劳动部隐瞒了真实通胀之类。
如果说股票是被当成一种希望与信任的结合体来行销的,那么黄金恰恰相反,推销者诉诸人们的恐惧与猜忌。
10.怀疑者遭到攻击。对于理性意见的反应往往最能说明问题。在本轮黄金周期中,如果你建议卖出黄金,往往被狂热者指责“与美联储同流合污”以及“甘做政府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