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务收入及毛利占比来看,矿产铜是公司最主要的毛利贡献点,其次是矿产金和矿产锌。2022年矿产铜、金、锌收入占比(考虑贸易)分别为13.4%、8.3%、2.3%,毛利占比分别为50.7%、25.3%和7.2%。
全球布局的综合性矿业巨头。公司前身成立于1969年,2004年和2014年进行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民营控股的股份制公司,2007年和2012年分别完成港股和A股上市,上市后公司开启海内外资产并购,资源储量及产量迅速扩张。当前公司形成了“矿山+贸易”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钨、钴、铌、钼生产商和重要的铜生产商,亦是巴西领先的磷肥生产商,同时公司基本金属贸易业务位居全球前三。公司提出五年发展目标,完成战略第二步“上台阶”的目标,初步进入全球一流矿业公司行列:实现年产铜金属80-100万吨、钴金属9-10万吨、钼金属2.5-3.0万吨、铌金属超1万吨。
逐步形成多样化、全球化资产布局。公司目前已经形成铜钴、钨钼、铌磷以及金属贸易四大业务板块,业务分布于亚洲、非洲、南美洲和欧洲。
“矿山采掘业务+贸易业务”双轮驱动。近年公司由单一的钨钼板块逐渐发展至铜钴、钨钼、铌磷及贸易四大板块,业务逐步多元化。铜钴业务是盈利贡献的主力军,2023年钼钨板块毛利占比为21%、铌磷板块占比为9%、铜钴板块占比为68%,随着TFM混合矿、KFM项目的投产运行,预计铜钴板块业务毛利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矿山业务盈利能力较强。2023年公司矿山业务整体毛利率为40.50%,较2022年整体下降1.12pcts。具体来看:铜钴板块毛利率为45.30%,较22年下降1.52pcts,主要系权益金摊销影响;铌磷板块毛利率由38.03%→24.39%,主要原因为铌、磷肥价格大幅走弱;钼钨板块毛利率为43.56%,同比增加1.28pcts。
铜钴资源丰富,产能加速扩张。公司拥有刚果(金)TFM和KFM两大优质铜钴矿,合计拥有铜资源量3464万吨,钴资源量525万吨,随着TFM混合矿以及KFM项目的投产,公司形成铜产能54万吨以上+钴产能6.7万吨,2023年公司刚果金铜产量39.40万吨,同比增长54.94%,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钴生产商和领先的铜生产商,未来5年计划将铜产量提升至80-100万吨、钴金属9-10万吨。
公司通过以“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为主的高举高打策略,一方面,以优质的矿山工程建设服务获得矿山业主的认可,进而承接后期的采矿运营管理业务,深度绑定头部矿企;另一方面,矿服作为类舶来品、公司作为后发者,在和头部矿企合作的过程中,深刻理解行业know-how、丰富项目经验,能够顺应和契合产业发展趋势方向,抢占先机、战略布局。
从公司营业收入及毛利结构来看,公司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铜类产品(铜精矿、电解铜等),2023年占营收比重达到66.6%;贡献56.2%的毛利。
阴极铜产量整体稳中向好。公司拥有包含铜采选、冶炼、深加工、贸易业务一体化产业链。在铜矿勘探、采选业务领域,公司拥有安庆铜矿、冬瓜山铜矿、天马山矿业等矿产资源,2022年生产自产铜精矿含铜5.16万吨。在铜冶炼、深加工业务领域,阴极铜产量稳步上升,2022年阴极铜产量162.87万吨,铜加工材产量39.09万吨。
副产品产量整体稳定。在铜产品冶炼过程中,公司还生产硫酸、硫精矿、铁精矿、黄金、白银等副产品。2022年公司实现黄金产量18.84吨、白银产量512.50吨、铁精矿产量35.68万吨、硫精矿产量52.38万吨、硫酸产量495.38万吨。此外,公司重要副产品销量稳步增加,其中硫酸销量497.51万吨,同比增长1.86%,黄金销量18.48吨,同比增长15.54%。
公司现有5个冶炼公司:金冠铜业、金通铜业、金隆铜业、铜冠冶化和张家港联合铜业。其中,金冠铜业和铜冠冶化是公司的分公司,金通铜业(50%)、金隆铜业(61.4%)和张家港联合铜业(85%)均为公司的部分控股子公司。通过布局五大冶炼厂,公司形成阴极铜、阳极泥、硫酸、硫酸镍、黄金、白银等冶炼产品,截至目前,公司5个冶炼基地阴极铜(又称精炼铜或精铜)产能168万吨,在建20万吨阴极铜产能、10万吨阳极铜产能、硫酸449.32万吨、黄金16吨、白银580吨、阳极板32万吨。若包含绿色智能铜基新材料项目,公司合计硫酸产能为619.32万吨。
矿产铜精矿与外购铜原料生产相结合。除自有矿山外,为释放冶炼产能,公司根据情况采购部分杂铜及粗铜作为补充。主要分为进口铜精矿和国内铜精矿、粗铜及冰铜等。进口铜精矿由公司与国际贸易商在参照LME铜金属市场价格基础上,按照TC/RC的方式确定采购价格;国内铜精矿、粗铜及冰铜的采购价格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当月阴极铜结算价加权平均价的基础上,由双方协商确定。
阴极铜贡献主要营收和毛利。公司采矿所得铜矿石,经选矿产出铜精矿后供冶炼使用,最终主要产品为阴极铜。此外,在铜冶炼过程中,伴生产出金、银等贵金属及硫酸。
面对国内外经济新形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公司锚定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主攻方向,努力扩大资源储备,做强铜冶炼,做优铜加工,聚焦铜基新材料研发应用。制定“上游强链、中游补链、下游延链”规划,以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地勘起家,上市后成功切入锂电新材料和铯铷为主的稀有轻金属优质赛道。上市以来公司于2018年收购了传承自上世纪中国三大锂盐基地之一江西锂厂的东鹏新材,增加稀有轻金属业务;2019年公司收购Cabot公司特殊流体事业部,实现铯铷盐业务一体化;同年新建2.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及碳酸锂生产线项目;2022年1月收购Bikita矿山,继续完善上游锂和铷铯资源布局;2022年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投资建设3.5万吨锂盐项目、Bikita120万吨改扩建项目以及200万吨新建选矿项目;2023年3月董事会批准建设加拿大Tanco项目100万吨采选项目;2023年3月以自有资金将募投改扩建项目规模提升至200万吨;2023年7月津巴布韦两个200万吨项目成功投产。
公司业务目前以锂电新能源原料开发与利用业务和稀有轻金属(铯、铷)资源开发与利用业务为主,固体矿产勘查业务为辅,同时还经营以矿产品贸易为主的其他业务。
郑重申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股票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