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线素来被看成牛熊分界线。在年线上方运行和在年线下方运行,市场的格局有本质的区别。在整个中国股市发展历史中,可以非常清晰的分为4个阶段:
④2001年6月2245点见顶之后,大盘步入雪崩式暴挫之中,在年线失守后一直调整至今,仍未真正探底。从这个角度来看,日K线在年线的上方还是下方,对投资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决定了大盘是牛还是熊的市场格局。
年线横向运行时,股票指数通常会有长达一年的横盘整理。历史上股指围绕年线反复的时期有两次:第一次是在1994年下半年起年线开始走平,结果1995年大盘横盘运行一年;第二次是1998年上半年年线也走平,就有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5.19行情之前长达近一年的整理。在年线横向运行之际,年线往往是指数波动的轴心,上下波动幅度不大。
在沪市历史上,股指有效站在年线之上,往往产生一轮大行情。
沪综指于1996年6月开始,年线正式向上运行,宣布大牛市正式展开,随后大盘强势上涨达一年之久;1999年6月以后年线开始向上,随后虽然出现几个月调整,但未改变1999年5月中旬以后形成的大牛市,指数后来实际上涨升了两年。而股指跌破年线往往有一轮大跌,如1993年7月沪指跌破年线,虽然其后反复上试年线,但只是破位后的反抽,大盘由900多点一直下跌325点才止跌;2001年7月27日大盘跌破2067点的年线,2001年8月以后年线正式掉头向下,标志大盘进入大调整。
在趋势形成后,年线是极强的支撑或压力位。1997年5月以后展开的一波调整中,到1997年9月便得到年线支撑;1999年7月开始的调整,在1999年底刚向下触及年线支撑就展开大力反攻;在主升浪的尾声,沪综指进行箱形整理,2001年2月下旬回落到年线处得到支撑,随后出现了最后一波较为勉强的爬升行情。在年线转为下行后,它又变成了上档最重要的压力位,2002年6.24行情中1748高点就是受年线压制而夭折,2003年1311点展开的反弹在创出1649高点后,虽围绕着年线曾五上五下,但终究受阻于年线的束缚无功而返选择向下调整。
由于年线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在该线未形成转向时,就不能断言大盘已形成新的趋势。但年线滞后较多,一波行情的起点都在距年线较远处便正式展开,这也使分析时可能产生较大误差。因此有时也可结合运用半年线MA120进行研判,而半年线的主要运用技巧基本上等同于年线,只不过长期性与稳定性不如年线,年线与半年线的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又成为研判大盘和个股的长期牛熊走势的重要依据。沪综指从2245点调整至今,年线与半年线一直成为反弹的强阻力,反弹多次在年线与半年线位受阻。2002年1月1339点企稳后上攻至1693点后大盘曾构筑三重顶,就是受制于半年线的束缚;6.24井喷之后大盘受制于年线并逐波下行;后在1311点企稳上攻后创出1529高点,随后在半年线震荡,虽一鼓作气创出1649高点,但之后却在年线位五上五下,显示出年线位的压力十分沉重,之后大盘重归跌势,显示出年线、半年线在熊市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上档强阻力。
年线、半年线在中线行情中起到特别大的作用。在年线附近放量而且有底部慢慢抬高的股票,往往成为后市的大牛股。反观许多大牛股,他们浮出水面、一飞冲天之前均有在年线放量的情况。为什么要放量如果在年线下方进庄,死猪不怕开水烫,很难收集足够筹码,到这里应该可以了,一年的平均价,一年了,解套的来了,斩仓的也来了,空仓的也来凑热闹来了,庄家一边笑纳解套斩仓筹码,一边清洗短线跟风筹码,所以有成交量。如果底部抬高,说明有人收集并锁定了。渐渐的更多的人发现微妙之处,但筹码锁定更好,加上庄家与大盘推波助澜,无量飙升(其中可能有庄家对敲,维持一定的成交量活跃程度)近在咫尺。
股价、五日线或十日线上穿年线,或者受到年线支撑,这就是中线是金的股票。它安全,因为它价位在年线附近。它有希望,因为它放量并底部抬高或者说缩量受到年线或半年线的一次或二次支撑。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股票下跌途中嘎然而止,反身向上,直线飙升,这是进庄之后,错过拉升时机或者没有好好洗过盘,筹码不够所致。现在盘洗好了,一有时机,自然拉升。
所以中线是金在年线附近,刚进庄者必须放量足够,套庄者必须缩量止跌。进庄者,年线已经走平或者微微上翘,半年线已经走平最好开始慢慢上弯,60日线应该已经明显上扬,应该已经站在半年线上方。三十日线平稳上扬并站在60日线上方,好了,一切都表明一个事:进庄,庄家成本就在附近。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