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市场有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之分,按市场概念分类可将港股划分为蓝筹股、红筹股、国企股等几类。蓝筹股泛指在香港股市历史优久,稳健绩优,市值规模较大的股票;红筹股是指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国企股又称H股,是中国境内公司到香港上市的股票。
港股实行T+0交易制度,在当天交易时段内可以自由买卖的,交易次数及涨跌幅均无限制。港股的每手交易单位,主要是根据股票的价格来定,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从每手50股、100、500、1000、2000、10000股都有。
股价波动的风险,由于港股市场实行T+0交易机制,而且不设涨跌幅限制,且结构性产品相对丰富,港股在意外事件下而表现出的股价波动相对A股更为剧烈。
个股的流动性风险,部分中小市值港股成交量相对较少,流动性较为缺乏,可能因缺乏交易对手方面临小量抛盘即导致股价大幅下降的风险。
窝轮由英文warrants的谐音而得名,是认股证的一种,即备兑认股证。而备兑认股证实际上是一种投资工具,由投资银行发行,其发行目的并非集资而是为投资人提供一种管理投资组合的有效工具,因而往往以现金的方式结算,进行实物交割。正如股票认股证与发行人的股票挂钩,备兑认股证也和某种资产挂钩,只是这种资产可能是市场上的一种股票、股票指数、货币、商品或者一篮子证券等,与发行备兑认股证的投资银行没有任何关系。
沪股通,是指香港投资者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港股通(沪),是指内地投资者买卖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试点初期,港股通的股票范围是香港联合交易所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和同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
深港通,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深股通的股票范围是市值6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深证成份指数和深证中小创新指数的成份股,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深港通下的港股通的股票范围是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的成份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市值50亿元港币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自沪港通推出以来,业务运作模式较为成熟有效,规则体系已被投资者广泛熟知。深港通方案设计坚持“与沪港通保持基本框架和模式不变”的原则,充分尊重市场习惯,保持制度连续性,吸取沪港通的成功经验,在交易结算方式、投资额度管理、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市场监察、自律管理等主要运作机制和制度安排上均参照沪港通,不改变市场主体业务和技术系统架构。但充分考虑深交所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特点,深港通和沪港通也存在多个方面的差异。
深港通每日额度与沪港通现行标准一致,即沪股通、深股通每日额度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沪)、港股通(深)每日额度105亿元人民币,两地可根据运营情况对投资额度进行调整,且沪港通与深港通的每日额度互不影响、也不相互调剂。沪港通、深港通都不再设定总额度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