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的资产才是好资产,听起来没错。我们来看看常见大类资产的稀缺性。
甚至货币本身,曾经的天然货币、稀有贵金属黄金,早已被主权信用货币取代。在全球主权信用货币泛滥的当下,不少人猜想黄金因其稀缺性会不会“价值回归”,但是黄金几乎没有工业用途,交换媒质、价值尺度、支付手段等基本货币功能在实际意义上黄金几乎都不再具有,现代货币体系中黄金的角色几乎已可忽略不计,黄金的稀缺性仅仅表现为储量少,准确地说这仅仅是“稀少性”,过去数十年黄金价格的疲软走势已说明不少问题。近年来市场出现一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数字货币,会不会使得黄金过去在“货币体系中的稀缺性”进一步消退呢?如果因为储量有限的稀缺而看好黄金,那么特定品种的加密数字货币的稀缺性与黄金的稀缺性有什么不同呢,有没有替代效应呢?加密数字货币品种供应扩大会不会使加密货币整体丧失稀缺性呢?
二、优质上市公司股权是最好的资产
经济活动的本质是生产(包括服务)和交换。经济社会中,生产和交换的主体是谁呢?是企业、是公司。优秀的公司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为社会提供了必要的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反过来也可以说,经济社会需要经营良好的公司存在,经济活动才能得以维持。大家知道,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就等同于持有上市公司产权的一部分。相较于实体经济全部企业,上市公司无疑是最优秀的微观经济体的集合,是整个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价值创造群体。
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是消费。投资的本质是牺牲当前的消费,也即牺牲当前购买(交换)的权利,试图换取更多未来购买(交换)的权利。真正的优质资产,应当是在未来具备更多购买(交换)能力的资产,也即是未来经济系统中能够给客户提供难以替代的产品或服务的公司股权或其他资源。如果投资者将当前的购买力(货币)转换为有前景的上市公司股票,意味着未来投资者通过持有公司的一部分而对其他经济活动主体提供了必需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在未来有更好的交换能力(也即购买能力)。因此,看起来,某种意义上,优质上市公司股权具有贮藏手段、流通手段(交换媒介)、支付手段等功能,从这些特点来看,优质上市公司股权可以说已经具备一些广义的货币属性了。优秀公司持续提供经济社会必需的、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也即持续创造价值,所以长期而言,无论通货膨胀、货币超发如何演变,优秀上市公司股权才是最赚钱的资产。夸张一点说,优秀上市公司股权才是长期最硬的硬通货。
俗话常说的“一技在身,富贵一生”、“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傍身”,暗含的意思,亦指个人需要具有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技艺,才能获取在社会安身立命的资源。这个意思与上面谈到的优质股权资产的经济意义不谋而合。
三、股票资产的高风险属性
各方面的数据都支持股票资产是长期收益率最高的大类资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多数普通人就应当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股市。为什么呢?因为,股票资产(也包括股票方向证券投资基金,下同)具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高风险。衡量一项资产能不能重点配置,不能只看收益,还要考虑风险。
股票资产的主要风险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上市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不确定性。投资组合中的上市公司,有可能基本面本身达不到预期。上市公司基本面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以前的好公司、当前的好公司,未来也可能变成差公司。还有更普遍的一种情况:投资者一上来就选错了公司,一上来就选中的是差公司。因为市场上好公司数量总是只占小部分,大部分公司是平庸公司甚至是差公司,长期来看创造股市大部分价值增量的通常只是少公司,大部分公司不怎么创造增量价值甚至毁灭价值。对于普通人而言,要选中好公司,这个难度实际上是比较高的。如果组合持有的是差公司,就不仅仅是股票价格波动性高不高的问题,而是长期价格持续下跌甚至接近清零的可能性都有。
二是价格的高波动性。高波动性既可能来自整体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也即大熊市风险),也可能来自个别公司价格的偶然波动或阶段性波动。无论来自哪个方面,波动性很高一定会带来现实的风险,包括心理压力本身、由心理压力导致的非理性决策、不利波动发生时带来的实际流动性下降等。关于这一部分内容,有兴趣的朋友请参考阅读《杨典投资随笔:该不该控制波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