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挣钱,莫过于80版的猴票,30多年间,8分钱的邮票增长了10几万倍。
据邮币世界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线上藏品数量达4474个。《零壹金融》的数据显示,线上成交金额2013年5.8亿元,2014年547亿元,2015年7198亿元,2016年成交额突破两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3400多倍。
然而,快速增长的邮币卡交易市场,给大多数投资者带来的却是巨亏,甚至血本无归。
据法治周末记者接到的投诉显示,大多数投资者均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高达80%至90%。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文交所)市场部一位工作人员曾告诉记者:这个市场(邮币卡)是80%的人亏钱,20%的人挣钱。但业界人士和投资者们认为,亏钱的人数应该在90%以上。
南京文交所邮币卡的投资者们更是反映,该所和其代理商诱导他们高位接盘,之后是连续十几个跌停,导致他们亏损巨大。现已引发大量投资者投诉、维权。
2017年1月9日,由国务院批准、证监会牵头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级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就指出:“一些交易场所公然违反国务院38号、37号文件规定开展连续集中竞价交易,诱导大量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参与投资;部分贵金属、原油类商品交易场所开展分散式柜台交易涉嫌非法期货活动;部分邮币卡类交易场所开展现货发售模式涉嫌市场价格操纵;一些交易场所会员、代理商等机构涉嫌欺诈误导投资者……”
8月2日,清理整顿联席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印发《邮币卡类交易所清理整顿工作专题会议纪要》的通知”更是指出:“邮币卡类交易场所主要以邮资票品、钱币、磁卡为交易对象,采用类似股票发行上市的现货发售模式,开展集中竞价、‘T+0’交易,不仅直接违反国务院文件规定,且大多存在欺诈、做庄交易、操纵价格、客损分成等行为,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市场普遍投机氛围浓厚,价格大幅偏高价值,引诱投资者高位接盘,大量投资者被洗劫一空,风险隐患很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需重点清理整顿。”
法治周末记者还了解到,全国各地交易所在6月30日来临之际,便陆续发出停盘公告。现清理整顿“回头看”虽已过去近两月,但各交易所仍处于停盘状态。
记者了解得知,近两年因投资者在线上购买邮币卡遭遇巨亏而引发的投诉、维权事件在各地是频频曝出。
1000万亏损800万的邮票
朱文(化名),一位从未接触过邮币卡投资的南京商人,2015年3月,与南京文交所钱币邮票交易中心投资人协会主席王福斌结识后,即开始接触线上邮票。
王福斌将自己在交易中心推出的“唐诗小版”“爱心错片”等邮票品种推荐给了他,并向朱文保证肯定能赚大钱,还推荐操盘手刘浩翔与其进行具体接洽。
刘浩翔对朱文称,目前钱币邮票交易没有监管,很容易赚钱,除了自己赚到大钱,也已经帮身边的朋友们赚大钱了。2015年5月,朱文与刘浩翔协商后用自己女儿的名义在南京文交所钱币邮票交易中心开设账户,于2015年5月22日至27日分四笔向账户共计打入1000万元。钱入账后,刘浩翔再三要求其将账户和密码告知并由其操控,基于对王福斌、刘浩翔的信任,朱文将账户和密码告知了刘浩翔。
记者根据朱文提供的交易记录表计算,其账户在2015年5月22日、23日、28日三天内共买进814万元多的“唐诗小版”邮票,买进的最低单价为619.03元,最高单价770元;截至2016年5月14日的交易记录显示,其卖出的最高单价为389.62元,最低单价则为317元。两天内买进“爱心错片”在60余万元。
根据朱文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上述两种邮票自买进后,直到2016年5月10日才开始卖出“唐诗小版”。
朱文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刘浩翔于2016年5月10日以均价338元、5月11日380元的价格分别卖出“唐诗小版”1756张、2150张后,账面亏损600多万元,截至目前已亏损800万元左右,损失已彻底无可挽回。
朱文认为:王福斌、刘浩翔等人通过虚构能为其谋得高利,诱使投资人投入大额资金,将账户交由刘浩翔操作买入王福斌在南京文交所钱币邮票交易中心推出的邮票品种,其真实意图在于哄抬这几种邮票的价格,让投资人为其接盘,以此骗取巨额钱款。
朱文在与南京文交所等单位和个人交涉无果后,选择了向公安机关报案,但公安机关未予立案。
8月21日,王福斌向记者否认向朱文推荐过自己上的邮票。并称,他与朱文并不熟,更没介绍刘浩翔给他。
“我没有帮朱文买卖过邮票。”刘浩翔告诉记者,是朱文到交易所来相互认识的,不是王福斌介绍的。
一买就跌
像朱文在电子盘上购买邮票亏损巨大的并非个例,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仅在南京文交所投资邮币卡亏损的人发起的维权群就有好几个,群里的人数从几十人到两三百人不等。
6月14日卖出中银荷花、长白山,账户里只剩下26000多元,亏损达到90%多。
孙女士与王先生的遭遇相同,她在青岛九州商品交易中心开户,买入世博大熊猫票、黑金猴贺年片、鲜花套票三只邮票后,行情急转直下,从买入时800多元跌到50多元,孙女士已经亏损达150万元,即使想抛出也没有买盘。
最大邮币卡交易平台被查
这起特大邮币卡诈骗案所涉的交易平台为,河北滨海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又称河北邮币卡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滨海大宗”),曾一度成为全国最大交易量的交易平台。
义乌检方称,此邮币卡诈骗案跨地域性,涉案范围广,受害人众多,案件办理十分棘手。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16年12月29日,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在山西太原端掉了一个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巨大的“网络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92人。他们都是滨海大宗会员公司浙江华恩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员工。
2016年12月30日,警方顺藤摸瓜,冻结了上述平台银行账户10.2亿元资金,还从其服务器后台导出了由浙江华恩开发的4.5万名受害者。接近办案警方的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平台频繁删除信息,实际受害者可能超过4.5万名,并且,浙江华恩不过是该平台约2000家会员公司的其中一家。
今年6月26日,作为特大案件,这起邮币卡诈骗案被金华市五地警方移送起诉至各自辖区的人民检察院。接近办案人员的人士称,因该案涉案嫌疑人众多,涉案被害人遍及全国,案件错综复杂,接下来检察院应该还会退查。如案件有新的被害人,将由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统一受理。
经查询,滨海大宗已于1月20日起停止邮币卡交易,一直处于停业整顿状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6月15日报道:今年3月,上海的赵女士和王女士在朋友的介绍下,通过互联网在内蒙古弘山艺术品交易中心开户,购买了一只叫“普30防止大气污染”的邮票电子盘。
内蒙古弘山艺术品交易中心下属的会员单位向她们承诺,一个月能涨70%,且只涨不跌。可不到一个月,邮票就跌停了,想要抛售,却被代理商告知,一定要继续持有,他们还能把盘“拉起来”,结果这只邮票一路下跌,赵女士等人的投资,基本上都打了水漂儿。
贵金属、原油交易的“变种”
2015年,清理整顿部际联席会议对全国贵金属、原油等现货交易发起新一轮整治后,各贵金属、原油交易所纷纷转型或关闭,滨海大宗就是在当年10月开始转型交易邮币卡,并且后来居上,一度以单日20亿元左右的成交金额位居全国邮币卡电子盘首位。
邮币卡的交易模式不论从操作手法、运营团队和揽客模式,都与之前的白银、原油等违规现货交易一脉相承,成为了其最新“变种”,而且这一新“变种”不仅仅局限于邮币卡。
今年7月初,浙江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刑侦大队破获了两起特大通讯网络诈骗案,而这两起案件操作手法类似,都是通过网络现货交易平台炒作商品,采用幕后控盘、高位抛售等方式实施诈骗,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2016年10月,楼女士在重庆某网络现货交易平台上陆续投入16.5万元进行茶叶现货交易,希望通过类似于股票的买进卖出赚取差价。
在投资过程中,楼女士完全听从商品的卖方——浙江中浙商汇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员工单方面的引导,以高价买进茶叶。之后,原本走势良好的茶叶突然连续跌停,致使亏损11万元。
“楼女士觉得蹊跷,经仔细分析自己在交易平台上买入茶叶的价格走势,发现有明显被人为操纵的痕迹,觉得自己被骗了,才选择报警。”办案民警如此介绍。
经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刑事侦查大队调查,浙江中浙商汇企业咨询管理公司在网络交易平台上先后推出过两款茶叶,分别叫“三云二水”和“峨眉紫芽”。
5月26日上午,鄞州公安分局在鄞州区、高新区两地抓获涉案人员182名,彻底摧毁这个以炒茶叶投资为名,实施通讯网络诈骗的特大团伙。散户投入的资金高达2.2亿元,最终出手1.6亿元,中间0.6亿元的差价全部落入中浙商汇的口袋。
淮南警方破获的“邮币卡”现货特大网络诈骗团伙所涉及的平台,是安徽安贵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现货市场(以下简称安贵大宗)。上海的吴女士姐妹俩通过朋友介绍,在该平台开了户。71元买入“成都81年粮票”,交易员向其介绍,该票会涨到2000元,一直叫她们持仓,保证一倍的利润。可随后,“成都81年粮票”跌到了如今的2块钱。
自此事后,安贵大宗一直处于停牌状态。
问题主要出在代理商
法治周末记者经对各交易所调查发现,所有的交易平台都有自己的若干个代理商,并都会有些大代理商,他们又发展小代理,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底层是大量“投资者”。
大代理商会向小代理“推票”,所推荐的票,其实就是他自己承包的品种或发行的票(又叫“上票”),也就是说,大代理商是大庄家。但交易平台为了保证足够的交易量,会要求代理商一次拉来2000至3000名有效投资者开户,才有资格上票。
另一类代理商叫做经纪商,通常被称为喊单老师,负责招揽投资者。一些不法的经纪商盲目夸大投资收益,引投资者入局,之后,代理商与经纪商联手在电子盘上拉涨、拉跌。
初期,这些票会暴涨,进入价格拉升阶段后,庄家会通过每日出售一定票数控制K线图,造成其能准确预测大盘走势的假象,以此发展新的投资人,将价格拉到一定高度时,庄家通过技术手段保留自有票数交易记录的情况下撤出资金,但当价格达到高位时,无新投资人进入,价格会“无量跌停”。此时,庄家开始推荐新票,宣扬升值空间,投资人进入,如此反复……
除此以外,许诺未来会原价回购、庄家自买自卖造成交易量活跃假象、喊单鼓吹某一交易品种能够到达较高目标价位。有些投资者一旦信了,将面对巨额亏损,甚至血本无归。
如此反复收割,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文交所和大代理都获得了巨额回报。而这些回报的背后,是一个个“投资者”的血汗钱。其实,这一现象,在2016年就陆续开始爆发了。
据南京文交所的投资者们反映,杭州圆顺公司就是其一级大代理商,除了自己招揽投资者外,亦发展了小代理商。
经宁波市鄞州警方的调查,中浙商汇公司在重庆某网络现货交易平台上的操作与投资人预想的“类似于股市交易”模式有本质区别。作为会员单位的卖方对客户买卖情况一清二楚,并可以控制商品价格,这就形成了“控盘模式”,类似于赌场里诈赌的庄家。
平台上所交易的商品大部分控制在庄家所安排的操盘手手里,他们一般会先将商品价格人为炒高,之后吸引外来散客接盘,高价出货赚取高额利润。
从上述案例不难发现,引发投诉和涉嫌诈骗的问题多出在各交易所的代理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