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均涨超2%,华为产业链再度爆发
2、行业板块:华为产业链再度爆发。化债概念股开盘大涨。军工板块集体拉升。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债市关键时刻!最新研判来了
在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市应声迎来调整,叠加现金管理类理财赎回压力,债市迎来变盘的关键时刻。在短期急跌后是否出现负反馈,成为各路资金观察的风向标。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政策强刺激下股市强势回暖,市场风险偏好短期出现剧烈变化,引发部分资金流出债市,对债券价格形成了扰动。但部分投资者担心的“理财负反馈”情形发生的可能性不高,债市整体仍处于较为有利的环境中。
(中国基金报)
近日,A股震荡引发坊间激烈讨论。其中,私募大佬但斌和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隔空互怼”持续数日,10月14日凌晨,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斌在微博发文回应任泽平业绩质疑。
(上游新闻)
9月以来调研超7000次公私募寻觅下一个投资主线
据上海证券报,公私募机构正在马不停蹄地“翻石头”,冲刺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9月以来公私募调研数量超过了7000次,所调研上市公司集中在科技、医药和消费等领域。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利好政策的逐步落地,增量资金有望陆续进场,A股反弹行情的持续性仍值得期待。从具体投资机会来看,宽基指数得到显著修复后,结构性机会或开始演绎,科技、医药等板块值得重点挖掘。
(南方财经网)
公募QDII忙“返港”最近一个月最高涨幅接近58%
新基金发行回暖老基金“花式”促销
基金经理集体“黯淡”公募投研变革刻不容缓
近期行情火爆,市场情绪高涨。但是,细心的投资者或许会注意到,公募基金经理在近期市场“舆论圈”中的存在感“稀薄”。相比此前指点江山、引领市场投资的风光,公募基金经理此番的表现可谓“寂寥”。这背后是一个“骨感”的现实:面对市场大变局,一度“风光无两”的公募权益基金,显然已尴尬地站在边缘:造星运动破灭、业绩神话崩塌、投资理念和方法没有推陈出新……公募基金的投资能力已经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质疑。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布局大盘好时机宽基ETF四天获超1400亿元增量资金
随着近期A股市场展现出回升向好的积极态势,增量资金纷纷借助基金产品涌入市场,其中,规模指数ETF(以下简称“宽基ETF”)尤为受到投资者青睐,节后四天资金净流入超1400亿元。
(证券日报)
市场分歧加大多位私募人士看好中期表现
(中国证券报)
A股博弈加剧基金经理潜心修炼“十八般武艺”
“A股的长期收益,往往由少数几个交易日来贡献。”面对最近的行情,一位基金经理表示,长期投资是为了当牛市来临时,我们一直在“车上”。
(证券时报)
公募人才变阵:新人获晋升老将频“归巢”
人才是资管行业发展的基石。伴随今年以来的震荡行情,资管行业人才流动也呈现加速态势。从业内动向来看,新生代开始走上前台,担任基金经理。与此同时,多位“奔私”投资老将陆续回归公募行业,有基金经理仅仅出走半年就重返公募。此外,为了更好地聚焦投资业务,多位基金经理宣布卸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
(上海证券报)
见证历史!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受益于政策支持、市场有效性提升、产品自身优势等因素,权益类ETF在近日股市反弹中快速扩张,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近十年年均增长率高达35%,成为公募基金中规模增长最为迅猛的品类。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指数投资的代表性工具,股票ETF是推动ETF市场扩容的主力军,市场规模和占比不断攀升;这也意味着被动投资大时代的到来,ETF大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ETF联接基金成“香饽饽”多款产品启动大额限购
资金大挪移成长风格ETF规模骤增
公司动态
百亿私募,“开门迎客”
又一家注销!被迫收缩战线,中小公募困局怎么破?
有公募基金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在公募基金行业大发展的时代,注销分公司或是中小基金公司面临行业困境的一个缩影。如今中小基金公司在规模、渠道、流量、费率、产品、数字化运营等方面都远远跑输头部基金公司,注销地方分公司或许是部分中小基金公司整合内部资源、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无奈之举。
(券商中国)
产品动态
增量资金跑步入场又一批ETF上市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5日,首批十只中证A500ETF将集体上市。业内人士表示,资金的实质性注入正在积极改变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这释放出积极的信号。尽管短期市场出现调整,随着资金的持续流入和政策的引导,市场有望迎来可持续的稳健发展。
多只新发基金提前结募新基金迅速建仓!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货币政策落地显效与财政政策接续发力,国内基本面仍存在边际改善预期,短期波动不改A股长期向上趋势。
人事变动
14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今天(10.14)有15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从变动原因上来看,有5位基金经理是由于工作变动而从管理的11只基金产品中离职。有2位基金经理是由于产品到期而从管理的4只基金产品中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