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创新是人人参与的“平常事”
——湖北三鑫公司多措并举搭建人才队伍建设平台纪实
近年来,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履行为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为社会培养人才,把培养人才作为国企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多措并举搭建人才队伍建设平台,激发技能人才创新创效。
党建引领培育人才点燃创新驱动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近年来,中国黄金集团启动了黄金行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作为集团公司重点权属企业的湖北三鑫公司,一是以党建引领培育人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辟行政序列、专业技术序列、技能工人序列“三条通道”,通过公开竞聘上岗,突出实践、实干、实绩,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二是规范工段长级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流程,建立定期考评和末位淘汰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制度和年度考评模式,试行“职数控制、结构合理、专业对口、宽评严聘”的竞争上岗机制,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四是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工作站、省级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平台资源和优势,2020年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再次认定。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申报的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通过审批,专家工作站获得黄石市优秀专家工作站荣誉称号,胡勇团队荣获“大冶市首届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称号。
在小改小革和工艺优化等方面,三鑫公司生产技术部胡勇团队完成了老主井及副井井底排水清淤工程改造。该项目解决了老主井及副井井底排水和泥水杂物清理问题。尤其是置换出原有盲斜井的卷扬提升系统,极大提高清理工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改造完成后,每年可节约井底排水清淤费用、粉矿回收人工费用、设备日常维护费用共69万元。
以“五小”为重点的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效果明显。公司表彰2021年度创新工作项目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收集合理化建议136条,表彰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25个。公司充填车间压滤工段压滤生产一班荣获2021年度黄石市工人先锋号荣誉。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湖北三鑫作为集团公司首批人才培养基地,根据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需求、企业战略使命改革要求及职工自身成长的实际需要,积极搭建平台锻造人才,打造人才孵化基地。
公司开展各类招聘会10余次,吸收大专院校毕业生百余人来公司就业。年轻一代的技术人员得以充实,弥补了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保证了公司各类技术的实践、实施和传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集团公司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同时,人才基地战略的实施,使得湖北三鑫成为集团公司中南地区的重要技术支持和研发中心。
公司运用多种培养模式和学习载体激发员工快速成长。采用传统的“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团队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或考察交流,邀请管理、业务、技术等专业名师为团队人员开展集中培训,不断提高团队成员专业素质和业务分析能力;邀请行业专家进入企业指导工作,组织开展阶段性学习与培训,采取企校联培等创新途径提升团队成员整体业务素质,以公司科研技改项目为载体,通过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及产学研合作深化、高水平的课题研究及其工程化应用锻炼,鼓励成员担任项目负责人,重点培养一批具备处理复杂技术问题和管理重大项目能力的复合型青年人才。
“师带徒”活动成为公司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为年轻员工开辟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成长“快车道”。通过以师带徒结对传帮带,推动年轻职工在学中干、干中学,加快年轻职工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促进职工成长成才,营造“学技术、练本领、强素质”良好氛围。
公司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队伍,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柯浩,中国黄金集团岗位技术能手王宁,“荆楚工匠”黄朝武,黄石市五一劳模、中国黄金集团创新工作能手胡务堂,公司“劳动模范”、技能生产骨干於亚雄等一批岗位能手和技术骨干,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备人才力量。
公司以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为抓手,积极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采矿车间“丁重朋创新工作室”的“免维护整体格筛”项目,已在公司井下各中段得到全面推广应用,每年可为公司创造效益120万余元,该成果曾获得黄石市科学技术局颁发的第五届黄石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方向检测功能行程开关”也在公司井下多个中段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电机车行驶方向检修的便捷性和可靠性,该装置获得湖北省第五届“工友杯”双创大赛第四赛区十佳创新项目之一。选矿车间“胡务堂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不倒钢球换衬板”等创造经济效益800余万元,工作室被湖北省授予省示范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被集团公司授予劳模创新工作室,被黄石市总工会授予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黄石市职工(劳模、工匠)示范创新工作室。
公司扎实开展“杜绝安全事故、降低生产成本”主题劳动竞赛和电钳工等多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助推公司安全生产、提质增效。今年1至11月,公司实现安全零工亡、环保零事故,实现利润完成预算指标104.9%,较好完成生产经营序时任务。
公司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以建设职工技能培训中心为契机,有针对性开展内培外训和技能认定工作。2021年,公司通过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取得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格。2022年,公司对290多名电钳工、20名化学检验员、22名救护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开展年度评优评先活动,鼓励广大职工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企业氛围;对生产技术部、采矿车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委施工队等地质、测量、采矿技术人员举行3DMine(三维)软件实操竞赛……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完善人才多元化评价体系,提升技能人员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夯实了公司职工人才队伍。
健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打造绿色矿山升级版
公司持续推动智能化矿山建设,实现生产作业机械化、工艺流程自动化、运营管理信息化、矿山建设智能化。健全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鼓励、支持和引导职工参与创建创新工作平台,努力锻造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已初步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选矿工艺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智能矿山建设初见雏形。2022年,公司投入专项资金4000万元,推进“智能装备、运营管控平台”等十大智能矿山建设项目,逐步推进传统信息化优化升级,加强新技术应用,实现矿山全流程的安全少人化生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根基。公司每年投入科技经费千万元以上,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大投入,带来的不仅是产出利润的攀升,更是观念的转变。三鑫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科技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公司利用光谷北斗在矿区建立了一套高精度矿山形变监测预警系统,覆盖整个矿区的10个危险区域进行全天候、无人值守的地表位移形变在线监测,监测精度可达毫米级,并支持声、光、短信等多种预警方式,构建一张“北斗矿山安全网”。
公司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成了黄石地区第一个矿山废水处理系统,选矿废水实现100%循环利用;启动矿区安全环保综合整治工程,完善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处理系统,固废、废气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完成猴头山、鸡冠山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复垦,干堆尾矿库进行了系统升级,实施了大青山尾矿库闭库工程、矿区环境治理工程,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鸡冠咀、桃花嘴矿区双双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公司绿色发展的底色得到有力检验,为公司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创新高效型、安全保障型、环境友好型、员工幸福型”的现代化一流黄金矿山保驾护航。
(《中国黄金报》2022年12月23日第2版作者:曹正方)
嵩县山金聚焦“四强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11月以来,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聚焦“四强四新”,以艰苦奋斗、担当作为的干事激情,以抓铁有痕、久久为功的工作韧劲,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为先”,实现新突破。加强统筹部署,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通过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开展专题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确保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每一名党员、每一名干部和职工。确保做到结合实际学,紧密联系岗位工作,把学习收获体会转化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举措,真正使学习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强化“安全为要”,实现新提升。组织制订公司《安全培训学习实施方案》,并在正式考试前出具涵盖各方面理论知识的题库,供大家线上练习,切实达到“以考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的目的;以专项大检查为抓手,组织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采掘工程顶帮全支护专项自查和“回头看”等活动;开展采掘工程顶帮全支护培训,技术管理人员及外委施工队一线作业人员共计110余人参加培训;强化通风队伍、设施、技术的管理,开展合理科学的通风系统调控,有效控制通风质量,切实保障作业通风安全。
强化“管理为重”,取得新成效。持续推进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对井下Ⅴ类岩石等级采场和高品位矿房采用下向回采。降低损失率和贫化率的同时,提高本质安全和作业效率。据测算,下向充填采矿比上向充填采矿每吨可增加效益29.3元。高压辊磨动辊和定辊的更换,增强了细碎效果,使回收率提高约0.03个百分点,增加效益约128万元。
强化“人才为本”,迈上新台阶。以国企三年改革为出发点,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评价工作的领导,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公司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容才聚才之风。二是坚持服务发展。围绕公司发展和人才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正向激励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的创新干事活力,促进人才发展与公司发展深度融合。三是坚持科学公正。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评价导向,分类建立体现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人才,让各类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
(《中国黄金报》2022年12月27日第3版作者:郝雪燕)
金精矿,精细回收技术获重大突破
依托胶东地区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结合矿山分布的集群特点,山东黄金集团按照“分区采、集中选、统一炼”的产业整合格局,规划建成了1200吨/日金精矿综合回收利用工程。经营初期,工艺存在着氰化物用量大、水处理成本高、金银回收率低以及铜铅锌等多金属利用率低等问题,金属资源严重浪费,营收效益大大降低。
该项目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黄金冶炼公司,生产工艺运行平稳,各项指标也都达到预期要求。优化改造后,混尾产率降低至42.35%;硫品位降低至8.27%。分尾产率提高至51.28%;硫品位提高至46.59%。分精产率提高至6.37%,铜、铅、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9.28%、16.28%、20.2%,相较“氰化-浮选”工艺,新工艺年利润总额要高出2102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经中国黄金协会组织专家委员会评价,该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全国黄金行业工作交流》2022第12期中国黄金协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黄金管理局
地址:合肥市安庆西路328号(230061)服务热线:0551-6281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