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分析来指导做投资,其实是很难的。大部分投资者很难通过宏观分析或预测来盈利。即使确实赚到了钱,就要思考是运气因素还是能力因素。银万表示:我们不依赖择时,尤其不会通过宏观预测来做择时。
02.
逆向投资的优势在哪里?
为什么选择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逆向投资?
那么如何看待坏消息呢?有一些坏消息反倒是可能的好消息,或者说可能的投资机会。
首先,坏消息揭示了一家公司股价中的潜在风险,一般称之为“排雷”。排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主动避开,另一种是等待雷爆后再分析。首先,短期的雷已经爆发,接下来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判断这个雷背后反映的基本面变化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如果判断出这个基本面变化是长期因素,会选择放弃这项投资;但如果有能力判断这是短期因素,那么这可能是个很好的投资起点;还有一种是无法判断的情况,这时候应当选择放弃。无论如何,在一些受短期负面情绪影响的板块、行业,甚至个股中,往往蕴藏着更好的投资机会,也就是说,这种短期的雷可能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安全边际。
总结来说,逆向投资是一种“在别人恐惧时贪婪”的策略,通过在市场情绪最悲观时买入被低估的资产,从而在市场反转时获得超额收益。
“股票是最好的资产”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许多人认为股票是最佳的投资选择而A股不是。我相信,A股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这一结论。”
亏损的钱通常带来远大于获得同等金额收益带来的情绪波动。这意味着,股票市场必须通过回报来补偿这种风险厌恶,才能吸引投资者参与。只有在有足够的收益补偿时,才会有人愿意进入市场。另一角度来说,只要跌得足够便宜,也一定会有人参与。因为人性在哪个市场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A股市场也需要补偿波动带来的风险厌恶。
A股市场的有趣之处在于,每隔五六年或六七年,都会出现一些极端估值的择时机会。
03.
基本面研究体系-如何选股
通过这一系列筛选,能筛选掉市场上大部分的个股。
一般从成本优势、品牌优势、网络效应、规模优势等方向看公司有无明显护城河,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上市公司商业模式、分析盈利驱动因子从而为盈利预测奠定基础。同时需要考虑下游行业需求、市场份额、产能扩张等情况,过程中会有疑问通过参与上市公司活动、券商路演和实际调研等方式解决,最终形成盈利预测和估值模型。
该模型得出的价格虽不准确但基于合理甚至说保守的假设,现阶段估值结果和市价有相当大空间的,才会纳到我们的组合里面去,若有非常确定性的护城河的,低一点的空间,我们也会考虑。
一些具备明显护城河的标的,也很难去判断什么时候卖。首要原则是永远不以股价的涨跌作为买卖的前提。避免追涨杀跌,更依赖于理性的因素来做调整仓位和买卖股票的决策。其次是三个标准:更好的选择、高估和判断错误。
更好的选择,根据最新的估值和盈利预测,选择成本低、估值空间比较大或者确定性更强的标的,去替代原来的标的。
什么是判断错误呢?对标的的护城河、业绩驱动因素以及发展方向的预期,与客观事实不符。当确认这一点时,无论这个标的是盈利还是亏损,盈利多少或亏损多少,选择果断卖出该标的,并将资金转移到其他更符合预期的标的上。
选择对冲工具的逻辑
04.
满仓、不择时,如何控制回撤?
资产层面对冲:包含贵金属期货和国债期货(现阶段因国债到期收益低且定价难预估而不考虑),并将国债期货和黄金期货作为同类别的对冲工具去考虑;另外一类是场内价外虚值认沽期权,认沽期权不仅成本低,一旦有不可预知的黑天鹅事件发生,导致市场短期快速下跌,能提供一定的保护。
05.
市场观点锦集
市场存在的问题:估值差异大,结构性不均衡明显
上证50指数按自由流通市值权重计算,剔除公司大股东和战略性投资者,其变化更多受流通个股影响,通常是基金重仓股权重较大。由于21年基金抱团导致估值过高叠加国家队的护盘,上证50指数相对于其他宽基指数估值并不便宜,呈现结构性不均衡。
“市场很有机会,但是市场不是所有方向都是机会。首先我们认为港股有机会”
从数据来看,香港市场的市净率处于破净水平,目前的估值甚至接近2002年10%以内的分位数,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由此可见,香港恒生指数在全球主要主流市场中,估值水位堪称最低。受到了诸多负面因素影响:其一,国际政治因素,此影响已持续发酵四五年之久;其二,疫情的冲击,作为自由资金港的香港,在疫情期间海外投资撤资较多;其三,美元周期的作用,我们处于加息周期的尾部;最后再叠加国家宏观经济欠佳。
“接受现实,摒弃那些宏观叙事的杂音,无人能够准确预测宏观经济与政治走向”
“现在是数十年难得投资机会,主要的方向低估值的港股和A股的高股息标的”
银行板块持续走强,但我们看不清银行股的前景。主要是因为银行股正面临着宏观环境变化以及息差降低的风险,从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来看,大部分银行股的营业收入自2022年以来出现了下滑。。我们所追寻的目标,是在A股市场中寻觅那些由于情绪极度悲观或绝望,从而使得估值被打压得特别低,然而公司的基本面却极为良好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有些甚至还处于成长阶段,并且股息率也十分诱人,由于A股没有红利税,可以将股息率的标准放宽至3.5%以上,实际上符合这样条件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Q&A
Q1:当前黄金处于较高点位,在这种情况下,仍使用黄金进行对冲的想法与考虑?
A:在黄金上涨过程中会略做减仓,以保持黄金在资产组合里10%的占比比例,面临美联储即将降息的预期之际,也会继续持有。黄金可以对冲三方面风险:对冲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体现在俄乌战争后各国央行资产多元化,纷纷增持黄金;新冠疫情后,美国货币发行量巨大,相比之下黄金涨幅有差距;汇率风险。
Q2:对于黄金和白银之间的关系您是怎么看的呢?在市场上,很多人认为白银具有一定的工业属性,所以它并不完全属于偏防御类的资产。
A:对于煤炭,去年年末价格处于较高分位数,由于供给因素导致煤炭去周期性,即动力煤需求相对稳定,国家严格控制新产能扩张使得煤炭价格波动变小、更多在高位波动。
当下我们更看好油气股,因为油价现比上一周期平均价格70美金高一点,且历史上每轮周期平均价格会比上一轮高很多,虽有新能源因素抑制能源消费,但化石能源被完全替代还早,油气股确定性和下游产品价格位置更好。而对于煤炭投资,我们并不清楚是否仍然会存在周期。
Q4:AI能带来什么样的机会?
其次,所有新科技标的都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护城河难以确定和持续。所谓护城河,即可持续的超额收益能力。而新科技标的科技迭代极为迅速,最典型的例子如IBM。所以,对于此类标的,除非我们具备非常专业的能力,否则都会选择回避。
Q5:自6月下旬以来猪价一路走高,权益市场表现仍然相对弱势,而生猪期货表现相对强势,最近猪肉股和猪肉期货出现了“劈叉”,对于猪肉股怎么看?
当然,如果对行业有深入研究,知道哪些公司能最终走出来,或者能对周期有非常准确判断,那另当别论,但通常这些周期的驱动因子非常复杂,除非是第一线的交易人员,否则很难做出判断。
A:刚刚提到的负面清单并非对行业有整体偏好,而是会针对具体方向。比如在财务指标方面,对于toc端的的行业,不希望看到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出现连续三个季度的恶化,因为这意味着公司可能正在被消费者抛弃。对于周期股,会回避下游商品价格处于高位的周期股。这些只是回避行业中某一类型的个股,并非对某些行业特别不喜欢。
目前主要不喜欢的行业是基于对宏观经济前景不确定,会回避一些高杠杆的行业,包括银行、保险、券商、房地产以及生猪。另外,像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也过不了负面清单,因为现金流很差,重资产投资使得自由现金流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