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数据可能不是特别准确,中报的净资产应该在100亿左右,公司的市值是60亿港币左右。最近这些年收入基本上都稳定在140亿左右,2013年达到最高峰191亿,这些数据都已换算成人民币。然后每股收益在1~1.4元左右,每年分红也比较稳定,在40%左右。而今天收盘价是9.29港币,6%-6.5%之间的一个分红的水平,PE在5倍左右,PB只有0.5左右。
无论从PE指标还是PB指标来看都是比较低的。中报盈利有0.9港币,全年年化就是1.8港币,按照现在的价格算,就只有5倍PE。实际上,下半年因为香港这几个月零售下滑很厉害,香港这块的收入已经下降很厉害,下半年的业绩可能不会很乐观。打个折,下半年赚五毛钱,今年可能还是在1.45元左右,顺利的话应该也是在六倍PE。
而PB方面,我在雪球写过一个帖子,它的存货大概就有80多亿,现金还有10多亿,100多亿的净资产。他的负债都是流动负债,基本上没有有息负债,资产负债率在25%左右,还有大概十几个亿的港交所的股份,这是在2000年港交所改制以后,换成了港交所的股份,以前有一部分是经纪业务。按今天的市值计算,应该在10多亿左右。因此该公司现在账面上的是80亿左右的存货,加上10多亿的港交所的股票,如果还掉负债的话,就是100来亿,即80亿的存货和10多亿的现金,这是比较好变现的资产,而现在只有五六十亿市值,是非常低估的。
公司这几年估值不高,有几个原因,一是营业收入基本上徘徊不前,2013年见高点,这几年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每股收益也是一样,净资产收益率下了一个台阶,在2013年以前,在15%-18%之间波动,2014年和2015年下降到12%左右,2016年就降到了7%~8%,2018年恢复到了10%。
三、香港三个珠宝品牌的对比
我大概在9月5号到9月9号左右,建了一个底仓,因为成交量其实不大,然后开始逐步的买,大概在8.78元左右,然后买了之后有反弹,反弹了就停了一下,后续又创了一个新低,然后在8.5左右,我又加了一些仓位,现在持仓的成本应该在8.56元左右。
从2010年以后出现了这些问题,其实问题都归结在金价的走势上,大家看2011年金价,估计金价到了一个高位,现在的话在1500左右,离高点还有20%多。然后国内的人民币黄金现在已经到了350左右了,比最高价只有10%多,因为人民币这两年贬值了不少,所以中间有10%多一点的差距。
四、成长性和定性分析
首先是黄金饰品,它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这么多年以来,人们对黄金的信仰,作为一个首饰,或者作为投资,特别是在中国和印度,这个是比较明显的。黄金产品没有什么新技术啊,也不会受到一些什么降维打击,他的更新是比较慢的,经营所得就是我回来的东西,现金或者是我账面上更多的存货,这是黄金行业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他的存货是不会贬值的,即使我的款式过时了,或者说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完全可以把它重新回炉,制成一些新的产品。
其次黄金的单价比较高,同时它的存储也不需要占据很大的地方。它的存货也不用贬值,这是跟服装有很大区别。一些经营实体的投资者是有这个感受的,对比这个行业,黄金经营是有一定的优势的,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生意模式。
五、从烟蒂股变成长股,品牌力的提升和蝶变
我上面所讲的内容,其实归根起来就是说,这个公司它的估值比较好,行业也比较好,9元以下这个价格买进的话是一个比较划算的买卖。
从投资的角度,如果消费者非常在意你的成本的话,就说明你这个生意其实不是一个好生意,或者你的品牌、商业模式其实是不好的。消费品行业真正赚大钱的话,你卖的是品牌附加值,你卖的是荣誉感,卖的是消费者的共鸣,这个就有点像那个明星啊,像娱乐行业,这个趋势很明显,也不是虚荣,这个只是人性和人心的问题。
六、和同行拉开差距的机会
大家一想到黄金的话,其实是比较低俗的,觉得是个比较土的东西,很多人对黄金的消费就是在婚庆、投资方面。但自从中国人均收入上来之后,大家对品牌消费的这种需求其实是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七、总结
公司肯定是一个好公司,诚信度是很有保障的,又是一个差不多接近100年的消费品品牌,这种是有很大溢价的。而且它的估值相当便宜,市净率现在也就0.5倍左右吧,他账面上基本上除了港交所的股份,就是现金和黄金存货。这个价格是非常划算的,然后他每年的分红加上他自己开直营店的扩张,每年即使价格黄金价格不动的话,每年都有10%-15%的增长,公司的这个估值其实是非常低估的。
从定量的角度来讲,就是估值、业绩、分红、公司的质地。就是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烟蒂股。
我是更看重一个公司在品牌定位上的变化,这比财报上体现出来的业绩变化更有可持续性。这公司做了80多年,再做个几十年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然后真正赚大钱的话就在于品牌力的继续往上拓展,从中高端往轻奢方向迈进,如果能成功,后续的价值是会产生一个质的一个飞跃。
好公司,好行业,好价格
品牌力提升,蝶变!
八、自由讨论
Q:公司持有香港交易所的股份,会套现吗?
A:我观察到的情况是,像15、16年,在它业绩不好的时候就套现了一两个亿的股票。然后我感觉他后面应该也是这种想法,当业绩不行或者需要钱的时候就会变现,而不需要的时候就持有。
Q:公司有想过办法来平抑黄金波动对于公司成本的影响吗?
A:应该没有,而且没有必要。
Q:这个标的成长性差,应当折价。净资产打折里面几成是黄金库存
A:消费品品牌的提升,对一家公司是否值得买进,比业绩更重要。8成是黄金库存。这公司净资产只有黄金、现金和港交所股份,不到10亿的房产。
Q:最近国家对小规模纳税人减税,我看有些行业的公司主动把自营转成了经销,为了避税,公司这种纯自营的,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有点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