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答复,关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的企业化和公正性发展

影响公正性的因素比较多,而非营利法人机构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资人和经营者的利益分配冲动,并不是保证公正性的必要条件。

近8年我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所占比重由40.60%下降到20.89%。

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面,累计检查机构6.4万家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1万起,撤销、注销1043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移送公安司法机关33起违法案件。二是将从事涉及人身健康、国家安全领域的机构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对象。

将8家严重违法失信的认证机构和3名认证人员纳入认证领域失信“黑名单”,并已全部归集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893号建议的答复

吕世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转制为非营利法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出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的公正性直接决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是否可信可靠。公正性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的第一属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的公正性直接影响认证认可检测结果的可信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公正性强,则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结果可信度高”,我们高度赞同。公正性是由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也是其发挥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的必然要求。

一、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的企业化是改革发展的方向

影响公正性的因素比较多,而非营利法人机构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资人和经营者的利益分配冲动,并不是保证公正性的必要条件。从国家产业发展定位和国际贸易全球化趋势看,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的企业化是改革发展的方向。

(一)从国际看。虽然国际上早期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定义为非营利组织,但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逐步转向企业化运营。据了解,目前国际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头部机构绝大部分是企业公司法人,如SGS、欧陆、必维、天祥等机构。美国UL公司从十年前就开始公司化转型,仅在总部保留标准制定部门的非营利属性,其余从事认证检测的部门都已经企业化了。

(二)从国内看。一是国家将认证检验检测定位为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的重要门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中强调“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4〕号)要求“推进具备条件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行政部门脱钩、转企改制,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整合,支持、鼓励并购重组,做强做大”。三是与认证检验检测行业一样出具证书证明的其他评定领域,如环评、资产评估、监理等也都是公司化运作。

(三)发展现状。

1.认证机构。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认证机构达1007家,按照法人类型分,事业单位48家,社会团体2家,企业957家。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效认证证书302万余张;获证组织86.72万家。

2.检验检测机构。截至2021年底,我国获得资质认定的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已超过5万家,检验检测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近8年我国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所占比重由40.60%下降到20.89%。

随着近年来改革发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的活力得到极大释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总体运行良好,公正性和规范性得到较大的改善。

二、保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公正性的措施

按照“放管服”改革的总体要求,我局秉持“既要放得开,又要管得住”的工作方针,从严把准入要求、强化机构监管两个方面入手,保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的公正性,具体做法是:

(一)严格从业机构的准入关。

细化审批要求,将《认证认可条例》中关于公正性的原则要求落地落实,防止公正性流于“形式”和“口号”,把好准入关。在认证检验检测机构准入审批过程中及后续资质符合性核查时,除了硬件条件之外,重点核查申请从业机构以下条件:一是要求从业机构须为独立法人,确保其独立自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二是要求从业机构不得与行政机关和服务对象存在利益关系,不得接受任何可能影响客观公正性的资助;三是要求从业机构不得从事任何可能对客观公正产生影响的产品开发、营销等活动;四是要求从业机构及其人员,对其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二)严格对从业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

1.明确监管职责。市场监管总局建立了分工明确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政监管机制,总局负责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监管工作,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具体负责管理、监督和协调辖区内监管工作。做好总局和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的统筹协调和上下联动,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监管格局。

3.加强信用监管,建立严重违法失信主体联合惩戒机制、信用修复机制,推动构建信用评估机制。将8家严重违法失信的认证机构和3名认证人员纳入认证领域失信“黑名单”,并已全部归集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通过多年监管实践表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的企业化,并没有影响机构的公正性。

三、强化系统监管,确保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的公正性

经过多年的努力,认证检测行业风气持续向好,但行业机构规模偏小、能力偏弱,个别机构仍存在买证卖证、出假报告的问题,为维护认证检验检测市场秩序,确保认证检验检测机构独立公正地开展工作。我局下一步将着力在如下方面加强工作。

(一)完善法规规章建设。

我局将结合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现状,立足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继续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认可机构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的修订,研究起草《检验检测条例》,让公正性的规定更具体、更有操作性,为政策制订和制度实施提供充分的法规依据。

(二)完善政策制度建设。

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产业体系,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性质认证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支持认证检验检测机构一体化发展,推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

(三)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统筹组织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从业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开展问题靶向精准的监督检查,提升检查的针对性、有效性。

(四)健全认证风险监测预警追溯机制。

(五)完善信息监管机制。

不断丰富和完善从业机构公开承诺、信息公示和诚信档案建设,完善永久退出和终身禁入等失信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信成本。做好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异常经营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信用监管措施的归集和信息报送工作,切实规范认证检验检测市场秩序。

(六)创新智慧监管。

积极推进智慧监管,用好总局的智慧监管平台,加强与部门、跨区域、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的互联互动,提升监管的效能和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七)强化队伍建设

进一步推动省、市、县级市场监管部门明确监管职能,加强基层市场监管所认证检测监管人员的配备,大力加强对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认证检测监管队伍的培训和培训的覆盖面。

THE END
1.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强制性产品认证 管 管理体系认证 服 服务认证 绿 绿色产品认证 食 食品农产品认证 有机 有机码查询 检验检测 认定 资质认定机构 中心 国家质检中心 复检 食品复检机构 从业机构查询 从业机构 从业人员 认证 认证机构 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认证机构 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 认证证书:402万 获http://cx.cnca.cn/
2.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Language: 简体中文 账号登录 手机登录 @cnca.gov.cn 登录 忘记密码 电脑版 移动版 技术支持电话:(010)6855-8114;客服邮箱:support2023@suremail.cn;单位管理员电话:8226-2357 政务安全邮 版权所有 ? 2019-2020京ICP备09062530号-1https://email.cnca.gov.cn/login/
3.CNAS认可信息管理系统用户名: 密码: 认证机构的用户名密码同“认证机构已使用的信息上报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 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主办 国家认监委信息中心承办 北京中认网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制作 CopyRight2004 Cait.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http://ac.cnas.org.cn/
4.认证认可中国质量监管网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质量监管》杂志社主办,紧紧围绕质量和市场监管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总局工作部署,是我国质量监管领域的权威宣传阵地。中国质量监管网履行以下职责:宣传贯彻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法http://www.cqszzs.com/certifeication-24.html
5.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查询CNAS认可的认证机构信息想查询认证机构是否获得了CNAS认可?或者想查询获证组织的证书上有没有CNAS标识?从9月26日起,上述信息都可以在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查询。 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简称:认E云)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建设的官方查询平台,在认证结果、从业机构、从业人员等方面为社会公众提供统一、权威、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31008/59b16e4c83d741aa9a9ee99dcdd6769a/c.html
6.中国企业质量认证监督管理中心中国企业质量认证监督管理中心是由中国政府批准设立,被多国政府和多个国际权威组织认可的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隶属中国检验认证集团。http://www.chinaqcsm.org/
7.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贝斯通检测认证机构中心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推出的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认证认可信息查询、认证认可服务、政策法规查询、企业标准备案、自我声明等服务。该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在线的平台,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该平台的用户可以方便地查询认证认可信息,包括认证机构的信息、认证证书的https://www.ssoocc.com/85093.html
8.图片新闻认可价值分析专题研究会在京召开2024-11-04 2024年度国家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正式启动2024-11-04 中国与芬兰签署特殊食品监管和有机产品认证领域合作文件2024-11-04 中芬开启有机产品认证合作2024-11-04 认证认可行业标准质量分析专题研究会议在京召开2024-10-2212345http://www.ccai.cc/tpxw/
9.肇庆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全市系统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业务培训会为全面提升市场监管基层干部检验检测认证监管能力和水平,近日,肇庆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全市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监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会。市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赖世辉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市局认监科全体人员,各县(市、区)局相关业务分管领导、股室负责人共20余人参加培训。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5/06/c7649483.html
10.鄂托克前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现场监督检查认证认可条例为进一步规范认证市场秩序,加强认证市场监管,提升认证的有效性和公信力,12月24日,鄂托克前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内蒙古人人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有机产品认证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执法人员依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行政监管系统”,依据《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规定,通过参加首次会、末次会和现场跟踪检查等方式,重点检查认证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6RK0E40514MIDQ.html
11.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市场监管局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现场监督检查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日前,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某企业的有机产品认证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执法人员依托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行政监管系统”,依据《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规定,通过参加首次会、末次会和现场跟踪检查等方式,重点检查认证机构的现场审核活动是否合规,审核人员资质是否符合要求、审核流程是否严格按相关标https://m.cqn.com.cn/zj/content/2024-12/24/content_9084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