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将为青海省工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重大项目——青海西矿稀贵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矿稀贵金属公司”)多金属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及环保升级改造项目正式竣工投产。该项目采用国际领先工艺,以金精矿、银精矿、低品位多金属矿及该公司铜冶炼、锌冶炼产出的尾渣为主要原料,形成铜、铅、锌多金属资源一体化冶炼系统。该项目将创造电解铅产量20万吨、黄金6吨、白银430吨、硫酸25万吨的崭新历史,同时高效回收铜、锌、锑、铋、硒、钯等有价金属,预计年产值可达百亿元,每年预计实现利润总额2.6亿元。
上海期货交易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1月8日当周,沪铜库存继续下滑,周度库存减少8.85%至139662吨,降至八个半月新低。国际铜库存增加22.32%至17799吨。上周,纽铜库存变化不大,最新库存水平为88802吨,位于逾四年相对高位。
金川国际公布,于2024年前9个月,该集团的采矿业务生产铜47,183吨,同比减少约2%,此乃由于本期间刚果(金)国家电网电力供应不稳定所致。出售铜41,368吨,同比减少约3%,此乃由于铜生产量减少所致。该集团于本期间生产钴735吨,同比减少约56%。由于矿石入矿品位下降以及钴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该集团已相应调整生产计划以减少钴产量,并于2024年5月底至8月暂停了钴的生产以投放更多资源于铜生产。钴生产于2024年9月初恢复。出售钴1,318吨,同比增加约24%,此乃由于该集团于本期间积极去钴库存所致。
近日,国际铜业协会宣布,印度铝工业有限公司(HindalcoIndustriesLtd.)正式加入国际铜业协会,成为该协会的新会员。自1958年成立以来,印度铝工业有限公司作为埃迪亚贝拉集团(AdityaBirlaGroup)金属领域的旗舰企业,在铜、铝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作为印度最大的铜生产商,该公司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配备的尖端铜冶炼设施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单一地点定制化冶炼厂之一。此次印度铝工业有限公司的加入,是连续第4年有新成员加入国际铜业协会。
10月23日,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GHTECH光华科技”)在韩国的氧化铜产线正式顺利投产,并率先实现海外批量稳定供应。此次光华科技首个氧化铜海外基地顺利投产,标志着GHTECH光华科技国际化战略又迈出重要一步,不仅有利于提升公司国际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也有利于公司为亚洲地区的PCB板厂与终端客户,提供更快速的响应和更便捷的服务,满足其对高端电子化学品的海外供应需求。
中国有色矿业公告,今年前9个月集团累计生产阴极铜约95939吨,同比减少约13%,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69%;自有矿山产阴极铜63994吨,同比增约3%。粗铜和阳极铜累计生产约287174吨,同比增约3%,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70%;自有矿山产粗铜和阳极铜57757吨,同比减少约13%。硫酸累计生产约776,304吨,同比增长约10%,完成产量指引约78%。氢氧化钴含钴约771吨,同比减少约39%,完成年度产量指引约119%。集团预估实现公司拥有人分占利润约3.1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3%。经济指标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际铜价上涨。
近日,由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铜”)主起草的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42部分:铜冶炼企业》(标准编号GB/T32151.42—2024)获2024年全国有色标委会技术标准优秀奖一等奖。据了解,该标准填补了铜冶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标准的空白,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实施后,可以促进铜冶炼企业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提升我国铜冶炼生产企业的碳排放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加快高质量发展,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最新公布的月度报告中称,2024年7月,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过剩9.1万吨,此前在6月过剩11.3万吨。1-7月,市场供应过剩527,000吨,去年同期为过剩7.9万吨。ICSG称,7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235万吨,消费量为226万吨。经调整后(考虑中国保税仓库的库存变化),7月份供应过剩8.6万吨,6月为过剩12.1万吨,ICSG称。
9月26日,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于2024年9月24日至25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会议。ICSG预计,2024年全球铜矿产量将增长1.7%,2025年将增长3.5%。ICSG预计,2024年全球精炼铜产量将增长约4.2%,2025年将增长1.6%。2024年全球精炼铜表观需求预计增长约2.2%,2025年预计增长2.7%。ICSG预计2024年供应过剩约为46.9万吨,而去年4月的预测为过剩约16.2万吨,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精炼铜产量高于预期。目前预计2025年将有约19.4万吨的过剩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