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集团:创新驱动厚积“铂”发

走进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金属集团”)的展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项项铂光璀璨的荣誉,于无声中讲述着贵金属集团开创中国贵金属领域,一步步从小变大、由弱到强的奋进故事。被誉为“铂族摇篮”的贵金属集团,聚焦服务国防工业、环境保护、新能源化工、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领域,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进口替代,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问题,成长为国内贵金属领域拥有系列核心技术和完整创新体系的行业领军企业。

贵金属,因其化学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独特优异,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生命健康、新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他命”。图为贵金属集团有机配合物研究室。贵金属集团供图

“国之重器”夯实创新根基

脱胎于科研机构的贵金属集团,把科技创新刻入企业发展“基因”。2023年研发投入9.7亿元,同比增长15.49%。目前,贵金属集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9个国家级、11个省级创新平台以及8个院士工作站,承担了国家贵金属领域80%以上的科研项目,累计3000余项。其中,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唯一以贵金属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云南省唯一一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稀贵金属资源高效回收、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环保及化学合成用稀贵金属催化材料技术、高端制造用稀贵金属功能材料等技术方向,贵金属集团开展基础研究和产品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了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成果储备。以此为依托,培育了多个初创公司,培育了贵研工催、贵研资源(易门)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贵研检测、贵研新材料等云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了贵研催化、贵研化学等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企业。2024年,贵金属集团布局了102项科技攻关项目。

聚才“强磁场”激发创新活力

“1962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84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说起贵金属集团研究生培养的历史,研究生院院长张昆华如数家珍。作为云南省国有企业中唯一一家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单位,办学60多年来,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培养出450余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留在集团工作的毕业生,大都成了科研、管理骨干。

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贵金属集团每年新引进不少于30名青年博士和高层次人才,加快总部人才中心和上海、新加坡区域“人才飞地”建设。目前,集团有190余人入选国家级、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等重点人才专项,其中享受“国贴”专家7人、“省突”专家10人、“省贴”专家22人,拥有省市创新团队11个。

运用“揭榜挂帅”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给予科研人员充足股权激励、试点初创公司科研人员跟投机制……一系列激励机制措施之下,集团构建起了专业人才领头、技术专家攻坚、研发团队冲锋的科研人才梯队,创新效能大幅提升。

贵金属。贵金属集团供图

产学研繁花结出创新硕果

通过云南省科技副总机制搭建起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南大学的谢建平教授,与贵金属集团实现了一场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双向奔赴”。

中国贵金属资源稀缺,尤其铂族金属极度匮乏。谢教授长期带领团队研究“利用研发的生物材料特异性吸附回收铂族金属”,而从二次资源中提炼回收铂族金属并提高回收利用率,一直是贵金属集团的主要业务之一。被选聘为科技副总的谢建平,围绕企业生产需求展开科研攻关,让研究与市场紧密结合,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生物基吸附剂,提高了铂族金属的回收效率,还实现了铂、钯的绿色回收,缩短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

如今,贵金属集团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铂族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近十年累计产出的铂族金属远超同期国内铂族矿产资源供给,极大增强了我国铂族金属的自主保障能力。

围绕贵金属行业重大需求,贵金属集团与3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以项目为载体、以技术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突破了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填补了多项行业技术的空白。同时,设立15个专业研究室和15个产业研究室,建立以专业研究室“对口派驻”经营单位为核心的研发与产业深度融合机制,打通了科研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贵金属集团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上下功夫,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和产业建设,建立了较完整的贵金属产业链体系,保障了国家贵金属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书写了“创新有多远,我们走多远”的故事。

THE END
1.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于安徽工业大学,面向华东区域经济发展及全国冶金行业重大需求,开展冶金工程与资源高效生态化利用的应用基础研究,成为本领域原创性成果的培育基地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设立开放基金,资助有关人员来本实验室或与本实验室工作人员合作,研究冶金过程污染物减排https://www.ahut.edu.cn/info/1022/25690.htm
2.“有色院模式”再结硕果经开区又一高端材料项目开工建设西安诺博尔稀贵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稀贵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高性能难熔金属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此次开工的航天及核用高性能难熔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总投资约1.39亿元,聚焦国家航天和核用关键材料需求,不仅将为我国航https://www.ishaanxi.com/c/2024/1213/3315974.shtml
3.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课题立项的受业主委托,中国采招网于 2020/4/30 发布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课题立项的通知;项目简介: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经组织专家评审、实验室主任联席会审定,实验室依托单位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会通过,2020年度实验室开放课题https://www.bidcenter.com.cn/newscontent-92613621-1.html
4.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实验室以稀贵金属资源高效回收及绿色冶金技术、环保催化材料及化学合成催化材料技术、航天航空等新材料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我国稀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2010年8月6日,受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委托http://www.cipnet.cn/bs_info/Resource/Organ/7a93e31c-fd11-4335-89cb-c5002af504a6
5.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人事考试网发布: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公开招聘拟录用候选人公示,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https://ha.huatu.com/2023/0303/5178050.html
6.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贵金属集团2023年公开招聘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工作安排,经公告发布、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答辩考察等环节,已确定实验室主任拟录用人选。现将拟录用人选在公司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自2023年3月3日-2023年3月9日止。公示期间若有疑问请与https://www.zbytb.com/s-zhongbiao-16281664.html
7.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第三届全国低品位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本次会议由共伴生有色金属资源加压湿法冶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省科学院和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协办。 https://www.gdas.gd.cn/yxdt/t10842.html
8.国家重点实验室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科技部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部 全断面掘进机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科技部 软件架构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科技部 https://baike.sogou.com/v730401.htm
9.首页重大需求以及黄金资源开发利用涉及的多学科复杂的技术问题 含金难处理多金属矿高效选矿新技术 复杂金属矿清洁高效提取技术 科研项目 实验室围绕着大规模复杂、多样的冶金工艺技术 截止2019年,共完成各种类型科技项目600余项,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973、创新能力建设等13项国家级和30项省http://gzs.zjky.cn/Home.html
10.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举行《云南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继续保持烟草、花卉、磷化工、稀贵金属新材料和有色金属矿冶等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光电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具有云南特色和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使这些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5.力争建成1个国家实验室,3~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https://www.ctoutiao.com/146831.html?open_source=weibo_search
11.第六届全国低品位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交流会行业会议由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主办,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钒资源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理工https://m.china-mcc.com/meet_show-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